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6park
" 猫捉老鼠 " 的故事如今正逐渐成为一种传说。人们饲养猫,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为了扫除鼠患,而是把它们当作情感伴侣。在 " 靠脸吃饭 " 的网络时代," 喵星人 " 甚至只需要扭动几下软萌的身体,展示一下粉红肉垫,就足以让一大批 " 猫奴 " 沦陷。但它们的祖先可没那么幸运,它们是凭借辛勤的工作,才换来与人的亲密关系。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猫是何时被驯化的,尚无定论。迄今发现最早与人类有关的猫是 9500 年前在塞浦路斯给墓主人陪葬的一只野猫。中国科学家在距今 5000 多年的陕西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处人与猫合葬的墓葬,虽然科学家发现其中一只猫长期消化了大量粮食,但是依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人喂养的猫。一般认为,最早的家养猫出现在 3600 多年前的埃及,那时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戴着项圈、拴着绳套的猫咪,这是已知的、最可信的猫被家养的证据。
北宋 佚名 《狸奴婴戏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猫之所能够与人结缘,离不开他们共同的敌人——老鼠。在农耕时代,鼠患对于人类的影响是致命的。中国人老早就认识到猫善于捕鼠的特性。宋代《埤雅》中载:" 鼠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老鼠祸害庄稼禾苗,而猫是捕鼠能手,英雄般地保护了庄稼禾苗,所以 " 猫 " 这个字的右半边是 " 苗 "。
宋 易元吉《猴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人与猫的关系并非一番风顺。家猫得以存在到今天,多半是靠着人类的包容与妥协。明朝《郁离子》中曾经记载过 " 赵人乞猫 " 的故事:赵国有一人家鼠患成灾,从中山国求得一猫,以求断绝鼠害,但万万没想到猫不仅吃老鼠,也吃鸡。过了不久,赵人家中虽没了老鼠,但是鸡也被猫吃光了。赵人的儿子开始很担心,问父亲为什么不赶走猫,父亲说这你就不懂了,没有了鸡,我们顶多不吃鸡,但是没有了猫,老鼠横行,我们的粮食会被偷吃、衣服会被咬坏、墙壁会被穿破、用具会被毁坏,届时我们将饥寒交迫,而现在只不过是没有鸡吃,离饥寒交迫还远着呢,为什么要赶走猫呢?
南宋 李迪《蜻蜓花狸图页》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老鼠不但爱偷粮食、咬衣物,连书籍也难逃其害。对于爱读书、爱藏书的文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威胁。于是文人也开始养猫护书,并且将这一行为文诌诌地称为 " 聘猫 "。" 聘猫 " 仪式是非常严肃的,聘书和聘礼要一应俱全。不少人写过乞猫诗,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就有《赠猫》一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书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诗人在迎接小猫时,充满了爱护与感激之情,不仅用贵重的盐去当聘礼,还因为家贫没有毡垫给小猫坐,没有鱼给小猫当食物,而深感愧疚。诗人提到的 " 裹盐 ",是古时候迎猫的礼节之一,用贵重的盐来换取猫咪,说明古人对猫的尊重。类似 " 裹盐 " 的礼节还有 " 买鱼穿柳 ",从市场上购得新鲜的小鱼,折下柳条穿过鱼腮送给生下小猫的母猫,表示感激。直至今日,中国的某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文人聘来了猫,从此能安心读书写作,这样说来,猫对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也有属于它自己的贡献。
亦神亦鬼,亦正亦邪
"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这是中国可考的对 " 猫 " 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猫和熊、虎这样的猛兽排列在一起,显然不是指我们后来所见到的乖巧的家猫,而是指野猫。野猫凶猛,是一种让人害怕的生物,而家猫虽不凶猛,但因为身上的某种特性,依然成为了古人崇拜,甚至忌惮的对象。
宋 毛益 《蜀葵游猫图》 日本大和文化馆藏
君子知恩图报,古人以君子之礼待猫,来感谢猫的捕鼠之恩。《礼记》中有 " 迎猫祭之 " 的说法。《旧唐书》中曾详细记载了 " 祭猫 " 的礼仪。唐朝时,每年冬天,皇帝都会在都城南郊腊祭百神,祭祀的对象中就包括猫。和猫一起被祭拜的既有神农氏、伊耆、后稷这样的远古先王,也有青龙、白虎这样的神兽。猫在祭祀中,享用的牺牲是少牢,即羊、猪各一,是诸侯和卿大夫使用的牺牲,足见猫的地位之高。
宋 李迪 《狸奴小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既有猫神,也有猫鬼,充分显现了人们对于猫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人们爱猫敬猫,是因为它能捕鼠,对保证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人们怕猫,是因为猫虽然不是什么猛兽,但猫的一些习性让人感到骇然。猫是夜行动物,习惯于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活动,让人觉得它充满灵性;猫身手敏捷却又悄无声息,让人觉得它狡黠神秘;猫与人类同住但又与人忽远忽近,让人觉得它难于捉摸。
宋 苏汉臣 《冬日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人对猫的恐惧催生了一系列关于猫鬼的故事。猫鬼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史 • 独孤佗传》:" 独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猫鬼 …… 其猫鬼每杀人者,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 独孤佗畜养猫鬼杀人,并让猫鬼把死者家中钱财转移到自己家里。根据古书中的记载,古人畜养猫鬼,一般是为了窃人财物——谁叫猫一直给人身手灵巧的印象呢。从隋朝开始,朝廷严厉打击畜养猫鬼之人,在隋朝时,畜养猫鬼一经发现,一律流放偏远地区。到了唐朝,管制畜养猫鬼更为严格,跟猫鬼扯上关系的人,无论是制作、传养还是教唆别人畜养,统统处以绞刑。
宋 佚名《戏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登堂入室,化身萌宠
猫也并非完全不亲近人,抚摸它的小肚皮,它也会发出咕噜咕噜的满足的声音。当人与猫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以后,猫终于从家畜变成了家宠。人们对猫的喜爱不再仅仅是因为它会抓老鼠,而是对猫本身产生了依恋和好奇,并从美学角度打量着这种美丽的小动物。
明 沈周《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不乏爱猫人,唐朝时,为防止木质建筑的大殿不受鼠害,盛行养猫,猫渐渐成为贵族阶级的宠物,各处进献的贡品中就有猫。南宋时曾培育出 " 雪狮子 " 这样的珍奇品种。到了明朝,养猫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连皇帝也是猫的狂热粉丝,皇宫甚至曾专门设立了养猫房。嘉靖皇帝对猫痴迷,他的一只狮子猫死了以后,他非常悲痛,用金棺将猫葬在万寿山麓。清初尚书龚鼎孳的宠姬顾湄爱猫,她的掌上明珠叫 " 乌员 ",有一天这只猫吃多了撑死了,顾湄悲恸到茶饭不进。为了抚慰美人,龚鼎孳用沉香棺木厚葬猫,还请人为猫做了三天三夜的道场。
明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猫是迷人的,大多数猫都有着小小的脸庞、闪亮的大眼睛、圆圆的脑袋、小巧的嘴巴、柔软的皮毛,符合人类的审美观。讲究的古人甚至发展出了一套 " 赏猫 " 标准,使猫在宠物之外,又成为审美的对象。明代宫廷喜欢养猫,还给猫起了许多美丽的名字,纯白的叫 " 一块玉 " 或 " 尺玉霄飞练 ",身黑肚白的叫 " 乌云罩雪 ",黄尾白身的叫 " 金钩挂玉瓶 ",身体白色而嘴部黑色的叫 " 衔蝉 ",身体黑色尾梢白色的叫 " 墨玉垂珠 "。
明 朱瞻基《五狸奴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朝时,出现了一本《猫苑》,这本书从种类、形相、毛色、灵异、名物、故事、品藻七个方面写猫,可以说是一本关于猫的百科全书。书中不仅收录了中国古代关于猫的许多有趣故事,还辑录了记载古代 " 相猫之术 " 的《相猫经》。古人通过猫的外表来判断优劣,认为一只好猫要头圆、耳薄、须硬、鼻直、腰短、后脚短、尾尖长,这些评判大多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充分说明了人们在对猫的审美上,已经有了充分的主动权,确立了主人与宠物的各自地位。
然而,换一个角度说,人与猫关系发展至今天,城市里的 " 喵星人 " 既不用像狗一样看家护院,也不用像它们的祖先一样捕鼠护苗,它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吃饱喝足,在暖和的阳光下优雅地散着猫步,舒舒服服地晒晒太阳,它们只要卖卖萌,愚蠢的人类就会为它们买单。所以,到底是人驯化了猫,还是猫驯服了人?这或许还真是个疑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