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70|回复: 0

中国官办“爱国潮”能否持久?

[复制链接]

6683

主题

786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4194
发表于 2017-3-5 14: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官办“爱国潮”能否持久?


阿波罗新闻网 2017-03-05 讯】


作者:郑仲岚


萨德即将部署于韩国,中国除严厉谴责外,民间也开始酝酿反韩,但细数近年中国的“爱国潮”,似乎最后都没有办法持久,特别是年轻一代人是否会跟政府起舞,实属疑问。
萨德反韩
3月初起,中国各地开始出现了零星抗议韩国骚动,在山东青岛的韩国领事馆前,有人民举布条高喊“反对萨德”。东北吉林更发生韩国系的汽车遭到砸毁的消息。
在商家消费方面,韩国乐天百货的购物网站,无预警出现无法连上的讯息,官方认为遭到黑客攻击。而许多的中国超市,韩国的糖果食品被无预警下架,全中国展店100多家店的乐天沃玛,也面临冷清的消费局面。
一场铺天盖地的爱国行动,正在悄悄展开。
日前2月底,韩国官方宣布,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计划已经进入最后审议,并选定韩国乐天集团的高尔夫球场用地作为未来部署点,此事让中方大为光火。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批评这是“扰乱区域和平稳定的阴谋”。
虽然韩国再三表明萨德不是针对中国、而是朝鲜的军事威胁,但是中国认为萨德涵盖的范围遍及中国许多地区,对此仍视为大敌,并恫吓若不实时撤离,中韩关系将进入“毁灭性灾难”。
最终,这间事情升华成了民间的对立,民众开始“自发性地”上街抗议,并且毁损有关韩国的制品。在中国,随便上访可能都会被关切,但要是上街跟外国抗议,那政府多会给予方便之门。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3日表示,有关“反萨德”或是“反韩”等都是不存在的、但韩方应该“倾听民众呼声”。中方也持续对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立场一贯坚定反对。
报复外交?
韩国朝鲜日报社论即对此评论,中国是一人式独裁的体制,一旦主席不高兴,即可以“煽动”人群做“报复外交”,这在正常国与国之间,几乎不可能存在。挟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对于经济上的掌控来说,成为中国很好政治筹码。
社论并指称,韩国不是第一个被“报复外交”的对象,过往在日本、台湾甚至蒙古等也都出现过,社论并批评中国“一等大国、三流手段”。最后声称,部署萨德是美韩基于国安防卫朝鲜考虑,不容他国干涉。
但现在禁韩的声浪已经愈来愈强,除了原先的韩国娱乐影星、韩剧与韩国电影等,纷纷在赴中国宣传的审核上出现刁难,甚至网络上的合法版权也被下架,中方旅游局也开始通令未来将暂停韩国旅游出售。
就有韩国网友在朝鲜日报留言,一个过往以仁义礼智立国的文明古国,在共产主义的洗刷后荡然无存,无法说理,中国已然不是中国。也有韩国网友评论:“明明是大国,却做肚量小的行径,真遗憾”。
过去的“爱国潮”
其实在过往,中国大陆官方驱使的“爱国行动”就有不少次。台湾在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中共官方也因为蔡英文“九二共识”没有落实,而开始出现赴台旅游陆客大幅下滑的现象。
虽然中方没有明文说不得赴台,但根据BBC中文网记者日前的询问台湾旅游业者,他表示许多赴台旅游申请的证件,都遭到各地的台办驳回,有的当地旅游业者则根本不愿送。
有趣的一点是,事情传到了中国大陆,变成 中华民国政府限制两岸的交流以及旅游,但其实蔡英文政府并没有限制任何旅游自由,只是中国大陆的旅行社都已经闻到烟硝味而“自主性爱国”。
而在日本,过去的爱国抗议更是屡见不鲜,从教科书、钓鱼岛到任何言论,许多日本的厂商在中国的工厂更多次发生被攻击的行为。
然而,诸如此类的“爱国抗议”,究竟能出现具体成效?还是短暂地激发民怨?先前朝鲜日报社论认为,这样的“报复外交”只是廉价地将愤怒转移到人民,变成人民的心声后,官方再说该“倾听民意”,但附和者恐怕有限。
日本的《周刊Diamond》则分析,中国曾经有爱国主义,但他盛行于毛泽东掌权的时代,现在的爱国狂热份子,已经在中国快速减少,一方面是年轻一辈对中国政治不热衷,二来是纵使反日、反韩,要全盘抛弃这些国家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因为40岁以下很多人“恐怕连国产品都不敢信任”。
当年反日多次的中国,如今日本国内各家免税店仍有许多陆客消费。免治马桶、电饭煲与吹风机依旧是陆客必买三大神器。但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中日又有冲突,官方一声令下,民众又要必须反日。
不愿起舞
中共官方长年策动“爱国主义”,过去10多年也开始出现变化,年轻一辈不太对官方响应外,甚至在网络上冷嘲热讽的也不少。纵使这次官方暂停韩剧、韩国电影,食物商品“预防性下架”,但在地下管道仍是流通,在中国的友人向BBC中文网记者表示:“总是会有办法的”。
甚至连中国解放军的新闻网站“军网”,也发评论表示“面对萨德,请别对爱国言行冷嘲热讽!”,也批评“在互联网舆论场中,总有一帮人,对爱国者们的言行冷嘲热讽,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高明和智慧似的”。
最后在文末,还说明中国人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含糊其词、立场摇摆,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过去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中国人“不应铭记吗?”。
只是细数近年中国的“爱国潮”,最后都没有办法持久。而中国民间这次的自发性“抗韩”,以及影视文化圈的“下架”,能够持续多长,而或者终究是昙花一现,也令人好奇。更重要的是,中国年轻一辈是否会那么容易就随政府起舞,就有待观察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赵亮轩 来源:BB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3 07: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