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395|回复: 10

封号、移民和一个国保朋友给我的“忠告”

[复制链接]

6683

主题

786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4194
发表于 2017-1-10 14: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号、移民和一个国保朋友给我的“忠告”                                                     
                                              ——请勿善忘 请勿回望



前几天,我一个做国保的朋友打电话,聊到我在微博被封号的事。他说我真他妈蠢啊,你几百万的粉丝,又是干传媒的,只要跟其他号一样,天天风花雪月,转转宠物小狗好可爱,搞笑段子哈哈哈哈什么的,再多接点广告,过得比现在滋润多了。

阿波罗新闻网 2017-01-10 讯】

作者:@公元1874

这几天,我的大号*公元1874因为讨论国产电影,被封了。
恰好在被封前两天,决定去韩国和日本旅行。
在去日本的邮轮上,看到朋友笑话我,说你不是跑路了吧。我说,就当新浪帮我强制休假吧。
于是,这几天很少刷微博,大部分时间拿着单反到处拍拍拍。
我十多年前就开始玩相机,那时候去哪里都带着十多斤重的相机箱子,热情洋溢,精力充沛。
回来在房间里整理这几年拍的相片,我突然发现最近几年几乎都是用手机拍的。而那台5DMARKIII已经束之高阁很久了。
这相机曾经是我心念念很久的物品,以前没钱买不起,一直把卖一套5D作为目标,从5D由MARKII到MARKIII,过了八年的时间,我终于有钱买了机器和全套红圈镜头……但是,我却嫌它重,麻烦,不爱带了。
年纪小的时候,曾经流行一首歌,《我想去桂林》。歌词这么些: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无端端想起这首歌,因为现在的心境好像有些类似。
2
其实被封号的之前好些年,我已经被请过喝茶了。那时候是因为一起震惊东北的传销案件,有市委书记和知名的小品明星当代言人背书,结果还是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了,800亿的窟窿,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当时那位市委书记高升,去了西南,这起案件被压了下去,结果我当时管理的网站上有人讨论,然后我被国保叫去谈话,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学习了几周——其实说好听点是学习,说难听点叫强制软禁。
我其实学得听快乐的——难得有机会静下心来,那段时间我早上起来跑步,然后吃早饭,洗澡,然后学习,听教授讲马列主义新闻观,然后午饭,然后再学,然后晚饭,然后看书,然后集体组织看电影,然后打一会儿牌或者羽毛球,然后上床睡觉。过得无比轻松,无比规律。
离开的时候大家还握手寒暄,挥别再见,气氛相当融洽。
那时候的我,其实还是一个对政治冷感的人。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到现在,也自认是一个对政治冷感的人。我的工作——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的工作。我不太爱在微博上讲自己的事儿。
我的工作是做影视、拍广告、MV和明星的宣传片。非常风花雪月,和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
前几天,我一个做国保的朋友打电话,聊到我在微博被封号的事。他说我真他妈蠢啊,你几百万的粉丝,又是干传媒的,只要跟其他号一样,天天风花雪月,转转宠物小狗好可爱,搞笑段子哈哈哈哈什么的,再多接点广告,过得比现在滋润多了。
他也知道我在移民——他说你移民得花那么多钱,现在就不应该把时间用在跟政府折腾上面。微博这种地方没人领你的情,你写这么多容易被删的东西,纯属费力不讨好。还影响你接广告赚钱——你被封这么久,缺了多少广告,耽搁多少次挣钱的机会?
我说我不太在意广告那些事,毕竟不是靠这个生活。
他说好,虽然你从来不在微博透露你的工作,万一有一天你更红了,或者招惹上有份量的五毛党,去搞你的工作客户,搞到你的公司出问题,不就更麻烦了?
我跟我朋友说,你知道我是一个政治冷感的人,我都开始这样讨论政治了,纯粹是被逼得看不下去了。
我一直觉得,讨论这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自觉力量太渺小,难以改变大势。我身边大多是一些所谓的中产阶级朋友,他们整天想的都是如何赚钱,然后买什么样的家具,换什么样的车,小孩读国际学校需要多钱。
我有个香港朋友,他更加丧心病狂,暑假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一个马术班——一个月的学费要2万港币。奥运的时候在香港有赛马比赛,所以香港有这项运动。
我问他为啥这么干,他说去马术班的孩子家庭都比较好,让他多接触接触,自己去接他的时候,认识其他家长,也当是社交了。
近年来香港发生很多社会上的事情,他从来不参加,也不关心。
我也是这样,至少曾经是这样。
但有时候,不关心它,它会来找你。
3
讲两件小事。
第一件。
我呆在北京十年,认识了不少在北京生活的朋友,其中一个叫王大利的,土生土长北京人,原来住东城,拆迁后父母去南城住了,换了个小房子,拆迁留的钱,给他在东四环买了个新修的小区。他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光装修就花了130万,搞了一年多。好不容易搬了进去,结果发现皮肤起红斑,洗澡老掉头发。
后来一查,水有问题。这个地原来是塑料厂的工厂,长年累月,地全有毒。
修小区的时候,环保局勒令要房产商清洁土地。清洁费用要9000万。房地产商咋办的呢?900万太多,于是拿几百万出来,塞了领导们,拿到了合格证。
没人管这事。
结果他现在只能去澡堂洗澡,喝桶装水。
已经这么过了两年。
花100多万装修,他又卖不掉房。本来想过有品质的生活,结果。
根本没人在乎他。没人在乎这个小区的居民。没人敢闹,这事甚至都不是新闻。
第二件。
还是北京时候认识的朋友。老婆是天津人。他做海洋贸易,有个别墅梦。虽然工资很高,但在北京,买房的都是千万富翁了,买别墅就更难。结果他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的钱,老丈人生病住院了。老丈人没医保,他掏钱治疗,拖了大半年,还是走了。
这样一来,买别墅的钱没了。丈母娘一个人,身体不好,时常要回去看,不方便,就寻思在天津买个房。对他来说两全其美:天津房子价格便宜,可以买个近似别墅的复式;然后还可以照顾老婆家人。
挑了很久,最后挑了一个不错的房子。160多平复式,就算这么大,还是比北京便宜不少,省下的钱还够他首付买个宝马X5。
每天他开车走高速上班,他喜欢开车,乐在其中。
然后老婆怀孕了,在家待产,和丈母娘一起住着。丈母娘住楼上,他们住楼下。他没啥脾气,所以一家人相处挺愉快。
然后有一天半夜,突然地动山摇。
他发现自己小区旁边,炸得天崩地裂,用他的话说,跟《独立日》似的。
这事大家都知道,新闻都报道了。
他被安置到旁边小宾馆住。他想回去拿必需品,但被官兵围起来,不让进去。
他和其他几个小区居民,有一天偷偷进去,发现家里全被翻得乱七八糟,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了。
他无奈,投诉没人管。说要以大局为重。
过了几个月,房产商找了一家测评机构,说房子没安全问题,可以继续住。
他说我墙壁都有裂缝了,咋住?
当初买房给他那销售说,您找水泥去把裂缝糊好不就行了。
他……
现在他和一家人,租房在通州住。
那房,一直烂在那里。
那个裂缝,也在那里。
4
这两个小事,其实我想写成小说,叫《走国中产阶级的幻觉》。不过我觉得肯定要被删,所以算了。
为什么我说是幻觉,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岁月静好的生活,其实很容易天崩地裂。
我和我的这些朋友们,一个月赚的钱还算可以,在北上广可以舒适的生活。但指不定因为什么原因,这样的生活就没有了。比如上面的土地有毒,小区旁边有危险品爆炸,乃至雾霾。
这些都是政治。孙中山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关心政治,政治迟早来关心你。
所以我希望力所能及的关心,起到一点点改变社会的作用。
但是我还是太天真了。
去年被封三次号,前两次是讨论政治,替赵薇鸣不平。
这个被封,可以理解。
这回是讨论国产电影。这个就。
然后今天看到很多歌手被下架。
终于轮到影视、音乐这样的风花雪月了。
我其实已经卑微的认识到了自己力量的渺小。
我作为一个都市里生活的、所谓的‌”中产阶级‌‌“,我拥有的一切是随时可能化为乌有的。我以为自己有什么力量,其实都是虚无的。
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关心民生,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点点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听上去很美妙,做起来,也是没有意义的。
世界我是没有能力改变了,我只能改变自己。
25岁之前,从来没想过移民,如今却在为此而奋斗。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是一件挺讽刺的事。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前者说‌‌”俯首甘为孺子牛‌‌“,后者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国家,为此奋斗终生,辛勤劳累,甚至过早的付出了生命。
曾经何时,我也是一个非常热爱国家的人,我甚至觉得自己如今都是。我也觉得爱国不等于爱政权。因为国家是一个人所属文化的标志,而政权只是一个人为制造的统治工具。
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常识,普世价值。
结果如今普世价值也是邪恶的了……
所以,那就这样吧。
5
我曾经很多次说过不再讨论政治,微博不再发这些内容。
但是后来都食言了。
这回再说一次。
我的那位国保朋友成功说服了我。
他说的话都很对。我的工作,我的生活,不会因我这些发言有任何好的变化。相反,还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以我卑微的力量,也改变不了什么事。
他说——如果我不认识你,我想捏死你太容易了。你家里有禁书,你在香港玩枪,你帮人代购,你公司偷税漏税,你在网上发表不良言论。
甚至你电脑里的毛片都是违法的。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破坏你如今的生活。
我是你朋友我才这样警告你。换了别人,哪天你终于得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我能想出至少20种方式,可以搞垮你的生活。
所以,安心的生活,低调的赚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比如移民什么的。
我真的要感谢这位朋友。
这也是这个帐号最后一次谈和音乐无关的事情。
不过其实也有关。
比如我的一个读者今天私信我说,觉得我的书过几天也快成禁书了。
是的,看着这个目录,我感叹——里面已经有几个人的名字不能出现,新版《夜话港乐》甚至要删掉才能过审。
那,就继续删吧。
也许过几年,又得删几个。
删啊,删啊……
世界,也许就变美好了吧?
最后,送一张废墟里正在重建的熊本城给大家。
2017到了。
新年快乐。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江一 来源:@公元187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

主题

223

回帖

156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65
发表于 2017-1-11 04: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鲁迅欺骗了整个中国

  
文/xiejk2003
  
  
鲁迅,一个被神话了的逝者。在历史思维开放的今天,有必要让我来剥开鲁迅身上那伪善的外衣。也许我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批判,也许是因为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佛教内研究方面的,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上个世纪,中国最虚伪的文人,可以说鲁迅当之无愧。他不仅是伪善的,而且是险恶的。鲁迅是中国最媚日一个文人,他的很多行为放在独立于文学等条件下——从国家安危民族团结抗日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最大的民族敌人、最典型的汉奸无疑。每次国家有难,他首先想到的是往租界日本人家里躲,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作家李长之在其专著《鲁迅批判》中描述的一样,鲁迅在灵魂深处“粗疏、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但是该书中对鲁迅的精神分析仍不够深入、全面。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饿共同特点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他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软弱等。这类人格特征可视为本病的温床,尽管不能说具有上述人格特点的必然发展为抑郁症,但临床所见抑郁症患者,一般都具有上述抑郁人格特点。鲁迅先生的文章,反映他是一个至少高度的抑郁症病人。鲁迅常常是悲观甚至绝望的。


毛XX曾经高度颂扬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使鲁迅随后在中国的身价倍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鲁迅是个什么?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英语,不懂数学,手无缚鸡之力,虚无缥缈,对我毫无用处,落后不了解政治的一个浙江肺痨。你们这些中国狗让我恶心,一会装浙江狗孔乙己用你们浅薄的知识给我挑刺,一会装浙江狗鲁迅给我灌输南方狗的得过且过。


一、鲁迅的出身(狭隘的童年)


鲁迅是我国被人称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他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小时侯鲁迅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过自由的童年生活,使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二、鲁迅的文章(畸形的心理反映)


鲁迅文章的感觉就是“难受”、“闷”。这种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说中阴郁、压抑的氛围,灰暗的色调。我们可以看鲁迅的所有文章,几乎没有一篇脱离这个色调。关于色彩的问题我下文会着重分析。鲁迅的文章本身没什么不好,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无可非议,然而自从把他的文章编入了语文课本之后,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文章合为时而作”,鲁迅的文章的确是一个典型,他的“顺手一枪”也常常是恰到好处,所以他的作品许多都成为经典之作,成为专家们研究的对象。他们往往会从只言片语中洞悉出广阔的时代背景,从蛛丝马迹中探究出深刻的社会变化。


鲁迅自己在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就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则我已在《呐喊》的序上说过: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何以不愿,则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之故。”另外,在其文章《白光》、《祝福》、《孔乙己》和《故乡》中对主人翁描述的文字有“青白脸色”、“花白的胡子”;是“苍黄的天底下”、“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斑白的短发”……这些词都给人一种萧索、寒冷的感觉,没有热度的。李长之也说到:“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他不善于如通常人之处理生活。他宁愿孤独,而不欢喜‘群’。”他孤僻,清高,不圆通,几乎不参加任何宴会,在群集里也坐不久。这是很典型的抑郁症状。


而且,他常以一种戒备、敌对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著名的事例是《记“杨树达”君的袭来》(在这里不作赘述),有次还因为几个青年的玩笑而生气下了逐客令,甚至因为包办婚姻的事而一度反感母亲。他的敏感,易怒,多疑都是鉴于早年因宽厚一次次被欺骗、伤害的经历而形成的,一个人先前有多少善意,反过来就会激出多少恶意。无论如何,这就促使了鲁迅与周围人的距离一步步拉大,不但人们觉得鲁迅是冷淡的、难接近的,从另一面来看,鲁迅也愈发感到人情的冰冷,他的孤独就像《呐喊》序中提及的那个铁房子把他关在里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冰渣一样的文字,带着寒冷的色彩。


以前,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往往是用阶级观点,认为只要是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都应该是正义的,值得肯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已不再是阶级的观点,而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是时代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于是我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鲁迅的文章,在当时,他们的确是战斗的檄文,是刺向敌人的匕首,但生活在现代的的学生,未必会有如此深刻的感觉,我们所感受到是改革开放的浪潮,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那些贴近生活的故事,贴近生活的文章,我们会更喜欢,更深刻地去理解。


有记载他刻了一方石章,曰“堂”;又给自己选了一个号,叫做“俟堂”,意思就是“待死堂”。而在《呐喊》的序言里,我们也可以知道在钱玄同找到他之前,他一直在做他自己也认为毫无意义的抄古碑的工作。试想,一个人长年累月,甚至熬夜地做一件他以为“没有什么用”、“没有什么意思”的事,我的理解就是他想以此麻痹、疲惫自己的身心,换言之,就是自虐。这让我想起悲剧人物西绪弗斯反复推巨石上山的无终止的劳动。之后他在新文学的阵营里写着鼓励青年的文字,装得和他们一样满怀信心,但自己的心中却不抱太大希望。这是怎样一种令人疲惫、压抑的处境啊!在这种心境下写出的文字色彩怎么可能明丽?


而他既然不抱希望,为什么还要写呢?可能碍于对朋友的情面,可能出于对青年的责任感——而对己,或许,是一种心理需求吧。一方面,内心积郁的情感得以发泄;另一方面,那些鼓励青年的话也能给鲁迅自己一点慰藉,一点乐观向上的心理暗示。并且能增进自我的价值感,从那些“没有什么意思”的事中跳出来。当然,他对革命并不是完全绝望的,所以仍相信文学对拯救群众的灵魂会有一点用。他是爱国的。但这份深沉的爱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反而增加了他的失望和创痛,由此而产生烈焰一般的愤怒。这份愤怒在作品中的反映仍然是“黑”。


我们从小学开始,每一册书都有鲁迅的文章,传统的教育中鲁迅被灌入了太多太多“斗士”与“革命者”的形象,光芒耀眼,却让人看不到真实。谁能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彷徨,谁又知道他的绝望和悲凉?借用圣经里所说的:“黑暗在光中照耀,而光却觉察不到。”他在激励青年们的同时自己承受的黑暗有多深厚,恐怕我们已经很难感同身受。他就像一堆寂寞的火焰,面对熄灭的悲凉独自在无人的旷野里燃烧。


三、鲁迅是什么(伪善的文人)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密友内山完造是个日本特务头子,以上海为根据地,以鲁迅这样的中国文人朋友做掩护,不知道为日本皇军侵华做了多少铺垫和准备。日本军占领上海的时候把中国的商务书店等都交给内山完造经营管理——这叫接收敌产。日本人战败后,他是数十万日本在上海“侨民”选举产生的总头目,安排日本“侨民”回国等等行政事务。你们想想,这样的日本人会是简单的“中国人的朋友”吗?


鲁迅的作为,是在讽刺中国一切的一切,包括中药医,包括传统文明和儒家文化,包括历史辉煌和科学贡献,包括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看上眼的,什么,[ 决不看中医> ,什么[ 中国的书缝里,只写着两个字:[ 吃人> !甚至,要彻底废除中文,什么[ 中文不灭,国无希望> !


很遗憾,看鲁迅的书,两个感想:一是国民政府真宽容,可以让他这样[ 反动透顶罪大恶极> 的文章横空出世,公然在[ 申报> 等中国大报刊上发表(即使如此,鲁迅并不满意,还出版了《伪自由书》)。 二是中国完了,没希望了,很消极,很压抑!看看阿Q ,居然被学者认为人人都是阿Q ,我呸——阿Q 那样无赖无耻,怎么可以代表中国人形象?如果30年代的中国人有一半是阿Q ,我们不等日本人打,自己就灭亡了!而鲁迅的眼里,人人都是阿Q ,所以中国被灭亡的命运,在鲁迅看来,就是[ 黑暗的铁的牢不可破的屋子,里面的人阿Q 一样地在熟睡中闷死过去> !其它的形象更加不用说,用今天的话说,没有一个[ 符合主旋律> ,没有一个是鼓舞人心的[ 英雄模范> ,我们看到的,是[ 伤逝> 里萎萎缩缩的小知识分子,看到的是[ 祝福> 里不能抗拒悲惨命运只有被吃掉的[ 祥林嫂> ,一句话,鲁迅是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不过,鲁迅只给我们看[ 黑暗面> 而已,仅此而已,看了之后你会感觉浑身无力,觉得那个时代一片黑暗,你绝对不会想到为国捐躯奋斗,唯一的出路要么推翻政府;要么接受日本鬼子[ 打破黑屋子> ,就象第弟周作人做的一切!!中国的青年那么仇日,却有那么崇拜鲁迅,真的是莫名其妙,我说现在的年青人跟过去的红卫兵一样多是不健全人格,都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跟风随大溜,胜者王败者寇。


鲁迅那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日寇觊觎已久,随时准备灭亡中华的时代,他都在干什么?在给国民政府添乱、跟日本人勾勾搭搭、给中国人民泄气。同时代的日本人在干什么?在宣扬自己的国民是神的子民、在宣扬天皇是神;德国人在干什么?在鼓励自己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人种、在论证自己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美国人在干什么?在宣扬自己是上帝的孩子,是自由的火种。战场上鼓声是干什么的?是鼓舞振奋士气用的。鲁迅在战场上干什么?在说中国人是劣等种族、有劣根性、五千年的文化是吃人的、中国的医术是骗术、要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中国人。甚至说“对于‘不长进的民族’的疗救办法,至于‘灭绝’一条”。


(现在的某些所谓精英与当年的鲁迅等人如出一辙,都是拼命贬低中华文化、拼命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力图使中国人放弃抵抗、驯服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为什么你们可以对鲁迅那么宽容,对小燕子对张越等这些弱女子就那么苛刻呢,她们不就是不小心穿了跟日本国旗相似的图案了么?所以我说中国人如果有劣根性,其实就有胜者王侯败者寇、欺弱怕强的劣根性。鲁迅混的很牛比,刀笔吏,嘴能骂死人,被政府承认和颂扬,文章进了教科书,于是,他成了被顶礼膜拜的牛人、强人。


鲁迅真的是强人吗?我看不见得,文字是衣服,内心虚弱的人才需要靠强悍的文字包装。鲁迅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样强悍的行动证明我们看看?1932年日本军入侵上海——也就是凇沪抗战(也叫128事变),鲁迅挟全家老小躲到外国租界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书店里,中国军民浴血抗日,上海文化各界都在声援抗日,宋庆龄亲自上街头鼓励中国将士,鲁迅在干什么?在外国租界“青莲阁邀妓来坐,与以一元”——(鲁迅日记2月16日),各位不晓得历史,可以去翻翻上海志,1932年2月16日上海军民正在干什么,在干什么?中国人被日本侵略,鲁迅却躲到法租界的日本人家里,胆小却不说了,“不义”的罪名却是推脱不掉的。36年鲁迅死了,37年日本人来了,鲁迅的弟弟当了汉奸,我们失去了一个证明鲁迅的机会。但是,日本人来了,被鲁迅辱骂成“性变态”的原北大女校长杨荫榆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学生不被日本兵强奸,找到日本宪兵队长那儿斥骂日本人,被日本兵枪杀后一脚踢到桥下;曾被鲁迅屡屡痛骂的“情敌”高长虹后来远在法国留学,37年惊闻日本人入侵中国,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辗转数十个国家,行程几万里赶回中国抗日,之间跟随中国军队转战大半个中国,这是何样的英雄赴死壮怀激烈?……。鲁迅都有什么行动来向我们证明?留日本胡?看日本医生?进日本书店?交日本朋友?说日本小孩比中国小孩可爱?还是骂中国人都是阿Q?


崇洋媚外、心胸狭窄、人格扭曲、汉奸走狗,这就是欺骗了整个中国的鲁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鲁迅承认其密友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


鲁迅在其1933年出版的《伪自由书》的“后记”中讲到了内山完造。鲁迅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绝妙的奇文:

“内山书店是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日本government做侦探。他每次和中国人谈了点什么话,马上就报告日本领事馆。这也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了,只要是略微和内山书店接近的人都知道。 ”——鲁迅的这段话表明,他对内山的间谍身份一清二楚。

投靠日本间谍

1926末至1927年是鲁迅一生最关键的转折点,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从一个对日本的崇拜者到彻底投靠者的过程。

自从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猖狂侵略:1915年一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三月侵占沈阳;1919年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侵占山东,全国掀起抗议浪潮,爆发五四运动;1926年日军炮轰塘沽,导致了“三一八”惨案。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已经路人皆知,人人痛恨了。然而,1927年,鲁迅离开广州后,于10月3日抵达上海,入住虹口地区的日租界内。早在1870年,日本人开始侨居虹口地区,同年该地区被非正式纳入公共租界管辖范围。1898年日本参与租界管理。1910年,虹口地区日侨人数超过其他各国侨民,位居第一。1916年,日本巡捕接管虹口地区治安事务。 1925年6月9日,日本派遣海军陆战队入驻虹口地区。所以,鲁迅入住虹口地区,是住进完全被日本势力控制的范围之内了。

鲁迅在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后,四月十二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对刘和珍的死,尤其是刘和珍对自己崇拜,似乎悲痛欲绝。文中居然有这样的文字来说中国:“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等等中国人是具有最坏的恶意的,中国的文人是阴险的,中国军人是屠杀妇孺的凶手,整个中国是个似人非人的世界。——还有比这更坏的国度吗?最后,鲁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断言中国是衰亡之民族了。可是,说到“沉默”却有点儿莫名其妙。师生和社会各界纷纷起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了,怎么还能说是“沉默”?如果说是“沉默”的话,那只是鲁迅自己——一个死抱住北洋government职位的小科长。

问题的关键是,刘和珍他们为什么要去请愿呢?事实上,刘和珍和学生们去请愿是为了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炮轰我塘沽的,然而,文中却没有一字谴责事件的罪魁祸首——日本军国主义,通篇文章只骂临时government,对日本鬼子却无半点不敬。光骂为虎作伥的奴才,却不骂主子,也够意思的了。尽管如此,还是深怕造成日本方面的误会,几个月后,急急忙忙抛出了《藤野先生》一文,详述了自己对日本恩师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在全中国对日本侵略野心极度痛恨的时候,居然有个中国人出来说这番话。日本的谍报机关很容易嗅出,向他们献媚的信号,这样的人当时实在是太少了。鲁迅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久,一个叫清水安三的日本人,把鲁迅推荐到上海的内山完造那里。有了清水安三的推荐,鲁迅于1927年10月3日到达上海,仅隔了一天,10月5日就到日本人内山完造开设的书店去“买书”,此后,又在8日和10日两天继续到内山书店,而在12日,一天之内竟两次造访内山书店。而且,买好书后并不离开,坐在沙发上喝茶抽烟,要书店把书送到他家里,显然是在等待老板出现。内山完造经过观察后,确认鲁迅有高度诚意,于是出现了。鲁迅如愿以偿地接上了头。以后,内山完造在书店里专门为鲁迅准备一张藤椅,放置在隐蔽角落,以避人眼目。鲁迅则几乎天天都躲进内山书店。1976年,清水安三在《我怀念鲁迅》里说:“我向好多人说,在上海要是想会见鲁迅,四点左右到内山书店就可以碰到。”这里的所谓的“好多人”,当然都是日本人。显然,鲁迅可以在这里每天很方便与日本人“友人”频繁接触。而如果在自己家中频繁出入日本人,显然会引起极大嫌疑,而作为一名学者去逛书店则名正言顺,天衣无缝的安排!

那么,内山完造是何许人也?1934年《社会新闻》第七卷第十六期刊登一篇短文《内山完造底秘密》揭露道:“内山完造,他是日本一个浪人,在家乡以贩卖吗啡等违禁品而曾被police监禁过,因为不容于故乡,流浪到中国来。他初到上海时,曾带了二千元,在上海经营书店事业。但因为狂嫖滥赌(他很喜欢中国的牌九),把二千元花得干干净净。单是书店的事业,眼见不能维持,幸而他神通广大,在领事馆police署中找到了一个侦探的任务,每月支二百元的薪水。那时,他的任务是专门侦探留沪日人及朝鲜人、台湾人的政治活动。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起,日本外务省加紧注意中国的事情,于是内山完造由领事馆 police署的小侦探而升为外务省驻华间谍机关中的一个干员了。为要使他的侦探工作发展起见,外务省曾提供了约五万元的资本,给他扩充内山书店,使他的书店由魏盛里小房子搬到施高塔路的洋房里,而且在北四川路开设了漂亮的支店了。一二八战事发生,他更忙得厉害,成了皇军一只最好的猎犬。…施高塔路的内山书店,实际是日本外务省的一个重要的情报机关。”

仅是一篇文章,不一定可靠。但是,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上海和南京以后,内山完造居然替皇军代为管理商务书馆等中国财产。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了上海数十万日本侨民的民选首领,这些都很能证明内山完造确实是一个很有背景的日本间谍。当时,日本派遣了大量间谍到中国,策划地图,刺探军事情报,收买汉奸,以至于抗战初期,对我方军事行动了若指掌。1934年5月上海《社会新闻》还有一篇短文说,鲁迅与日本间谍内山完造关系密切,是“乐于作汉奸矣。”内山完造是日本间谍,鲁迅与其交好,未必就是“乐于作汉奸矣”。证明鲁迅是否“乐于作汉奸矣”需要关键性的三点:一是,鲁迅是否知道内山是间谍?二是,鲁迅是什么时候知道内山完造是间谍的?三是,鲁迅在认识内山完造后,有没有危害国家的言行?

这方面我们不妨先看看鲁迅自己的说法。鲁迅在其1933年出版的《伪自由书》的“后记”中讲到了内山完造。事情的起因似乎是,一次他和几位中国文人去内山书店,由于内山完造对中国文化出言不逊,一位文人后来对此予以公开揭露。按理,内山完造作为一个老牌间谍,不至于犯侮辱对方国家的如此低级错误,很可能他是在抛出探测气球,试探对方的反应,物色是否有可以网罗的对象。鲁迅此段文字就是针对那位中国文人的文章的,其目的显然是想撇清自己与内山的关系。鲁迅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绝妙的奇文,我们将其中相关的三段话列在下面:

1.“内山书店是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日本government做侦探。他每次和中国人谈了点什么话,马上就报告日本领事馆。这也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了,只要是略微和内山书店接近的人都知道。 ”——鲁迅的这段话表明,他对内山的间谍身份一清二楚;

2.内山对鲁迅和同来的中国客人说:“中国的事都要打折扣,文字也是一样。‘白发三千丈’这就是一个天大的诳!这就得大打其折扣。中国的别的问题,也可以以此类推……哈哈!哈!”

“内山的话我们听了并不觉得一点难为情,诗是不能用科学方法去批评的。内山不过是一个九州角落里的小商人,一个暗探,我们除了用微笑去回答之外,自然不会拿什么话语去向他声辩了。….我们除了勉强敷衍他之外,不大讲什么话,不想理他。因为我们知道内山是个什么东西,而我们又没有请他救过命,保过险,以后也决不预备请他救命或保险。”——鲁迅此段话表明,他不仅确信内山是间谍且人品不佳,并且,表明自己不屑于与这样的人物为伍,划清了界线;

3. “至于内山书店,三年以来,我确是常去坐,检书谈话,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谓文人相对还安心,因为我确信他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却不做侦探;他卖书,是要赚钱的,却不卖人血:这一点,倒是凡有自以为人,而其实是狗也不如的文人们应该竭力学学的! ”——这段话又说内山不做侦探了,还要号召文人们竭力学他。

前面1、2段文才说过内山是侦探,3段又说他“不做侦探”,“不卖人血”,才说过他是“什么东西”,后文却说文人们应该向他“竭力学学”!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的狂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由此可见,鲁迅对内山的间谍身份早就一清二楚,因为,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那么,鲁迅是什么时候知道内山是间谍的呢?我们可以从鲁迅从广州到上海后的举动分析得出结论。鲁迅才到上海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就先后5次造访内山书店,而且,最后一次,见不到内山就赖在书店不走。任何人都知道,一个人要搬家,有大量的家务事要处理,尤其是一个文人,光整理书籍就得忙上好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如果,内山仅是一个普通书店老板,没有什么特殊背景,鲁迅会这样急吼吼吗?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鲁迅在来上海之前,就知道内山是个有过硬背景的人物了,而这种背景当然是日本方面的。鲁迅是来投靠的。

至于,鲁迅为自己辩白的:“至于内山书店,三年以来,我确是常去坐,检书谈话,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谓文人相对还安心,….。而我们又没有请他救过命,保过险,以后也决不预备请他救命或保险”真是欲盖弥彰的天大谎言了。鲁迅何止于仅仅是去翻翻书,鲁迅全集中收录了大量他与内山的书信来往,就是铁证。而且,早在此前的1930年,鲁迅就避居在内山书店达一月之久。1931年 “一.二八”爆发沪凇战争,鲁迅又举家避居内山书店。另外,鲁迅经由内山完造介绍了一位日本医生須藤五百三,从此,此人就成了鲁迅全家的家庭医生。此人曾经是日本陆军军医,随军到过中国和朝鲜,退伍后到上海開設医院。他是日本退伍军人组织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的“乌龙会”的副会长。鲁迅通过内山完造的安排,把自己全家的生命健康托付给了这样一个军国主义者。怎么是“我们又没有请他救过命,保过险,以后也决不预备请他救命或保险”?

我们再看看鲁迅在结识内山完造后的种种表现。在内山引荐下,鲁迅会见大批日本人士,仅1931年,通过内山介绍,鲁迅结识的日本人就有:金子光晴、前田河广一郎、室伏高信、长谷川如是闲、铃木大拙、横光利一、林芙美子、新居格、武者小路实笃、长与善郎等等。在多年会见的日本人中,有很多背景特殊的人,例如,松本重治是日本近卫首相的智囊团人物,后来参与策划了汪精卫投日。内山完造还多次邀请鲁迅去日本访问,疗养等等,而邀请方大多是有背景的。在此期间,鲁迅还多次与日本人联合举办文化活动。又是往日本人“妇女之友会” 演讲,又是为日本人增田涉讲解,又是请日本人内山嘉吉教学生木刻术,亲自担任翻译,忙得不亦乐乎。

鲁迅在与内山接上头后,有关激烈诋毁中国的文字,就由日本同文书局出版,凡日本书店均有出售,获得丰厚稿酬,而由于治外法权,中国government对他无可奈何。中国人把不顾民族利益,投靠异族的行为称为“认贼作父”。难道鲁迅不怕人骂吗?鲁迅确实不怕人家骂,根本看不起包括爱国心在内的中国的传统道德,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有了藤野提供的精神支持,有内山提供的物质条件,有日本海军陆战队提供的安全保障,在大日本帝国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庇佑下,可以放胆干了。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千千万万中国人被迫离开家乡,流浪到关内,爱国歌曲《松花江上》就是反映流浪到关内的民众的痛苦心声的。日本的赤裸裸侵略行径,不仅令全中国人民义愤填膺,也被国际社会一致谴责,当时由43国组成的“国联”中的42个国家,表决承认中国拥有满洲主权,只有日本反对,日本不得不退出国联。然而,鲁迅对日本的这种野蛮侵略居然不写一字予以谴责。

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发动“一二八” 事变,炮轰上海,日本浪人、民兵在上海大肆杀人放火,日本浪人闯入东方图书馆纵火,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 35000多册,全国最为齐备的各种志记2600多种,共25000册,全部烧毁,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消失,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从此绝迹,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之一。我十九路军浴血奋战,上海文化界一致声援抗日,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到前线慰劳英勇的十九军。宋庆龄亲自上街头鼓励中国将士。战火殃及鲁迅居住的虹口区。那么,鲁迅在干什么?他非但没有同仇敌忾,抗议日本侵略,反而全家躲到日本间谍内山完造的书店里,由内山完造安排躲避战火长达一个半月。期间还狎妓作乐,兴致勃勃记在日记里“青莲阁邀妓来坐,与以一元”,(鲁迅日记1932年2月16日)。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说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害,其他中国人在围观,他为中国人的麻木感到悲哀,因此,要用文字来唤醒中国人。现在,就在眼皮底下日本鬼子正在满街大肆屠杀同胞,耳边日本大炮日夜轰鸣,家园被摧毁,文明遭焚毁,可是,鲁迅连一句谴责的话都没有,竟然能那么麻木?他怎么不去唤醒民众啦?国难当头,没胆量上前线劳军,躲到老家绍兴去也成呀,却一头钻进敌国间谍侨的怀抱,半点嫌疑都不避,其“光明磊落”真非常人所及。不过,鲁迅并没麻木,他出头来行动了,他放冷箭了,只不过不是射向日本鬼子,而是本国的将士。鲁迅在《伪自由书》里谈“一二八”事件时,说到: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讽刺文笔确实辛辣,但是,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淞沪抗战期间,我三个航空队共25架飞机进驻上海真如机场,战况十分激烈,多次击落击伤敌机。进驻真如第一天,新婚即上前线的副队长黄毓铨不幸牺牲,是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名飞行员。此后,中日连日展开多次空战,日军皆有证实。中国飞行员赵甫明等殉国或负伤,参战各机无一不伤。飞行员斗志昂扬,每有飞行员受伤,返场后立即有其他飞行员抢飞机上天作战。撤退到杭州后更发生震惊中外的笕桥空战。我空军第二队司令石帮藩冒死登机突入敌机集群血战,激战中两架日机被击落,石自己也被打断一臂,带伤降落。此后石成为空军高级指挥官,人称“独臂将军”。广东空军参战也确有其事。当时广东空军中一混合机队北上参战,共10人,6架。2月10日从广州飞上海参战,指挥官丁纪徐性如烈火。2月26日,日军空袭杭州空军基地,丁纪徐的座机当时正在维护,当即持枪从中央空军的飞行员手里抢了一架飞机上天迎战,斗志可见一斑。

对这些战斗上海各报刊多有报道,海内外反响十分强烈,鲁迅不可能视而不见吧?自己躲在敌人间谍保护伞底下寻欢作乐,还诬蔑我英勇抗击的空军将士,做人怎么能如此呢?

以后,在当年的11月30日,鲁迅在北京《世界日报》发表“今春的两种感想”一文,此文是他于11月22日在北平辅仁大学关于“一二八”事变的讲演稿。 文中这样说道:“昨年东北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想来上海事变(震惊中外的九一八和一二九的事件,鲁迅就这样轻描淡写),诸位一定也不甚了然。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这里死命的逃死,那里则打牌的仍旧打牌,跳舞的仍旧跳舞。”鲁迅又讲到,亲遇见许多被日本兵“捉去许多中国青年。捉去了就不见回来,是生是死也没人知道,也没人打听,这种情形是由来已久了,在中国被捉去的青年素来是不知下落的。”还说,上海有许多抗日团体,成员多有徽章或照片,也不当一回事,而一旦被日军发现,就难免被杀。“像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 ”

接着,对中国下结论:“中国实在是太不认真,什么全是一样。”

话锋一转,又骂中国government了:“还有感到的一点是我们的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 ….。我们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极远,到北极,或到天外,而这两者之间的一圈可是绝不注意的。…在中国做人,真非这样不成,不然就活不下去。….一讲社会问题,可就要出毛病了。北平或者还好,如在上海则一讲社会问题,那就非出毛病不可,这是有验的灵药,常常有无数青年被捉去而无下落了。” “上海的事又要一年了,大家好似早已忘掉了,打牌的仍旧打牌,跳舞的仍旧跳舞。不过忘只好忘,全记起来恐怕脑中也放不下。倘使只记着这些,其他事也没工夫记起了。”

这就是鲁迅对北京青年学生介绍的一二八事变,这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奇文。“九一八事变”震惊全球,世界各大媒体大幅报道,国联连续开会,他居然说,“详情我一点不知道”。而对于打得十分惨烈的“一二九”,他说,“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并且,连“九一八”、“一二八”这样的名称都不敢提。鲁迅避而不谈日本兵满街大肆烧杀抢掠,却只说许多中国青年被日本兵抓了后,就下落不明了,接着话锋一转说,在中国常有无数青年被捉去而无下落。所以,这样的事并不稀奇。而日本人杀中国人,并不是日本人太残酷,只不过是脾气不同,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倒霉是必然的。看来死了活该,谁叫你不认真的。面对同胞被屠杀,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鲁迅另外还说过:“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日本人会杀中国人,中国government也杀中国人。日本人杀中国人是中国人不认真,而“中国实在是太不认真,什么全是一样。”其结论不就是,还不如让日本人来杀好吗!他还告诫北京的学生,眼光不能放得太大,把上海的事全忘了,打牌跳舞去吧。 他不是在明目张胆地企图麻痹听众吗?这样的一番话,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出自一个死心塌地的汉奸的。

汉奸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出面为皇军效劳屠杀同胞,另一类是搅乱自己的内部阵营。后一类比前一类更阴险更危险,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当时中国的形势是非常危急的。从实力来讲,当时日本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往往是中国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要看一下航空母舰就知道了,日本在二战中已经拥有十艘左右航母,而我们中国到70年后的2010年还没有一艘航母下水。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我们的武装力量是非常单薄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可是,大刀片子真能砍得了坦克的装甲吗?中国的形势已经危急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所说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只有“万众一心”,“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奋力抵抗日本的侵略。那时候,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日本帝国主义继1932年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件后,1933年又领热河,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控制察哈尔,指使汉奸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制造第二个满洲。 要把包括北平在内的广大土地从中国领土抢夺出去。12月9日,北平北平爆发“一二九”的规模抗议运动。

面对日本侵略,形势十分严峻,左翼领导人之一的周扬等人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号召各种阶层、各种派别作家都站在民族统一战线上,宣传国防文化、国防文学、国防戏剧、国防音乐等等,反抗日本侵略。然而,鲁迅却大不以为然,说是为向统治阶级投降,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针锋相对,猛烈攻击周扬等人。

1936年,夏衍发表话剧《赛金花》,赞扬赛金花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保护老百姓的事迹。鲁迅讽刺夏衍道:“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娘娘了。”诬蔑国防文学。赛金花原本是苏州的花魁,被苏州状元洪钧纳为妾,后以夫人身份随洪钧出使西欧,洪钧去世后,以开设高级妓院为生。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赛金花利用原来在欧洲认识联军司令瓦德西的关系,保护了一部分居民免遭联军迫害。此时,赛金花已是半老徐娘,瓦德西作为一名重视名声的普鲁士老式军官,也不至于与她有暧昧情事。赛金花也说过,自己并没有与瓦德西睡过,作为一名妓女出身的人,对这种事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其实,妓女很多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卖身,但是,许多有气节的妓女,卖身却不卖灵魂。例如,李香君、柳如是等等。抗战期间,许多妓女还将菲薄的一点钱捐出来,支持抗战。她们的精神境界要比那些卖身投靠,出卖灵魂的人不知高出多少。

一个民族要灭亡另一个民族,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是宣传攻势,包括:灭对方的志气、涣散对方军心、麻痹对方战斗意志、挑拨对方的团结,当然还要宣传自己的大大了不起。鲁迅都配合得天衣无缝。例如鲁迅大肆污蔑中华文化和汉字、竭力贬低中国的一切,就是为了消灭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让中国人顺从日本的侵略和统治。

1936 年,鲁迅56岁时病重,期间一直由内山完造安排的日本须藤医生治疗。10月17日,出访日本人鹿地亘及内山完造,18日病危,19日晨5时25分去世。去世前两天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还外出访问两个日本人!然而,鲁迅之死本身却是疑窦重重。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其2006年出版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中说到,他叔父周建人和母亲许广平回忆说,须藤犯了许多与三十年从医经历不相符的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其诊断与美国医生的诊断完全不符,后来的事实表明,美国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如果按美国医生的方案,鲁迅至少还能活十年。然而,鲁迅还是选择了须藤。更为神秘的是,须藤在最后抢救时刻,一反惯例,将眷属都支出病房,以至于鲁迅去世时,只有他一个人在现场。周建人还提到,在此之前,鲁迅非常着急要离开虹口搬到法租界去,而且,只要周建人认为合适就行,他自己不再选择,搬家的理由他沒有讲。但是,最后終于沒有搬成。鲁迅是不是感到了某种威胁呢?周海婴认为,鲁迅很可能是被日本间谍杀害的。那么,日本间谍为什么要杀害鲁迅呢?是因为他与美国医生等美国人联系上了,还是干脆因为他知道得太多需要灭口?恐怕永远是个谜。如果鲁迅真是死于日本间谍之手,那么,其下场确实是很可悲的。可是,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呢,如果早在1927年选择住进法租界,这些事也许就不会发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到1936 年还想逃出魔掌,为时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鲁迅同日本人的关系

鲁迅死后,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匆忙赶回日本编纂鲁迅文集,只要四个月,日本就出版了《大鲁迅全集》,比延安出资印刷的中国人出版的第一部《鲁迅全集》还早一年。在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四十年代,日本依然出版了三部鲁迅传记。日本在45年初出资创作了以鲁迅的《藤野先生》故事为蓝本的《惜别》,文中借青年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表现“大东亚亲和”,宣传日本侵略中国的合理性。

藤野先生的回忆录很滑稽,答曰:实在想不起还有这个周学生,也没有跟他一起照过像。

可鲁迅口口声称的三个恩师里,就有这个教他解剖的藤野教授。

让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样为日本人提供出仇恨中国人的在战略上的思想意识的致命武器的。

根据《日本出版了最早的〈鲁迅全集〉》(刘小清)的介绍,早在1932年11月,由日本作家井上红梅翻译的《鲁迅全集》即在东京出版。但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内容仅收入了《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的作品,卷末附有《鲁迅年谱》。

后来,日本改造社社长山本实彦召开了改造社理事会议,提出调整原来打算出版的《鲁迅杂感选集》的计划,而改为出版7卷本的《大鲁迅全集》。于是,当时日本的专门搞鲁迅研究的增田涉、井上红梅、松枝茂夫、鹿地亘、山上正义、佐藤春夫、日高清磨嵯、小田岳夫等都被聘请参与了此项工程。同时,还聘请茅盾、许广平、胡风、内山完造等为顾问。

《大鲁迅全集》分为7卷本,各卷为32开精装,黑色封面,封面上部有凸版鲁迅头像,书脊烫银字。于1937年2月开始在日本陆续出版,8月全部刊印结束。《大鲁迅全集》比后来中国出版的《鲁迅全集》早了近1年,也是当时最具规模、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全集”。

鲁迅早年的日本朋友清水安三,在《读卖新闻》上,靠丸山干治的帮助,连载题为《中国当代新人物》一文。其中一章的标题就是《周三人》,评论了周树人、周建人、周作人三兄弟。周树人是鲁迅的原名。

刘小清写道,“记得我曾说过‘鲁迅是中国当代小说家里的第一号人物。’而‘当我把《孔乙己》翻译出来(1931年9月),为白羊社出版的《中国无产阶级小说选》的第一篇。同时,还刊有松浦圭三译的《孔乙己》和《狂人日记》。10月,日本四六书院出版了林守仁的《阿Q正传》,把鲁迅与无产阶级文学联系起来。山上正义的《阿Q正传》是经鲁迅亲自校对的,鲁迅用日文做了86条关于《阿Q正传》的注释,山上曾经写过4篇介绍鲁迅的文章,是日本最早报道鲁迅的人之一。在山上之后,把鲁迅介绍给日本的卓有成就的作家是增田涉。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鲁迅选集》就是由他翻译的。”

“中国就象一个铁的黑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的人都在昏睡,如果有人醒了,会更加痛苦,还不如睡死的好,除非有外面的人把这屋子打破!” ———鲁迅。

鲁迅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说中国人没有自救的能力,只有被日本人侵略占领杀害才能有生机?

鲁迅的作品,就是鲁迅作为“日本人”,向他的“国家”提供出大数量的攻击性的侵略性的武器,即大骂特骂死骂中国人的“国民性”,把中国人的“国民性”歪曲成为一抔黄土一盘散沙一盆浆糊,在根本上否定了中国人的天性人性种性悟性气性,为大和民族蔑视中华民族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并且,产生出似乎很有来源的血海深仇,以致举起了战争的屠刀,心凶万丈地杀将过来,使得在8年时间的侵略与反侵略当中,有5000多万中国人死死伤伤。即使中国人悲苦到已经实在得无法述说了,但在日本人的眼睛里面还是大大的活该。原因就在于鲁迅这个大文嚎(豪)把中国人说得是太无能了太卑贱了太倒霉了。日本人也就认为中国人命里注定必须要遭受到那次天大的浩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民族魂”的日记里记的全是钱

  
作者:憨子
  
  
从鲁迅在上海的那几年跟文人们大量的毫无内容的争吵和纠缠,俺甚至怀疑他纯粹是以赚取稿费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留下无尽的话题,而每次投入争论,就又激发“创作灵感”写出文章,换回可观的稿酬。如果不从这个角度考虑,就很难理解鲁迅动辄把别人私下给他的信,在不征求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公开投稿于报刊杂志并附上回信是啥目的了。至少,《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就是这样干的,这两封回信连同陈其昌和徐懋庸私下寄来的信一起公写发表,等于“论敌”帮自己写稿赚稿费,特别是《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既诬陷抗日文人志士陈其昌是特务汉奸,还用陈其昌的来信凑字数赚稿酬,真是一石三鸟的美事儿。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里,鲁迅不仅对一个斯文礼貌、虚心请教的25岁青年屡屡使用语言暴力,而且篇幅之冗长,语句、内容之晦涩,实在让人不明白他到底想说啥。

归国后的鲁迅几乎一直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起始当教员,后在教育部当官,从教育部出来,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书,都享受贼高的待遇,每月薪水数百大洋不等。那时一般的农民百姓,十几个大洋够家庭开支一年,上海内山书店的店员月薪才十五银元。鲁迅在厦门大学每月400银元,干了几个月,中山大学许诺给他每月500元,外带100元差旅费,还给许广平安排职位,他就屁颠儿了,临走还不忘说厦门大学的坏话。从中山大学出来,在上海当自由撰稿人之前,鲁迅还挂名南京政府大学院特约撰述员,不用上班,每月领300银元的政府津贴,这笔收入拿到1931年底,其后的几年,完全靠鲁迅的写作和投稿,来维持家庭巨大奢侈的生活开支,这几年鲁迅不断害病,还要养孩子,失去了以前的固定收入,因此,是撰稿最多,也是收入最高的几年。了解一下当时背景,就可以知道在上海这几年鲁迅这样热衷于跟文人在报刊杂志扯皮乎混战是出于啥目的了。

鲁迅这样一个一直享受国家特殊待遇的中国人,在“1·28”国家跟日本发生战事的时候,携全家躲避到法国租界背景复杂的日本人家里,而且一躲就是是十九天,以至于上海文艺界要靠登报发布“寻人启示”来找他。不管上海战事如何,不管军民死伤如何,不管民族命运如何,租界品茗、邀妓俺自逍遥,战事一结束,就又继续跳出来漫骂中国历史文化,痛斥各类抗日文艺团体以及中国国民性。

上海事变,日本炮轰上海,日本浪人、民兵在上海大肆杀人放火,日本浪人潜入商务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纵火,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全国最为齐备的各种志记2600多种,共25000册,全部烧毁,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人间绝迹,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之一,不亚于火烧圆明园。这期间,鲁迅在内山完造家里躲避了一个半月,竟然在他的所有文章、日记里,对此没有半句评语。

鲁迅这样一个“民族魂”的日记记满了金钱的收入支出,细致入微到分厘,可谓是一本家庭收支流水帐,以至于几十年后,人们都可以通过他的日记计算出他一生准确的收入。鲁迅日记里,甚至连洗几次脚都登录,惟独国家民族命运的事,只字未提。这样一个“民族魂”,是不是当得太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鲁迅的几个污点
  
  
吴海勇
  
  
与汪精卫少年激进、中年温和、晚年堕落的路径不同,鲁旗手的辉煌,或者说露出反骨则是在中年以后,而且逾老弥坚。相反,在38岁之前,他基本上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小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因为38岁之前他基本上籍籍无名,论级别也从来没有超过正处待遇,所以没NB可吹,没架子可拿,没资格可卖。

更为重要的是,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公务员待遇最为优厚的年代,反正是除了宋朝,好像没有一个朝代能与之相比。像鲁迅这样一个准处级,一个月都有240到360块大洋(兄弟,这可是合法收入呀,议会通过的标准)。如果按当下的购买力,基本上是2.4万到3.6万之间。而即便是在十多年后,当乡间教师的胡大才子兰成,每个月也才6块大洋,还要养活老娘、妻子、侄女和两个孩子。

陶潜先生曾说,做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如果这米换成五十斗或者是五百斗,可能就不一样了。何况,从小受穷的鲁GG当时正在攒钱准备买房子,接母亲,养活在日本的弟弟一家。此外,还要维持出门就打的,经常下馆子,每天有点心和糖吃的准富裕生活。所以,这受胯下之辱,也就可以理解了。反正俺觉得,如果换了俺,俺也会钻的。


老袁的大腿下面

大清军方的高干子弟袁世凯绝对是一枭雄,20郎当岁的时候,就监国朝鲜,行废立之事,除了搞了三房朝鲜姨太太以外,还把整个朝鲜王室和政府玩弄于掌股之上。当时,他只怕李中堂和日本人。慈禧、李鸿章和张之洞死后,多年的老袁熬成了婆,江山已经是袁家沸鼎里已经退了毛的鸭子了。

我们的鲁迅先生是在1912年12月19日见到的天颜,当时大总统集体会见了教育部处级以上官员。想必在这个河南人讲话的时候,绍兴人是认真做了笔记的。至于回去有没有给全处的同志们传达贯彻,并在黑板报上写学习心得,俺就不知道了。

反正,接下来几年,在老袁的淫威下,鲁GG只能忍气吞声。

一是祭孔。孔子是圣人,祭孔现在看当然没有什么,但是要知道,五四运动是反孔的,鲁GG是砸烂孔家店的主力砖手。而老袁祭孔,其实也不是为了孔子,而是为了自己的帝位。祭祀就是告诉鲁迅这种有反骨的臣民:做人要厚道,要忠君,膝盖要软,该跪的时候千万不能含糊。鲁迅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小九九,不过他从不介意在老袁面前为孔子下跪,反正只要老袁给他工资就行。

更为屈辱的是,鲁迅签字支持了日本亡俺中华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是个老江湖,签署二十一条前,他知道大伙都反对,为了推卸历史责任,他要求全体公务员都签字支持,否则总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鲁迅就这样“被迫”签字了,不过,鲁迅跟日本特务头子内山完造关系密切,他签字时心里怎么想,谁知道呢?

这第三,当然也是最严重的,是他在袁世凯称帝,全国十多个省份宣布独立,进步党和国民党同时武装起义时,竟然安心领取洪宪皇帝的俸禄,没有辞职,更没有像梁启超那样愤而出走,或者撰文揭露(靠,那时即便他撰文了,也没有人知道教育部佥事周豫才何许人也)。

张勋的大腿下面

1917年7月1日凌晨,辫帅张勋把溥仪连拉带扯弄到太和殿,宣布恢复帝制。一时间,北京满城尽带黄龙旗,假辫子比文革时的毛选还畅销。那天是星期天,当天上午,鲁迅先生平静地走过挂满龙旗的街道,到琉璃厂买碑帖。第二天是星期一,他没有去上班,同事给他带来了相当于3万元人民币的上月工资。这钱,显然已经带有一些皇家气息,他纳的时候,有没有笑,俺就不知道了。

7月3日上午,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远在天津的老段在马厂誓师,准备带兵进京再造共和。而与此同时,经过两天的思考,鲁迅来到教育部,与同事话别。请注意,这个别,是暂时离职,而不是辞职,因为他并没有提交书面报告。经过五六年公务员生涯的煎炒烹炸,迅GG已经很老练。他深知,这帝制是不好玩的,复辟多半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上次老袁的时候自己已经现眼,这次一定要做出样子来。果然,老张5000辫子兵挡不住老段的几万大军,7月12日,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听听外面枪声已经逐渐稀少,7月16日星期一一大早,我们的鲁迅先生又回到了教育部办公室。

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直播,更没有互联网,所以当段总长马厂誓师的时候,鲁迅应该是不知道的。他如果在第二天,段宣布讨张之后,再去教育部离职,就有点可疑了。所以,应该这次鲁GG的表现是好的,基本上没有钻张大辫子的裤裆,或者说,只钻了一半。


(注:此文中大部分史实,来源于吴海勇的《时为公务员的鲁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揭开鲁迅弃医报国的真相


还有一个光环,是鲁迅自述: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日本电影,看到麻木的东北民众, 要么做了被杀的木头,要么做了无赖的看客,因此认为,强健民族体魄是无用的,医治心灵尤为重要,所以愤而退学,开始创作云云。我们一向认为那是真的,直到我读到一篇回忆录,才知道鲁迅很会撒谎。

那篇回忆录说,大约在1918年,身为国民党教育部干部的38岁鲁迅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里(据),作者作为同事有一天去看望当时的周树人先生,看到他在家意志消沉,无所事事,旁边桌子上有一篇小文章,是该凡人打发时间发泄无聊的玩艺,作者看了觉得不错,就劝他说:既然你无事可作,不如写写文艺作品发表;周先生就怀疑地说,“写作有用吗?”作者就鼓励他,然后……我们就知道了,现代史上的神 ----鲁迅诞生了!

但是,我们也就知道了,所谓在日本留学辍学,是因为看电影受刺激发愤著作以医治国民精神云云,全是扯淡!因为按时间推算,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已经是留学日本之后十几二十年了,鲁迅为何还没有专业写作?为何到那时还没认识到写作的精神医治作用?还担心“有用吗?” 何况就算鲁迅当时真受了电影刺激,要写作,也完全没有理由在丝毫没有写作基础和经验的基础上,忽然辍学专门写作!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初出国门的青年,忽然放弃留学专门写作以“医治国民精神”,除非他疯了!何况,作为写作行内人来说,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和生活阅历,根本不具备写作的能力,也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医治国民精神” 的效果,这就是鲁迅为何在回国十几年后任职教育部,闲暇有空之时才能写作的原因!

而鲁迅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呢?据个人推测,一是因为我们众所周知的鲁迅家庭发生变故,父亲早死,经济困顿,难于继续支持鲁迅留学,二是鲁迅所就读的仙台医专,是一个私立的偏僻乡下的野鸡类学院,鲁迅的日语还没有过关(鲁迅散文《藤野先生》里交代他交上去的作业,几乎布满了红XX,藤野先生不仅要改他的答案错误,还要不厌其烦地给其修改日语语法和单词的错误),而学习成绩也颇为糟糕(藤野先生如此负责和善待鲁迅,他所教的那一门课鲁迅也就好不容易混了个及格),根本申请不到奖学金,虽然有藤野先生热心帮忙,也难有起色,这严重挫伤了鲁迅的自尊心,鲁迅既经济困难,也开始对医学学习有畏难情绪,觉得前途迷茫,不宜久留,所以就借回国结婚之机辍学,滞留东京5年之久,但由于缺乏发展机会,只好回国担任师范教员(鲁迅自称: 因为母亲和其他人渴望得到他的经济资助,所以回国任职) 。

这样说,可能彻底打破了“族魂”高高在上的有力支柱,但却最为可信,接近事实。再说句很不客气的话,鲁迅如果真的有一点“族魂”的精神,有半点“医治中华民族”的气魄,决不至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重金延聘百般迁就、学生们嗷嗷待哺如影跟随的情况下,遇到一点点生活上的不如意,就哇哇叫苦然后呆不到几个月就开溜!须知,厦门大学是新创办的,当然不可能万事完备, 但已经竭尽所能为鲁迅提供方便,而中山大学更是可以迁就到聘请许广平担任鲁迅的助教,以方便其工作生活!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在人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他选择了做逃兵!要不,为什么他自己也自嘲是“骗人家的钱”?须知,1926年时局动乱的 250--300元光头大洋/个月,换在今天,相当于月薪3万元!越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就越生气,越觉得他们无聊兼无耻,互相在比赛唱衰自己的学校,全不知道:教育,本来就是良心的工作!遇到困难,也正好是显示个人才华的时候!看看“华侨领袖”陈嘉庚,毁家破产为了兴学抗日;看看南洋的[族魂]林连玉,一生为了华教而被逮捕和被剥夺公民权;看看“新民之父”许峥嵘,为了办学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向高利贷借款,连累了后代还债30多年!当然,不比那些,就是比比清朝山东的武迅,一生行乞办学……这些人,这些事,和《两地书》中那个哇哇乱叫、稍不如意就脚底抹油的鲁迅比起来,谁 ----才是真正的族魂?!

鲁迅是有钱兼有闲的人,他的教授薪水在民国属于最高薪之列,他的稿费收入在民国是暴富阶层的水准(民国前一篇评论文章的稿费可以让老舍在北京买一个黄金地皮位置的四合院),他住在上海滩的外国租界,和日本老板茶余饭后亲密无间合作愉快,享受着和许广平经常吊着膀子去[大光明]看西洋电影(见许广平回忆录)然后回家用许广平“洗脚”(见鲁迅日记)的乐趣,骂着这个给他骂得体无完肤的内外交困忍辱负重的祖国,自由出版着《伪自由书》,他还觉得这是“伪自由”,他到底还想怎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反思鲁迅——为俄国歌剧团作
  
汪维成
  
鲁迅的杂文集《热风》收录了鲁迅的三十篇杂文,其中二十九篇是在骂中国人,骂中国的文化和国粹,只有一篇是吹捧文章,但那是吹捧“俄国歌剧团”的。但是在吹捧“俄国歌剧团”的同时,还是忘不了骂中国。鲁迅说中国是一片沙漠“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甚至没有好奇心”这就是鲁迅眼中的中国。他吹捧“俄国歌剧团”是怎么吹捧的呢:“然而他们舞蹈了,歌唱了,美妙而且诚实的,而且勇猛的。流动而且歌吟的云”他吹捧的水平和他骂人的水平同样高,甚至从美学的角度看比骂人的水平还要高,这种文章的语言大概可以称为诗的语言了吧。

下面才来看看他是怎样说中国京剧的“听说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的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真是字字包涵着讽刺和暗箭。“俄国歌剧团”到中国演出是到沙漠中培栽艺术之花,是“美妙而且诚实,而且勇猛的”。而梅兰芳到苏联去唱京剧则说“我不想讨论梅博士的演艺”不想讨论却也要讽刺一下。俄国歌剧和中国京剧并无实质上的水平高低之分,只是国家民族不同,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艺术,中国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剧,俄国歌剧同样是俄国的传统戏剧。不能说其它国家传统是新的进步的,中国的就是旧的落后的。“兵们拍手了,在他们接吻的时候,非兵们也有几个拍手了,也在他们接吻的时候”鲁迅先生也许是想看接吻,而中国京剧里没有接吻,所以鲁迅先生不愿看,而俄国歌剧可以在舞台上接吻,这很能使鲁迅先生激动。所以他吹捧他们是“流动而且歌吟的云”当然“有几个拍手了”的人中间肯定有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抱着“苏联的月亮比世界的都圆”的观点来看问题的,他批评俄国的诗人叶遂宁“当初非常欢迎十月革命,当时他叫道:‘万岁天上和地上的革命’然而一到革命后,实际上的情形,完全不像他想像的那么一回归事。不但没有牛油面包,连黑面包也没有,叶遂宁后来自杀了,听说这失望是他自杀的原因”并告戒中国的革命者“不明白这情形,也容易变成右翼的”看看,苏联的饥荒也是不能反对的,你反对苏联的饿死人,在苏联你是托派,在中国你就是右翼。就像中国的一九六零年饿死人,你要说饿死人不对,那么重者是反革命,轻者是右派。在鲁迅先生看来,苏联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包括饿死人也是革命的需要,所以饿死人也是正确的。中国的一切都是错的,包括学习西方国家的实业救国、议会政治也是鲁迅先生所反对的。虽然他也在高喊“民主”,当然他要的“民主”是苏联式的“民主”,不是普世概念的“民主”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4: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初探


孔祥新



破坏容易,建设难;再拙劣的建筑,胜似伟大的破坏。没有对文明的创新、建设和积累,就不会有人类今日的文明成果。创新建设重要,清除人类文明的破坏基因更为重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对中华文明全盘否定的第一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明,只有破坏,没有丝毫建树。鲁迅的成功,其言论文章主要迎合了人类自我权欲机能冲动导致的破坏欲望。探索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为中国当代和未来文明服务。


一、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家庭变故

鲁迅的家族是浙江绍兴会稽的一个周氏大家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员,周家在周福清时代很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但考试履试不中。光绪十九年,西太后六十大寿,加恩科乡试,鲁迅的祖父 对儿子沒信心,打听出主考官是殷如璋,正好是同科进士。殷如璋上任路过苏州。周福清派仆人陶阿顺带了封求托信,内附一万两银票,去向殷行贿。殷在船上见陶阿顺送来厚厚的一封信,心知肚明,因正在与副主考官谈话,就让陶退出等候。陶等了半天,沉不住气了,惦记着那张銀票,大叫一声:“殷大人,信封里还有一万两银票呢!”这一叫闯下大祸!殷为了自保,只好公事公办,检举并严办行贿之人。周伯宜在考场被拘留。周福清在上海听说儿子被抓就迅速回到绍兴,主动向会稽县衙自首。为了疏通关节,鲁迅的母亲变卖资产,向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崭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去贿赂官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七年,周家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就在周家元气大伤之际,鲁迅的父亲又卧病不起。这个时候,鲁迅只有十三四岁,他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周伯宜于一八九六年十月离开了人世。家道的衰败使鲁迅认识到了世态炎凉,他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的母亲鲁瑞看到鲁迅去意已决,就为儿子筹集了八元川资,送鲁迅进了江南水师学堂,那时鲁迅刚好十八岁。

科场舞弊案,是周家有盛转衰的拐点,在小鲁迅的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去的阴影——邻人亲朋送给罪犯之子的白眼,使小鲁迅意识到世态炎凉,自我权衡决意“异地崛起,快意恩仇”。

鲁迅由一个被人羡慕的少爷沦为破落户子弟,在众人侮蔑的目光下,他感到自己被社会人群放逐抛弃。他被当作示众的材料,被无数看客居高临下地用侮辱、蔑视的眼光观看,他的痛苦、不幸被看客鉴赏、品味,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材料。这种被示众的现场感受,成为鲁迅记忆深处最刻骨铭心的心理印记。

鲁迅有许多散文小说,就是赤裸裸地仇乡仇家心理的渲泻;鲁迅的笔名跟随母姓,标志鲁迅对周家的彻底绝望。鲁迅小说《孔已己》,其原型就是鲁迅的父亲周福清。鲁迅成年之后,对祖父和父亲作奸犯科不思反省,而把自己少年时的种种不幸直接推给家庭和社会,这是由自我权欲机能转化而成的极端自私、极端自怜、极端自卑、极端反叛、极端报复破坏心理的呈现。


二、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自我权力体能因素

鲁迅身高的确比较矮,比较可信的记录应该是1.58米甚至还要略低一些。人类自我权欲机能大同小异,但当遭遇重大变故和生理残缺而压抑时,就会产生强烈反弹,此谓人类叛逆性格生成的主要原因。人类的叛逆性格,既是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是复仇的渊源。一般来将,生理缺陷对一个人的心灵扭曲更为严重。一旦成功,由自我权欲机能生成的占有报复言行,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与毁灭,更为严重。

被称为伟大或自以为伟大的首领却往往矮小。欧洲君主的金冠和印第安首领的羽毛头饰,不仅能显示富有和权势,还能弥补其身高不足。身高仅1.56米的路易十四就爱穿高跟鞋,戴蓬松的假发。被戏称为“征服半个欧洲的矮子”拿破仑,真实高度是1.69米;横扫伊朗、外高加索、印度和小亚细亚的撒马尔罕王“瘸子帖木尔”身高才区区1.45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查理大帝身高均为1.50米,墨索里尼1.60米,希特勒1.65米。斯大林身高1.62米,其影像中的高大形象,都经过摄影师艺术修理。以上所举例证,与其称他们为伟人,还不如称他们为“人类文明的破坏狂人”更为恰当。

鲁迅的矮小身材,既成就了鲁迅,也毁掉了鲁迅。不足1.58米的身高,既是他成功的动力,又的确是他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日本文化影响

1902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一九零六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一九零七年 二十七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一九零八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1909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鲁迅自我权衡智能判定,南京学堂乌烟瘴气的人和事太多,让人总觉得不舒服。这里既有水师学堂高年级学生螃蟹式的趾高气扬、官人姿态,校内关帝庙的愚昧迷信,也有矿路学堂教员“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的无知。

在东京,寻求“别样的人们”的鲁迅看到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让人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尤其是仙台医专的“幻灯事件”给了鲁迅强烈的刺激。

其实仙台医专的“幻灯事件”刺激,是鲁迅对日本文化自明治维新后蔑视中国人的总感觉。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无论日本的民间还是官方,一直称中国人为支那人。1901年的《荷兰大百科通用词典》这样解释“支那”: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若中文意译“支那人”,就是“中国猪”。鲁迅在日期间,被绝大多数日本人视为“中国猪”。

鲁迅留学日本的唯一收获,就是被日本价值观彻底征服,认定中国人的确是“支那猪”——这有鲁迅回国后一贯贬损中国人的文章为证。

关于鲁迅“弃医学文”的原因,鲁迅小有文名后自辩为“改造国民性”。查阅鲁迅在仙台医专成绩可知,主科多在及格与不及格之间。

鲁迅主张“中文不灭,国无希望”,依此类推,鲁迅的英文日语应该顶瓜瓜。而事实上,鲁迅对英文一窍不通,对日语差强人意。读读鲁迅翻译日本人的作品,堪与对外文一窍不通而成为翻译家的林纾比肩。其日语水平,当及郁达夫水平的一半。鲁迅的文章,以中国元素为主,剔除中国元素和骂人艺术,鲁迅一无所有。

关于鲁迅为“改造国民性”而读书写作,梁实秋当面责问鲁迅:“你这也骂,那也骂,那么什么是你主张的呢?”鲁迅回答说:“有一种主义我不骂。”梁实秋又问他不骂的是哪一种主义?鲁迅避而不答。

日本觊觎中国,以蛇吞象——“大东亚共荣”的妄想,应起自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日本为侵华作了全面而长期的准备。

若鲁迅真的为“改造国民性”,他理应有自己系统而逻辑的自我权衡文明抉择——鲁迅没有!

若鲁迅真的为“改造国民性”,他理应正大光明地提出以日本为榜样——鲁迅没有!

人类言行,主要是自我权欲和自我权衡的产物。名人的言论,是自我权衡智能的表达。为自我主权意志抉择而辩护,是社会人的特性。以文明价值,美化自我权欲机能,不只是伟人和名人的拿手好戏,也是普通人的把戏。鲁迅是玩阿Q精神胜利法的高手。

自我肯定是人类生存的心理支柱。

鲁迅崇高的“改造国民性”之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实现日本人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妄想。

中国现代史上只有两人,要矢志不渝地“改造国民性”。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毛泽东。鲁迅“改造国民性”一直到死,结果日本全面侵华;毛泽东用《毛主席语录》“改造国民性”,毛泽东时代,中国人非正常死亡100000000多人。

评价普通人物,以环境为参照;衡量伟人、名人、精英,取文明价值尺度。

有名言的,不都是文明伟人;有惊天动地行动的,不都是文明伟人,有且只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才称“文明伟人”。

什么是文明,权衡主义哲学认定的文明就是:尊重人类自我权衡智能抉择,让人类生活得阳光、尊严。

从文明的视角看鲁迅,鲁迅既不尊重自己的自我权衡智能抉择,而且大骂特骂别人的自我权衡智能抉择。鲁迅存在得并不阳光,如何给人以阳光?鲁迅没有尊严,只有骂人的威严。

鲁迅一生全面肯定的人物只有两个日本人——藤野先生和内山完造。对教师而言,藤野先生对学生鲁迅所做的一切,均不出一个普通教师应尽的职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涕零,是对其缺失父爱的心理补偿。


四、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工作因素

一九0九年 二十九岁,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一九一0年 三十岁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一九一一年 三十一岁,九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一九一二年 三十二岁,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五月,航海低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一九一七年 三十七岁,七月初离职,同月即返部。一九一九年 三十九岁,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一九二零年 四十岁,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一九二三年 四十三岁,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一九二五年 四十五岁,八月,教育总长章士钊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被章士钊免职。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一九二六年 四十六岁,一月女子师范大学恢复,新校长易培基就职,始卸却职责。同月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从鲁迅年谱可知,鲁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官员,得利于乡党的引荐。鲁迅十分看重这份官差。被鲁迅称颂过的北洋政府官员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下狱。鲁迅因称颂袁世凯而平安无事。此事可证,鲁迅缺失章太炎先生的骨气。

1942年版《上海霖语》,内山完造实录了与鲁迅的谈话,鲁迅曰:“只写文章,不愿教书。别人都在排挤我,我只好洁身引退。所以刚去北平,就有人散布谣言。谣言一直逼迫似的,将我送走。”

荆有麟著,上海杂志公司1943年11月版《鲁迅回忆断片》,(在一个场合中,胡适碰见鲁迅,胡适说:“你又卷土重来了。”)“我马上就卷土重去,绝不抢你的饭碗。”(胡适说:“还是老脾气呵!”)“这叫至死不变!”

依此类推,鲁迅认为工作生存中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死对头。并非中国社会不容忍鲁迅,而是鲁迅不容忍中国社会。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建设性的批评是必要的;而破坏性的否定是社会的灾难。胡适对蒋介石的骂,是建设性的批评;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否定,造成破坏性的人为灾难。此之谓胡适与鲁迅“骂文”的思想大分野。尽管胡鲁之间有分歧,但胡适对鲁迅有多方肯定,而鲁迅对胡适只有仇恨。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平民百姓口诛笔伐,很少骂政府,绝对不骂领袖,这是鲁迅骂人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鲁迅自我权衡智能精明之处。

一个人的生存压力可以转化成对社会和国家的仇恨,这样的实例在中国枚不胜举。鲁迅也只是一个正常的特例。


五、鲁迅仇华破坏狂心理生成的人为操纵

从1927年鲁迅携许广平赴上海,到1936年鲁迅在上海去世,鲁迅完全堕落为日本特务内山完造的傀儡。

鲁迅到上海不久,就知道内山完造是日本特务的身份。鲁迅在《伪自由书·后记》中直言不讳地道:内山书店是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日本政府做侦探。他每次和中国人谈了点什么话,马上就报告日本领事馆。这也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了,只要是略微和内山书店接近的人都知道。

日本军占领上海的时候把中美图书公司等都交给内山完造经营管理——这叫接收敌产。日本人战败后,他是数十万日本在上海“侨民”选举产生的总头目,安排日本“侨民”回国等等行政事务。

鲁迅那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日寇觊觎已久,随时准备灭亡中华的时代,他都在干什么?在给国民政府添乱、跟日本人勾勾搭搭、给中国人民泄气。同时代的日本人在干什么?在宣扬自己的国民是神的子民、在宣扬天皇是神;德国人在干什么?在鼓励自己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人种、在论证自己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美国人在干什么?在宣扬自己上帝的孩子,是自由的火种。战场上鼓声是干什么的?是鼓舞振奋士气用的。鲁迅在战场上干什么?在说中国人是劣等种族、有劣根性、五千年的文化是吃人的、中国的医术是骗术、要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中国人……

1932年日本军入侵上海——也就是凇沪抗战(也叫128事变),鲁迅挟全家老小躲到外国租界日本人内山完造的书店里,中国军民浴血抗日,上海文化各界都在声援抗日,宋庆龄亲自上街头鼓励中国将士,鲁迅在干什么?在外国租界“青莲阁邀妓来坐,与以一元”——(鲁迅日记2月16日)

鲁迅的绝笔,是逝世前一天致内山完造的日文手札,译为中文是:

老板几下:没想到半夜又气喘起来。因此,十点钟的约会去不成了,很抱歉。拜托你给须藤先生挂个电话,请他速来看一下。草草顿首再拜十月十八日。(见《鲁迅全集》第14卷403页)约会去不成,郑重地向“老板”表示歉意,而自己正在重病中。“抱歉”“拜托”“顿首”等措辞,结合鲁迅抵制“国防文学”,令立山头的言行,鲁迅的“横冷对千夫指”,只能解释为,对中华文化的极度仇视;“俯首甘为孺子牛”只能理解为“为大东亚共荣不遗余力”。

鲁迅的唯一儿子周海婴回忆道,“母亲告诉我,我是她和父亲避孕失败的产物——母亲觉得当时的环境很危险、很不安定,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没保障,将来可能还要颠沛流离,所以一直没要孩子。母亲在1929年生我的时候,已是高龄产妇,拖了很长时间没生下来,医生问父亲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父亲回答是大人,没想到大人孩子都留了下来……我生下来之后,父母就没带过我到北京……”

周海婴的文章证明,鲁迅心中的“孺子牛”显然不是自己的儿子。鲁迅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对中国劳苦大众的讥讽挖苦,“孺子牛”绝无可能指中国的劳苦大众。鲁迅心中的“孺子牛”若指向一个人,有且只有日本特务内山完造。

凡是研读过鲁迅的中国人皆知,鲁迅唯一的老朋友就是内山完造。

所以,鲁迅的遗嘱这样写: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允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的。(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无和他接近。

从鲁迅遗嘱中不难看出,日本特务为了牢牢控制鲁迅,是下了血本的,鲁迅果然没有辜服内山完造的期望,完全蜕变为大肆仇华破坏中华文明的狂徒。

革命就是暴力,暴力就是在破坏中谋求权力。中国现代史上有两大暴力文化的制造者,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毛泽东。鲁迅的暴力文化之矛头,直指中国,为日本全面侵华扫清文化障碍;毛泽东的暴力破坏,使中国倒退至秦朝。

鲁迅的悲剧在于,面临倭寇的吞并,应该捍卫国家主权时,他选择了诋毁中国文化;毛泽东的悲剧在于,在和平年代,应该落实人权时,他拿领袖意志打压人权。

鲁迅和毛泽东歧途以暴力文化“改造国民性”,结果使中国文化偏离人类文明越来越远。

平民好心办坏事可以原谅。

伟人、精英、名人好心办坏事不可饶恕。

鲁迅的灵魂粗疏、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鲁迅的文章,是典型的“暴力狂人日记”,是其仇华破坏狂心理的直接表达。鲁迅的文章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就是“苦闷地难受”,以至使人疯狂绝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4

回帖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74
发表于 2017-1-11 0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证据已经非常清楚: 鲁迅是为苏俄、日寇服务的文化间谍,是帮助日寇侵华、共匪窃国的"笔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0-9 22: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