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6|回复: 0

电影《可可西里》其实是“妖魔化”可可西里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69

回帖

7759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7759
发表于 2005-11-2 12: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文指出,当前存在一种把青藏高原“险恶化”倾向。日前获得几个大奖、很受观众欢迎的电影《可可西里》就是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这部电影为了突出人物的高大,环境描写不顾基本事实,存在诸多事实错误,造成误导。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题为《青藏高原的另一面:秀美与妩媚》一文认为,电影《可可西里》存在不少事实错漏。其一,片中震撼人心的巡山队员陷入流沙、被瞬间活埋的场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文章作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说:“首先,沙漠承重能力很强,不会下陷,这与沼泽不同。更何况,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永久冻土区,地下一米多深的地方即为永久冻土,怎么能陷人呢?”

其二,可可西里没有沙漠,事实上,可可西里大部分地区有植被覆盖,这也是藏羚羊等生存的前提。针对电影中可可西里的“荒漠化”,单之蔷用科学的数据指出,可可西里不仅不是荒漠,而且是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可可西里仅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70多个,湖泊率高达7.5%,已经接近世界上湖泊率最高的 “千湖之国”芬兰,比“千湖之省”湖北的湖泊率还要高出许多。

其三,可可西里也不是无人区。单之蔷指出,“且不说长年生活在可可西里的淘金者、捞卤虫的人,从过去到现在这里也一直有牧民放牧。古人类学家还在乌兰乌拉湖和等马河等地发现了早期人类生活在那里的证据。”可可西里并没有影片描述的那样可怕。

《中国国家地理》认为,艺术允许虚构和夸张,但应有基本的原则:基于情理,合乎逻辑。何况《可可西里》还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地方编写的呢?可可西里和青藏高原被“险恶化”,是因为造英雄、树典型的需要。这种现象在不少媒体和艺术创作中存在,不应提倡。

可可西里藏羚羊恢复到4万多只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日前告诉记者,可可西里藏羚羊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已于近期结束,初步统计显示,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为43000余只。

才嘎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盗猎活动的猖獗,1998年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下降到不足2万只。而在上世纪70年代,在可可西里和羌塘地区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藏羚羊。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版权方面疑问,请与本站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8 06: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