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22 11: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qingli 于 2016-3-21 22:27 编辑
那麽孔子爲何不說"民可由之,不可知之"呢?
“由”和“知”這兩個動詞,接的是間接賓語,不是直接賓語,這就是爲什麽要在兩個動詞前加個“使”.
接間接賓語與接直接賓語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使之由”=使它們向你意圖的方向由;“使之知”=使它們知道這是你的意圖,;若“由(之)”、“知(之)”兩個動詞接直接賓語,則會失去人文因素,不像對人說的話,“由之”成了放任不管(任由),“知之”則如同趕馬車時的喊話(JIa,Wo,Yu,即:走,拐,停)。那叫要麽由之,要麽知之。不存在“不可知之”的問題。給它一鞭子它就知道了。灌輸式教育方式與洗腦差不多,都是“知之”。開放、互動和討論,才是“使知之”。看論語就知道,孔子從來都是針對人説話,沒有像后儒那樣灌輸道理。
“知之”式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怎能理解“使知之”的辛苦?“知之”不就完事了?干嘛費事地“使知之”?中西教育體制的區別,大概也就在“知之”與“使知之”的區別這點事上。
老子有句話,叫“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是:在有道之邦國内生活的老百姓,很多他們覺得想當然的事(如路不拾遺),不知那是治理的結果。
而習慣了生活在假話、空話、謊話和盜賊肆意的國都下的百姓,無論你怎麽開導和啓蒙,也不會認識到,那是諸侯竊國統治的結果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