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航集团近年异军突起,除了来港疯狂抢地,更积极在海外觅食!究竟海航的资金从何而来?这间公司又如何由一间地方航空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併购巨企?
海航前身为海南航空,由海南省政府提供的1000万人民币于1993年起家,发展约2年即吸引国际大鳄索罗斯以2500万美元(约1.95亿港元)入股,成为第一间引入外资的民航公司。海航其后发展一帆风顺,至今业务还涉猎旅游业、物流、金融及地产等范畴。2016年底,海航集团总资产已超过1500亿美元(约1.17万亿港元),境外资产佔比超30%,业务覆盖六大洲。
海航近年四出併购,保守估计规模超过400亿美元(约3120亿港元),其「不问价」的收购举动,难免再令市场揣测背后有「高人」支持,就连流亡海外的中国商人郭文贵亦爆料指,王岐山为海航「背后靠山」,不过有关消息一直未能证实。而多年来,海航又多次得到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开发银行借贷,截至2015年底,该行为海航最大授信银行,额度高达1000亿人民币。
为化解市场疑虑,海航最近主动披露背后股权架构,当中由海航出资成立的慈航公益基金会持有52.25%、海航12名高层持有47.5%,馀下的0.25%则由海南航空拥有。
对于资金的来源,海航曾称,抵押股权是其中一个融资方式,《彭博》早前便揭露,海航系先后抵押包括希尔顿控股及德意志银行在内15家上市公司股份作併购,甚至连未上市的母企海航,也有17%股权被抵押,涉资至少240亿美元(约1872亿港元)。
有报道指,海航的融资手段主要以「收购、抵押股权、再收购」的高槓杆操作,即海航几乎不需自己出钱就可以快速併购,透过抵押已经收购的资产再借贷买新资产,再以新资产抵押贷款收购下一项目,情况尤如以一张信用卡「冚」另一张信用卡。
然而,「卡冚卡」总有爆煲的一日,市场人士担心,一旦该些抵押股份价值大跌,恐引发金融机构追收贷款或没收抵押品;海航更有可能成为「乐视翻版」,若牵涉金额庞大,甚或「火烧连环船」波及金融机构。
以海航去年11月起四个月内以272亿港元投得四幅启德地为例,连同建筑成本估计总投资额逼近400亿港元。海航其后披露,当中的108亿港元是向不同银行贷款获得。根据政府资料,海航已完成收购该四幅地皮,但仍要自行筹集至少两成的建筑费,海航的资金压力会否对这四个项目构成影响,仍要拭目以待。
总括而言,尽管海航已公开众多资讯,澄清各方质疑,又因内地监管机构频密排查而放慢收购步伐,但市场始终对其业务管理方式,以及其股东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重大疑惑!看来我们这些局外人都难以探究箇中嘅「玄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