|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4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博讯螺杆 于 2015-7-14 21:13 编辑
前些日子,国内某地殡葬馆开辟了这么个收费项目:观看死者火化过程,按小时收费,而且费用不低。又风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中音协”)拟以商场背景音乐收费标准为指导价格,向殡仪馆收《哀乐》版权费2元/年平方米。收费的依据是早在几年前,《哀乐》作曲家罗浪就已经把所有的作曲作词打包,并且和中音协签订了相关委托书。那么,作为受委托方的中音协就有权向殡仪馆收取相关费用。但《哀乐》已经在全国殡葬场所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如果都要追回的话,仅《哀乐》一部作品,罗浪起码也是千万富翁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遭来全国人民的斥骂:葬礼《哀乐》收费,是阎王爷不嫌鬼瘦。看看殡仪馆(各地收费收费标准不同)哪一个项目不收费?一个死人进了殡仪馆,运费260元、礼厅告别费100元、火化费270元,骨灰盒160~200元。如果谁想死得像个人样,他活着时起码要攒够1000元钱再死,这还不包括买墓地和其它葬礼花销等巨额费用。《哀乐》再收费,那死人就是在“向钱向钱向钱”的进行曲中去见阎王爷了。一时舆论大哗,结果中音协不愿担这个骂名,就出面辟谣说这是“诽谤”,这场《哀乐》收费的闹剧也就嘎然而止。
不过《哀乐》版权被罗浪据为己有这件事,却令人深思,因为早在多年前,我就听说《哀乐》是作曲家马可的作品,现在怎么变成了罗浪的作品?幸好现在有了电脑,查阅资料还是方便的,然而搜到的结果还是令我吃惊:《哀乐》的原创作者居然有四种说法:
一是刘炽张鲁改编说:
《哀乐》源于陕北的民间音乐锁呐齐奏《风风铃》和《粉红莲》(办丧事时吹奏)。1942年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音乐工作者刘炽、张鲁等人,到米脂县向唢呐艺人常文青请教,得到了这个意外的收获。1943年,边区政府要举行成吉思汗安陵仪式,上级交给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一个任务——组织乐队。有了乐队没有音乐,刘炽就向首长建议用唢呐曲《风风铃》做安陵仪式的音乐。接受任务后刘炽又把《风风铃》的旋律结构曲式进行加工改造,使这个乐曲在吹奏时深情而悲壮。这首改编的曲调就成为《哀乐》最早的雏形。后来,刘炽在电影《上甘岭》音乐创作中,再一次将《粉红莲》加工为双管管弦乐队加大锣的追悼哀乐。其后便有了我国通用的《哀乐》。
二是马可原创说: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这个革命根据地站稳了脚跟。但就在这一年,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缔造者——刘志丹同志,在一次战斗中背后被打了黑枪“不幸光荣牺牲”。为此,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悲痛之中,交给边区文艺工作者一个重要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刘志丹同志的追悼会。于是,以马可同志为主的延安音乐工作者们迅速搜集素材,很快就结合了两首陕北民歌《粉红莲》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修改成一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哀乐》。可见,《哀乐》最先派上用场,是始于刘志丹的葬礼。
三是集体创作说:
据考证,《哀乐》最初由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安波、马可、时乐蒙等人于40年代初深入民间搜集民歌时,在安塞地区搜集到的一首民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安波记谱。194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志丹的灵柩移葬于他的故乡保安县今陕西省志丹县,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的大会上,首次由安波以此曲填词并唱奏了这支歌,由“鲁艺”乐队演奏,歌名为《公祭刘志丹》。建国后,新中国第一任中国军乐团团长罗浪为国家礼仪的需要,将此曲加以配器,这样,这支哀乐就被沿用下来,这一说法没有提到刘炽。
四是罗浪改编说:
《哀乐》是总政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风风铃》改编而成的。《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亡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该曲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1953年斯大林逝世,《哀乐》第一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罗浪是谁?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罗浪(罗南传),福建德化人,今年89岁,是“新中国”军乐的奠基人。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中国文代会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任大会乐团及联合军乐团总指挥、大典乐曲《国歌》等演奏指挥者。并曾任中共师党委副书记,阅兵指挥部党委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室主任、顾问等,1979年离休时为副军级。著名的《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都是他所改编和配曲。而且据《现代快报》报导:“《哀乐》是罗浪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以上四种说法,有两个是一致的,就是《哀乐》与刘志丹的葬礼有关。遗憾的是,民间锁呐曲牌《粉红莲》和《风风铃》无从下载,不过《风风铃》这支锁呐曲,在六十年代前的丧事鼓乐中我是有记忆的,音符也极简单,与今天的《哀乐》虽然靠谱,但仅仅几个音节而已。如今,旧式丧葬鼓乐班子已被淘汰,民间艺人也老死失传,而当年的刘志丹葬礼和张家口烈士葬礼都没有录音档案,广东音乐曲牌中倒是有个《粉红莲》,旋律却与《哀乐》大相径庭。与《哀乐》旋律比较接近的倒是旧版歌剧《白毛女》的主旋律。
《白毛女》是延安鲁艺文学院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歌剧,主旋律系采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戏曲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的,如果从头至尾细细分析,再与《哀乐》的旋律一一对照,就会发现《哀乐》与《白毛女》的主旋风格简直就是一奶同胞,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比如《白毛女》第三幕第一场中的《打过三更》,基本上是河北民歌《小白菜》的变奏,但它又与《哀乐》旋律特别接近,由此可以判定,《哀乐》还是马可张鲁等人根据民间音乐改编创作的。
那么罗浪为什么要贪天之功呢?因为《哀乐》正式被确定为官方礼乐,经历了一个从谱曲到配器演奏的长期充实过程,西乐是由管乐器和弦乐器组成的,由于乐器多,规模大,必须有指挥和配器,所以作为音乐指挥家,他也必须精通谱曲和配器,不然他就没能力指挥上百人的乐队。什么叫音乐配器?通俗的讲,就是给一支器乐曲辅以各种乐器音色或节奏效果,并改良和丰富部分乐段,使之完美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几个层次组成的,即旋律层、和声节奏层、低音层、辅助噪音层(鸟鸣,浪涛声等)。一部比较成功的管乐配器作品,主要的精髓就在于和声层和低音层(贝斯)外加变奏上。客观地讲,罗浪在《哀乐》的配器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但把整个乐曲归为己有,就有失真实和严肃了。
民歌从民间歌手艺人口中升华为具有优美旋律的音乐作品,是要经过作曲家整理、改编和润色这一过程的,抗战期间,中共为了扩大根据地,展开了强大的文化攻势,也称“新秧歌运动”,为了利用民歌这种形式搞赤化教育,大批音乐工作者深入到民间采风,收集民歌然后进行改编填词,就这样,大量的山西、陕北、河北民歌被延安鲁艺的师生收罗而去,接着产生了一大批以民歌为曲调的革命歌曲,最经典的就是《东方红》、《绣金匾》和《翻身道情》等。
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是最能践踏人权的,在中共眼中从来没有过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不止是在文化领域,在科技领域也是这样。《哀乐》从正式钦定为礼乐那天起就没有曲作者,结果最后完成它的就是军乐队指挥罗浪。很多网络传媒都把罗浪确认为《哀乐》的作曲者,罗浪不但不声明加以澄清,反而笑纳了这个虚名,因为现在中国开始承认知识产权了,罗浪不傻,他知道知识产权意味着什么,所以才对《哀乐》进行了版权打包整理,反正马可、张鲁、刘炽、时乐蒙这些人已经做古,就算有后人追究也死无对证了。
最后编辑时间: 2009-02-15 01:2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