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58|回复: 1

揭开扬州“江上青史料馆”的面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9 1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诚毅 于 2017-1-29 13:52 编辑

揭开扬州“江上青史料馆”的面纱

刘叉 于 2017-1-29

    提要:被打造成“江上青史料陈列馆”的扬州市平民中学旧址根本不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文物点,也从未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是扬州市政府溜须拍马、阿谀逢迎、偷梁换柱、弄虚作假,冒用市级文保单位的清代赵氏庭园,并在“江上青史料陈列馆”对外开放近三年后,将其列入所谓的“扬州历史建筑”。

p240173.jpg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

    “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位于扬州旌忠巷33号,2011年年底由扬州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于2012年4月5日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从改造、动工、装修到竣工仅用了80天时间。目前不仅是扬州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而且是扬州市党性教育基地。

    该馆入口处外墙上挂有“扬州市历史建筑”、“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和“扬州市平民中学简介(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三块牌子。

    由扬州市民政局和文物局于2012年4月所立的“扬州市平民中学简介(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牌上称:扬州市平民中学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文物点,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平民中学旧址,并在此建立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2012年4月正式对社会开放。”

    而由扬州市政府于2014年12月8日所立的“扬州市历史建筑”牌中注明:扬州私立平民中学旧址“2013年修缮为‘江上青烈士事迹陈列馆’。因此该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记忆和建筑艺术标本研究作用。”将原本2011年底经80天突击修复(见相关报道)并于201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推迟到了2013年,且名称也改为“江上青烈士事迹陈列馆”,而不是另两块牌子上白底黑字的“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三年后,将“史料馆”改为“事迹馆”,足以证明扬州市委、市政府的不自信。

    既然此处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被批准为市级文保单位,理应进入第五批扬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经查:所谓“扬州市平民中学旧址”在扬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名单(截止2012年7月,总计182处)中根本榜上无名,其截止时间2012年7月,在2012年4月开放的“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后四个月。而唯一在此地段列入扬州市第三批(2008年1月重新调整)市级文保单位的是编号为III-29 的清代赵氏庭园,位于市区赞化宫旌忠巷33号。清代赵氏庭园与“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地点一致,连门牌号码都一样。

    “扬州文化遗产网”至今对此市级文保单位的赵氏庭园的介绍是:位于市区赞化宫。原系布商赵海山宅,坐北朝南,东部住宅,西部花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东部厅堂前后共三进,西部宅园内南有书斋三间,北有花厅二进,东侧倚墙有半亭,前进花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厅内置天花,前有卷棚。园内尚存零星山石,整个建筑除部分改建外,保存尚好。

    而赞化宫则原是清初辽东巡抚李植的府第,李家败落后,乾隆间河督高斌在府址上砌建了一座道观“乐仙坛”,道光四年(1824年),盐运使曾燠改建为赞化宫,供奉吕纯阳,为当时扬州著名道观之一。

    所谓“扬州市平民中学旧址”不仅没有进入扬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至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名单,也没有被列入2011年扬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37处),直至“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2012年4月开放后33个月的2015年1月6日才出现在扬州市政府公布的《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19处)的第16位,其说明是:私立扬州平民中学旧址,建于民国时期,现存建筑整体平面呈“L”型,上下两层,主体结构为砖木混合结构,为扬州民国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2013年修缮为“江上青烈士事迹陈列馆”。这就是2014年12月8日所立的“扬州市历史建筑”牌的出处,为了使其“历史建筑”的合法化,甚至将经过80天突击改建而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从2012年4月5日推迟到了2013年,整整推迟了一年。总之,“扬州平民中学旧址”终于在开馆三年后有了正式身份,只是这座被扬州几届市委、市政府早就极其重视的“历史建筑”与《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中若干早已不存或残破不堪的所谓“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居、浴室、茶社、菜馆、酱坊、小人堂、育种室,甚至五十年代初建的工人新村等为伍,是不是有点太寒碜了?如果是为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而拉来这十八处破房旧屋作陪衬,那真是“皇恩浩荡”!

    赞化宫遗址和赵氏庭园解放后被占为机关宿舍,数十年来逐渐成为残破不堪的大杂院。除了一棵苟延残喘、五六层楼高的银杏树艰难地探出树梢和数座残损的旧屋,赞化宫遗址和赵氏庭园荡然无存,赞化宫遗址内的空地上早就率先建起了干部大楼。多少年来,旌忠巷33号及其附近从未出现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2012年竟突然矗立起一座崭新而洋气的“L”型两层建筑,且称之为“民国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为了尽快使这座楼房“名正言顺”,早在2015年1月6日市政府公布《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前就迫不及待地制作了“扬州市历史建筑”牌子,匆匆挂在“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的门前。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扬州地区既无兵燹,也无地震,那座占地约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东部住宅、西部花园、北有花厅、进深七檩,厅置天花、前有卷棚,园内尚存零星山石,整个建筑除部分改建外保存尚好、令人遐想的“赵氏庭园”现在哪里呢?难道屈指几年间就人间蒸发了?!

    短短数年,扬州市政府对其发布的市级文保单位名单和历史建筑名单等如此随心所欲,矛盾百出。赞化宫既无,赵氏庭园不存,竟以所谓“扬州市平民中学旧址”和“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替代。如此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冒名顶替,弄虚作假,扬州市委、市政府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在所谓“扬州市平民中学旧址”2012年4月初竣工之时,外面南山墙上曾嵌有“民国二十六年改建、平民中学建”石碑一块。无论是文物普查的资料,还是开馆时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对此都有记载和报道。不知何时这块石碑也突然失踪,代之以西山墙上“平民中学建、民国廿五年夏建”的新碑。为何作如此更改?为何将1937年改建的“平民中学”石碑,提前到1936年夏?是文物普查时记录出错?是有新的照片资料和实物佐证?还是为特显“1935年7月至1937年,江上青来此担任国文教员,利用三尺讲台,言传身教,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

    扬州能花费巨资、偷梁换柱打造这处景点,是否还有意恢复上述传记传主上过的原东关街羊巷的汪伪“苏北公立扬州中学”旧址(现扬州市第一中学)和两淮高等小学堂、江都县立初级中学(琼花观小学,现扬州市东关小学),将其也打造成史料、史迹或事迹馆,与所谓“双东景区”连成一片,再添两处新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588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950
发表于 2017-1-29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访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
   中共党史的“活字典”——访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
   黄河沙 于 2007/2/1 10:33:5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作者:周义澄
   
   在编写《海外中-国持-不同-政-见者》一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物:五十多年前,年仅十八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父亲江上青,是他最早接触马列主义的一个引路人;在延安,他听过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王明、张国焘的课;在重庆,他受命于周恩来、董必武;是陈云让他离开延安,躲开了杀身之祸;是章伯钧介绍他加入民盟,走上了“第三条道路”。五十年代,他访问台湾,见过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六十年代他写下了《中国和平演变论》,应邀访问了苏联;他拥有大量中共党史的第一手资料,连中-共当局都要出钱向他购买中共党史著作……。这一位特殊人物,就是中共党史专家,现任《探索》杂志总编辑司马璐先生。
   
   一个金风飒飒的秋日,正值中共十四大闭幕之时,我在司马璐先生纽约的寓所里拜访了他。
   
   
   孰左孰右,读党史可知分晓
   
   我们的谈话是从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四大开始的。因为许多评论家关于中共党内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陈云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故事说得太多,所以我请司马璐先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司马璐不赞成把陈云说成“左派”,把邓小平说成是反左的英雄。他说:“从我研究历史的观点来看,陈云在中共历史上是老右派,邓小平是左右反复过好几次的。在五十年代赫鲁晓夫上台不久,陈云在当时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理论性、报导性的杂志《和平与社会主义》月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大大地吹捧赫鲁晓夫。苏共二十一大后,该杂志编辑部‘请求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活动家’就苏联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国际意义谈一些看法。陈当时以中共副主席的身分在该杂志的一九五九年第一期上,著文称赞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的报告‘向全世界展示了苏联走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所以,文革时中共称刘少奇是‘中国的赫鲁晓夫’,依我看,陈云才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您说邓小平左右反复过好几次,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我问道。
   
   “在立三路线时期,邓小平是左派;罗明路线时,他又被称为右派,当时毛泽东也是右派,一起受周恩来、陈毅的整;肃反时,邓又被称为左派;抗战时,邓执行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路线,又被称为右派;五七年反右时邓很积极,毛泽东还表扬过他,他当然是左派;文革时,他是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四人帮’倒台时,他上书拥护华国锋,得以复出,其后又批评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发扬民主’,三个月后,他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以,我认为,邓小平的历史,是时左时右的历史。时左时右,套用邓的‘猫’话来说,叫‘不管左派右派,抓得住共产党政权的就是‘实事求是派’,‘革命派’。”司马璐答道。
   
   
   
   少年革命,江-泽-民父亲指点读马列
   
   
   “从中共党史的角度来判别中共党内的派别,是很有意味的事,您能不能说一说,您的一生跟共产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我说。
   
   “这里面还有江-泽-民的父亲的一份功劳。”司马璐笑着说道。“我的家乡在江苏海安,自小是个孤儿,只读过两年私塾和三年小学,好不容易识了字,很想读点书出人头地,开始读旧小说,后来在一家小报馆作练习生,就天天读报。我这个人从小就有政治兴趣,十几岁就在墙上写打倒的标语。家乡的一些兄长辈的左派朋友就引导和指点我读马列的书,其中有一位就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父亲江上青先生。”
   
   
   “还记得江先生让您读了那些书吗?”我问。
   
   “一本是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一本是《费尔巴哈论》,还有苏联的一套哲学著作,还有《哲学的贫困》,后面的书实在难以读懂。还有共产党的文件,也让我读。当时我真的就相信共产党了,相信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一九三七年五月,我在镇江私立流通图书馆当管理员时被国民党的警察抓了起来,关了一个多月,出来以后到上海加入共青团外围组织,组织上认为我在监狱中表现好,就让我加入了共产党。”
   
   
   “您对江上青的印象如何?”这是我感兴趣的。
   
   “江上青的仪表非常帅,比江-泽-民看上去要好。他是个教师,戴副眼镜,风度翩翩。衣着很讲究,人很潇洒,也可爱,当时看上去生活过得不错。他指导过我,叫我读马列,但说到后来总是很随便、轻松,跟你嘻嘻哈哈,这一点可能跟江-泽-民很象。他总会说:‘嗨,我到老婆的怀里一躺,什么都忘记了!’我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现在中-共说江上青是烈士,当时我记得组织上告诉我他是叛徒,在替国民党搞情报,叫我不要跟他接触。……”
   
   
   “记得是谁告诉你江上青是叛徒的吗?这可是一个重要问题啊!”我说道。
   
   “是新四军干部,其中一个是在上海蚁社(实际上是青年团的外围组织)以作神父为掩护的,名叫孟秋江。那时他讲江上青是叛徒。其实那时侯也搞不清什么叛徒不叛徒的,因为共产党有规定,被敌人抓去以后可以自首,不算叛徒,但要跟组织上交代清楚。不交代就是有问题了。江上青三次被抓、三次被放。江上青在抗战后坚决要求恢复中共组织关系,可见他的组织关系断了。后来他组织了一个游击队,在苏北皖北一带活动,在一次与国民党部队的谈判中被打死了。这是我后来在一个资料中看到的。”司马璐回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4: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