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32|回复: 0

天朝又现亩产万斤奇葩:100升可燃冰能让汽车跑5万公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0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7-5-20 13:39 编辑

44689640.jpg

昨天上午,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快讯: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虽然只有短短十几个字,但这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消息一出,贺电随之从祖国四面八方传来。 爱国愤青青一片欢呼:

5446547.jpg

一位专家的点评:看了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报道,感到有必要在圈里普及一下有关可燃冰开采的基本常识。|因为此次媒体报道中些是误导性的信息。比如媒体报道的标题“历史性突破!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领跑全球”就带有很多的误导信息。说是历史性突破,是可以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试采可燃冰(其实我们在2008年就专门进行过可燃冰钻探,取了样并可点燃,但没试采)。但说是试采成功,就带有很大程度的误导性。如果仅仅说把水合物中的气采出来了,就叫试采成功,也无可厚非,但这只是自说自话。因为这与国际上公认的试采成功的技术和标准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所看到的宣传资料中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无论是钻井技术和采气技术都是常规技术。钻井船也是常规深海钻井船。只不过是在适应水深和钻井深度上有所突破,但这与可燃冰开采没有关系。也就是说钻井船并不是为开采可燃冰特造的专用船,也没有对开采可燃冰有特殊的技术设备和开采可燃冰专用装置。

总之,此次使用的钻井技术,可燃冰开采技术和钻井船舶装备都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常规技术和装备。这种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和装备来开采可燃冰全世界所有大石油公司都会干,都能干。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可燃冰理论研究也包括勘探开采技术研究的后来者。但是为什么其他国家先行者们,那些国际大公司都不这样来试呢?是因为谁都不敢用这种常规技术和生产方式来开采。他们必须要开发出特殊技术才敢开采。严格地说不仅是要有特殊开采技术,更难的是特殊的生态保护技术。为什么?因为可燃冰一般埋藏在海底500米以浅的地方。可燃冰的封存是靠温度即靠零度以下的低温结成冰而封存的。 也就是说它不像我们常规的油气田一样在油气层的上面有厚厚的盖层,能把油和气封住而不外溢。可燃冰上面没有任何盖层,只要温度升高了,冰融化了,水合物中的甲烷气就会从海底各处溢出来。同时,可燃冰又像页岩油/气一样是大面积连续分布在海底之下的。

可以理解。随着人类的开采活动,可燃冰开采层及周围的温度一定会上升。当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时,可燃冰就是真正的水合物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甲烷气体就不会顺着我们常规采油的管道往外流,它可以不受限制的四处溢出。如果出现大面积海底甲烷气溢出,就会是生态灾难。所以可燃冰开采的真正技术难度不是如何能把气开采出来,而是开采气的同时不使温度升高,不使甲烷气从海底溢出。有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把可燃冰融化后溢出的甲烷气盖在海底之下而不溢出海底呢?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世界没有人去做我们现在做的这种实验。因为没有实质意义。即使称为试采成功,也不敢用这种方式大规模开采。如果说试采成功,仅仅表明该海域有可燃冰,并证实是可燃冰,还可以理解。否则就真的是忽悠社会,甚至误导高层。明白了这一点,再看报道题目中的“领跑全球”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评论:

这几天看新闻,突然听说可燃冰100升可以跑5万公里,心想这不是穷人的核动力吗?加次燃料可以跑几年,激动之余忙上网查,原来就是固体天然气呀,还有那么多的结晶水,气化后标准体积扩张160倍,而液化天然气气化后体积扩张620多倍,算下来同体积的可燃冰能量只是液化天然气的四分之一多点,100升天然气跑300公里,100升可燃冰也就跑80公里,怎么央视会吹大了600多倍呢?
有人会说央视说100升跑300公里那是气体,我告诉你:100升天然气气体你洗个澡都紧张,你试试,看好表,水不能大时间不能长,否则100升肯定不够。
也许央视都是玩文字的,对科学常识生疏,可那些无事不通的专家呢,是真傻还是装傻?
傻逼文科记者不长记性?忘记亩产万斤的教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3 19: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