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27|回复: 0

传统文化杂论——我的肤浅认知与理解

[复制链接]

59

主题

0

回帖

65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1
发表于 2017-4-5 14: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传统文化杂论——我的肤浅认知与理解

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对于传统文化国人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两极分化的对立态度,有人认为他是保持民族绝续存亡的精神价值所在,有人却认为他是戕害国人的文化糟粕。摩擦不断的口水战并没有使事情越辩越明,反而变成了对方的互相指责。这无益于我们理清事实,反而使我们陷入了无尽的口水战。

    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极度强盛的时期,比如汉代钱粮陈陈相积,逐匈奴于漠北。唐代行人取食于道,灭突厥于天山。在经济文化方面宋朝无疑是首屈一指的翘楚,在军事上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弱,蒙古灭宋可是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当时有几个国家能支撑两个月。(竟然有脑残认为元朝是中国地域最辽阔的时代,真是脑袋长屁股上了,元朝是我们屈辱的亡国史,不要忘记我们华人在元代属于三等公民,而且还经常遭到残害。)但中国王朝时期的强盛短暂如转瞬即逝一般的存在,而王朝更迭所导致的战争屠戮却像是永远都无法挥去的梦魇。(统一观念对中国人所造成的灾难我己在独统问题与现实的文章中做了阐述,本文不再叙述)

    秦王扫六台,挥剑决浮云所造成的是制度上的专制加剧,文化上的野蛮倒退。人口上的急剧下降。对比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先秦时代是绝对的野蛮战胜文明的大倒退。其实从先秦时代开始,分封制已被郡县治所逐步取代(唐德刚的论郡县制形成),废井田开阡陌也不是在商鞅变法以后才开始的,而是管子相齐时履亩而税的延伸(商鞅变法加入了土地买卖自由)。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变为秦制的鸦雀无声,诛连、弃尸的刑罚使人道路以目。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对比先秦时期的相对宽松与秦制绝对的残酷严苛,所造成的巨大落差感,被陈胜、吴广用一句:壮士不死即亦,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所彻底击溃。小混混刘邦用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就可以在战乱中夺取沛县,可见秦制是多么的糟糕与不得人心。#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以后的所有王朝统治都吸取了暴秦的惨痛教训,出于功利谁也不愿意再制造一个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高压环境。第一、秦制的统治成本太高。第二、统治手法过于野蛮。第三、刑罚太重。第四、教化欠缺。赵家人因智力上的缺陷、利益上的蒙蔽双眼对上述四点还不如秦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认识的清晰明了。秦朝虽然灭亡,但秦制的统治手法却被改进保留。这也是儒法合流的先决条件,因统治需求儒家的伦理教化结合法家的统御之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孟子主张的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却被偷换概念的改为天地君亲师。天地本来就是拿来凑数的,而自己的爹地却不明不白的从老大变为了老二。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粪,臣视君如仇雠变为天王圣明臣罪当诛。食色性也也异化成神经病的存天理灭人欲(提法也许很好,问题是你得能实现得了啊)。

   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家长制转化为君臣与父子的绝对关系。从而形成了自上至下的等级制度。光有制度是不够的,必须还有一整套的伦理道德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前者主要是针对男人,后者主要是奴役女性。三纲主要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指妇人在家从父,在外从夫,夫死从子。以上针对男女所制定的三纲、三从可以彻底的加以否定,然后再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生,因为这些东西却实很垃圾。五常所指的仁(爱人)义(正义)礼(礼貌、礼仪)智(智慧)信(信用、诚信)。四德指德(品德)容(仪容)言(言语)功(勤劳)。五常、四德相对来说不像三纲、三从只讲义务或你必须接受的被奴役状态,而是在人的道德上所做的一种规范,至少不是什么坏东西。试问一下一个集自私、懦弱、无礼、愚笨、撒谎五位一体的渣男谁会喜欢?道德败坏、容貌不整、恶语相向、好吃懒做的三八难道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女性?#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在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凭什么就要恪尽妇道?男人偷情被看作是风流韵事,女人却要被浸猪笼。这是绝对野蛮的双重标准。男人变态的审美观,体现在女人身上就是畸形的三寸金莲。我看到的不是她的美感,而是被传统文化惨害下病态的躯体。中国的女人为男人付出了这么多,却留下了一句红颜祸水为男人所导致的恶果做无耻的辩护。真他妈的连狗都不如。女人无才便是德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如果她有才了作为一个心理阴暗而又不自信的男人你又如何去掌控她呢?在古代传统社会里女人更像是一件工具,她既不能自由的与人交际,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幸福。三从四德只对女人提出了无尽的要求,对她们却没有任何的保障(古代的女人跟某和平宗教下的女人有一拼,但至少比骡马值钱)。

   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莫过于儒家的孔子,在这个万世师表的眼里不是为尊者隐,就是为尊者讳。在现实中如果对统治者不可以议论不可以批评,也没有权力上的制衡言论上的监督,那跟赵家人有什么两样。道德无论如何也起不到压制罪恶的作用,它只能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实际效用只有天知道。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畏大人,是因为他更有权势吗?在对待现实问题上表现的却是遁世的消极应对,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完美的体现在了赵家人身上,道(社会主义道路)不行乘桴浮于海外(官二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点赵家人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同样是儒家先驱的孟子更注重个人担当,提倡对事物的积极应对。孔子所倡导的仁是看不见的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而孟子所提出的义使儒家在行为观念上更加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舍生取义比仁者爱人更具有可行性。夫天未欲平治天下,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句话对现在的国人仍有启示作用。这比跑到海上打鱼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孟子讲求无畏,不是像我无知者无畏,而是勇者无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这虽有很强的操作性但也有很大的难度,至少我做不到,只有心向往之了。但是历史上却有为数不多的人达到了这项要求(比如文天祥、抗战时的国军将领,被自杀的李旺阳先生等)。但孟子的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绝不像某些人所吹嘘的那样是民主思想的先声,因为这仍属于主权在君的范畴。对尊卑有序跟等级制度的维护与孔子并无二致。

   传统文化跟民主宪政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视同水火。近代对西洋制度的艳羡就是来自儒家思想的法先王,徐继畬对华盛顿的赞词中就有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尧舜禹的禅让)……攻击郭嵩焘崇洋媚外的陈兰彬对西洋制度也是艳羡的要死,攻击郭嵩焘完全是出于肮脏的政治目的。即使在晚清只要是见过西洋制度的儒生无不羡慕其制度。满清跟赵家人比起来缺乏三个自信,他们不懂摸着石头过河。甲午之战使很多士人彻底梦醒,不像我们还要继续中国梦遗下去。  #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影响中国文化的不光儒家还有道家,尤其是庄子他认为能得天年即使是佝偻成一个球也值得,因为身强力壮的都被拉去当炮灰了,他们很可能看不到十五的月亮。问题是这个残疾到如此地步的人即便能得天年,活着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为了衬托世界的美好吗?
      
   在民族认同区分问题上,古人并没有现在的国家民族的概念,只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念。我们是基于文化认同,而非现在的种族血源认定。所以说蛮夷近于中国则中国之,近于蛮夷则蛮夷之。由于文明的压倒性优势,中央之国的华夏民族看不起周围的所有少数民族。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对他们的鄙视,我想没有那个民族会给自己起一个这样难堪的名字:东边的叫夷,西边的叫戎,而且还是犬戎,这名称够惨的。北面的是狄,也是属动物科。南面的蛮等同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有人说正是我们先祖们把名字起的好在文明与气势上才更胜一筹(陈传席)。要是按这个标准我们应该把美利坚合众国改为没你贱合众国,把日本改为日笨,让他们一天天变笨。把意大利改为姨打你,英吉利改为蝇鸡梨。难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强大了?我倒感觉洋人给中国起的名字就很靠谱很有预见性——“拆了”,古建筑、民宅都拆了,以现在这个速度下去,以后中国的英文发音应该改为“拆完了”更合适。#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我想不明白一个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变态杀人狂——铁木真怎么会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一个阻挡阿拉伯蛮军维护中华道统,汉家衣冠孔孟典籍的李天圣倒成了外族。把一个屠戮过无数汉人的蛮人铁木真当祖宗祭拜那需要多么卑贱的人格,反正我是没有这么下贱,一个杀人狂兼文盲它也配?它跟波尔布特这种杀人狂有什么区别?可口佳肴跟排泄物都分不清楚的人,恐怕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错问题是纠枉过正的认为岳飞算不得民族英雄,说他是野蛮的食人生番就有点太过分了。我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史料竟然说他曾食过金人的人肉,宋史岳飞列传也许是我看的不够仔细并没有此一记述。我只记得满江红里倒有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难道这也可以作为史料佐证吗?说岳飞也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属于奴才思维。在那个时代难道让他做中国的华盛顿不成?用这个模式为古人设置标准的话恐怕没有一个是好人。外族入侵民族危亡之时挽狂澜于既倒的人他就是民族英雄,即便他没有成功,不怎么完美这不影响他的伟大。也不要忘记现代的民主人权理念也不过是最近两百年的事情。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就是赵家人,他们把中国历史上为人所不齿的盗匪作为伟人树碑立传加以颂扬。他们对闯贼李自成、发逆洪秀全这些人渣是那么的惺惺相惜,可以看出这是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心相印般的臭味相投,物以类聚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考试制度也是中国人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所以才有了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至少迄今为止它也是最公平的一种考核机制。考试制度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他考什么,八股文这种纯文字游戏对文人的戕害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能考中八股文绝非是等闲之辈,更不可能是傻子。但它确实没有什么实际效用,只会消耗人的精力。统治者将它作为上升的梯子,士人就不断的向上攀爬,直到精疲力尽无暇他顾统治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现在也仍然是八股式的固化教育,目的同上。考试制度本身是为了选拔人才,但专制体制(宋亡以后除民国以外皆是)更倾向于奴才,所以考试沦为愚民工具也是必然。
   
   从古代起我们注重实际,敬鬼神而远之的民族性格就已经形成。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过于早熟的民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教信仰,对神佛与山川是敬畏之心使然,不能等同于信仰的崇拜。甚至是明显的出于功利目的,对祖先的崇拜也在敬畏范围之内。没有信仰的国人却又迷信的很,所以中国的神仙你几乎数不清,别管是佛教的、道教的、文学作品里面的可以说是照单全收,这是何等的包容(弱弱的问一句,和平宗教能做到吗)?中国人更多的精神寄托是对史书记述的执着与迷恋。大体上中国史籍的记述是中肯的尽量尊重史实,不像现在赵家人的治史手法简直就是一部科幻剧,如果相信他们编造的秽史你智商几乎等于零的负数。他甚至不及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上至少日期是真的。

  中国迄今为止都没有改变的是权力向上负责,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制度。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也就是把天子改为领袖,官老爷改为公仆,代天牧民改为为人民服务而已。他们的实际控制力远超古代的帝王,古代的帝王至少还知道敬天法祖有所敬畏。他们却能无所畏惧的战天斗地,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罪己诏这种帝王自责的“封建”产物,在优越的制度下只会是伟光正绝对真理的存在。寡廉鲜耻的程度古人岂止是不敢望其项背,简直是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现在所谓的复兴国学其实是重拾糟粕,弟子规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是国学经典,它成书的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看名字就让人提不起劲,还蒙学读物,我看是蒙人读物。还真有人把弟子规当儒家经典研读真让人笑掉大牙!也有人会说里面也有好的东西。这样说没错,污水里面大部分成分还是水,谁有胆量喝一个试试?
#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糟粕对人性的戕害,也有孔子所说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自由主义倾向。克己复礼的个人行为约束。关键是你要利用他哪一部分,一个拥有厚重文化的民族他不可能与自己的文化完全的割裂,这样他只会更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日本就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得非常巧妙,甚至看不出一点违和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以现代人权理念为前提的民主制度做为依托,要不然只会沦为独裁统治者的工具。对古人苛求尽善尽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有时代的局限性。批判应基于理性而不是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

   造成中国百年纷乱的深层原因很多,但无疑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绝对不像某个和平宗教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那样的不可调和。用这两个作为对比就好比是把面团跟铁板等同概念一般的荒谬,一个可塑性极强,一个不加以温度它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拿此做类比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与心智不全所导致的认知障碍。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可以找出很多个造成其成功的原因,同样每一个失败的案例也一样能找出很多个失败的原因一般。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命运多舛阴差阳错的将我们带入到这般田地。真应了曾文正公的一句话:不信书,信运气。

作者:身在古拉格群岛

2017.3.9  中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6 14: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