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689|回复: 1

美国科学家惊人发现:“善恶有报”是真正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科学家惊人发现:“善恶有报”是真正科学!



http://www.360doc5.net/articlenew/538896805.html?from=timeline&nsukey=0lmqV9iOmqJoO7vglB64bm%2BE2N6AdB699%2B1rVDRsp8Mwge0X0TgZxGYQv1xz%2B7yqkyMJcJO%2FdTtPxUelfgL8MhQbhuwLDTtzgBEdZgcmmR1%2BDQMnGoHkypOWNt9z97KTmysLMO73mE2OSPFU0pGMHKwGWOn%2FoAr0IF640D7oPrxrvjFK6Gt3mczUAolHOTzh

    美国科学家发现“恶有恶报”的重大秘密

    据媒体报道,英美两所大学,加德夫大学与德州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恶有恶报”有科学根据。统计发现,少年罪犯的身体虽然常比起同年龄的守法少年强壮,但当他们步入中年之后,健康状况就急速下降,住院和残障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好多倍。这比较好理解,很可能跟犯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有关系。

    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即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住,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

    德·全·则·身·不·危

    古代不少学者早已注意到道德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一说97岁)。即使不考虑他们颠沛流离到处碰壁的现实生存处境,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寿星了。我们后世老百姓所谓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73”“84”这两个生命中不好过的“坎”也是从这里来的。

    谈到长寿的秘诀,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知者动,仁者静;动者乐,仁者寿。”孟子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说,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美好的回报,能永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据学者考证,孔门弟子是诸子百家中平均寿命最长的,曾参七十、子贡七十一、子思八十二、子夏八十八,也都是长寿的。就连以“短命”著称的颜渊,也有四十一岁。

    而畅言“得众动天”“诚信如神”“美意延年”的荀子更是活过了百岁。养性情,增德行是养生的必须前提和关键所在,这除了是儒家的生命追求,其实也是后世学养生的核心所在。

    活了141岁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总结其长寿经验时指出:“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许,此养性之大经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在他的养性著述,明确提出养德为养心的基础,是养生首务,既能防病,又能避祸。也就是说,服食药饵不见得能够延年益寿,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玉液金丹也是白搭。

    现代人在什么都不缺的生活现实里,最常遇到的困惑和危机无不来自于生命之意义与人生之价值。这似乎无需讨论是发生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而生命意义,人生价值本身也就是“药”,功效似乎就在持之以恒涵养孕化的生生不息之中吧。

    生命中的人生时刻都在育化之中、生养之间。养生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养德,道德修养与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健康的心理来源于个体对自身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因此,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往往能遵循社会规范行事,从而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反之,道德品质低下的人,现实中总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困难,常常被贪婪、充满嫉妒和怨恨的心理包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疾病。

    我们现在时髦讲养生,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医生、学者、媒体、百姓,皆趋之若鹜。然而,却总在食疗、偏方、推拿、功法等技术层面反反复复做文章,好像我只要学会、弄懂、掌握几个方法或几个方子,就可以从此百病不生,长命百岁。眼看着一拥而上的专家学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怜的老百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为什么要漏掉如此至关重要的一条?养德。德行,是一切养生方法的前提。离开它谈养生,不是害生么?

    古语有云: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除此之外,仁、义、礼、智、信、浩、勇、忠、诚、敬、端、正、恭、公、俭、谦、爱、悯、慈、悲......等等,古人概括为“百行”,百是一个概数,意即诸般品行。孙思邈开宗明义,“百行”之前第一条就提出要修养德行。他本人不仅倡导养德与养生相结合,而且身体力行,不受名利之诱,多次拒绝有损德行的高官厚禄,献身医道,为大众解除疾苦。

    为什么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继而长寿呢?

    这是因为:首先,良好的道德修养能维持脏腑阴阳协调与平衡。隋唐医学名家、《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杨上善说:“修身为德,阴阳气和。”《黄帝内经》也指出:“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以其德全而不危也”。这一思想已被现代科学证明。

    据美国3所著名大学的研究表明,善恶影响人心理和寿命的长短。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跟踪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则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在以“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为课题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正确结论。这项研究无形中成了《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现代科学注脚。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一个善良的人长寿原因是: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急。

    从免疫系统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反之,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寿命比较短。如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视别人处处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

    其次,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使人保持开朗、乐观的心境。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总是心胸豁达宽广,热爱生活,在现实中珍惜名誉,乐观进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在生活中总是被贪婪、充满妒嫉和怨恨的心理包围,甚至不择手段沽名钓誉,损人利己,对现实常常处于不满和挫折感之中,积累成疾。

    同时,美国有份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坏心情产生毒素》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称:“在心理实验室中的试验显示,我们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学物质变化,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当人在正常心态下向一个冰杯内吐气时,凝附着的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而当人处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体便分别显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化学分析得知,人的负面思想会使人的体液内产生毒素。”

    更多不同的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纯净、慈善、正面的思想状态能令生命健康喜悦,而恶念会让机体组织失衡与病变。这是在生理医学领域中的发现,而这些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籍中都有系统的阐述。如孔子说过的“仁者寿”、医学古籍中讲过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等。

    无神论者往往都会说,这只是心理意识的暗示作用,道德都是人自己制订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善恶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好人坏人也都是人自己定义的。如果一个人不在这种人为的道德薰陶下长大,就不会产生这种影响人体健康的负罪感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善恶有着不同的能量频率,有着不同的物质特性;刚刚出生不久、没有经过观念教化的婴儿都有着善良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当人要说谎、欺骗时,无论情绪如何稳定,但生理状态都会出现不由自主的变化,且都能被精密的测谎仪监测到,人的机体似乎遵循着某种客观特性在运转,不以人的思想状态为改变。

    看过"爱与感谢"几个字的水所形成的结晶

    21世纪之初轰动全世界的水结晶形态研究显示,万物有灵,天地有特性存在,善恶在自然中似乎有着客观的标准,不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虚幻概念。当水接触到慈悲、博爱、幸福、鼓励这些良性资讯,或者是在美妙的音乐场中时,水结晶会呈现出绚丽、美妙而牢固的形态构造;而如果当水接触到负面的资讯时,水结晶的构造会变异、扭曲,甚至根本涣散无法成形。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70%以上的物质都是水,当人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其身体机能也都会发生类似的变化。

    为什么人做了坏事后要遭到报应?在这物质世界的表像背后,是不是有着人们看不见的造化之手在安排着这一切?

    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宇宙运行的法则是公平的,那是稳定平衡一切物质运转的保证,让善者得好报,让坏人获恶报。但为什么做了坏事的人要承受灾祸、磨难的果报?为什么让好人得好,而不是让坏人得好呢?这是否揭示了一个更大的事实:在物质世界的背后有其固有规律或曰运行特性存在,而“善”恰恰与这特质相契合,故得长久,而“恶”终因有违宇宙特性、根本道法而易于败亡,正象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人们才会承认和认识某种事物。所以,致使很多久远时期留下的传统,因为科学探索手段的局限,而一再在人类受到排挤和异议,善恶有报就是其中一例。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的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分析,从而揭示了“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这些善行确实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全面提升。哪怕对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一个友好的幽默的表情,这些简单的行为,都会引起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

    在他们综合了四十多所美国主要大学一百多项研究成果后,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显示的资料,他们得出了令人惊讶的消息:人们善良的行为,比如赞美、宽恕、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等等,这些行为的付出显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即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住,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医学巨着《黄帝内经》中就讲到:“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澹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记忆体、心神平安的目的。其实,静的意义很广泛,不是单纯的静止不动,而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受到外因的冲撞时,能有豁达的心胸去包容,去体谅,而不是马上进入热战状态,唇枪舌剑一番。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可以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使得衰老暂时得到“逆转”。

    从这些科学研究来看,善恶有报已经超越了有神论所宣导的生命价值取向,而是整个人类在此基础上发展和生存的规律。这些科学研究也从侧面证实了,古人对善恶有报的信,并不是思想的封闭和愚见,而是那个时代,很大一个群体对待生命的根本看法。

    对善恶有报的信,也正说明人的思想是开阔的,开明的。心态的开放传达着生命对未知事物保持的谦卑。因为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不会随意的用极端的思想,去封闭自己的出路,思想境界也很容易摆脱恶念的禁锢,开明的思想产生的效应,自然的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和谐。也正如医学古籍中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自然健康,自然福寿。
guoxi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28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2 21: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