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后警惕易发七种病
进入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在这个季节里要特别重视保健,防患于未然。
那么,应重点防范哪些疾病呢?
1、心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心血管病人用药减少,秋季气温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预防措施:
首先:注意在气温多变时,及时添衣保暖,避免着凉,并按时服药,及时检查,以保证病情稳定。
同时:不要喝凉水,吃冰冷、辛辣、盐分过高的食物。
此外:还应积极锻炼,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在锻炼时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运动剧烈的项目。
2、呼吸道感染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老年人往往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后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病人对季节气温、湿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
预防措施:
1、老年人可以用凉水洗脸,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发病。
2、早晚气温低的时候也要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受凉。
3、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
4、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3、糖尿病
夏季炎热天气使大家的饮食减少,而秋天凉爽的天气则使人胃口大开。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绝不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尤其是面对月饼等甜食时,更要管牢自己的嘴巴。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比例;
2、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
3、保持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
4、同时还要经常查血糖。
4、抑郁症
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预防措施:
1、防止抑郁症要注意心理调节,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勤于锻炼。
2、秋季正是旅游的好时机,老年人也不妨出去走走,在宜人的风光中忘却烦恼。
5、中风
立秋之后,由于北方来的冷空气不断南下,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
预防措施:
1、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疾病的治疗;
2、要注意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先兆症状;
3、搞好家庭急救和护理。
6、胃病
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在受冷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导致胃病复发。
预防措施:
1、因此应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
2、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
7、伤风感冒
由于秋季的气温变化大,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
预防措施:
1、体质较好的人应以轻装薄素为主,切不可顿增厚衣。
2、体质较差的人则应逐步增衣,切不可时增时减。
(当代健康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