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
表明要前往台湾的中国籍战俘在集中营内进行反共示威
“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明年反攻回大陆”是1950年代开始在台湾传颂的童谣。
这个官方编出来的童谣源自于中国方面所称的朝鲜战争、也就是台湾方面讲的韩战,是上世纪50、60年代台湾的小孩上学时必学的童谣,体育课跳绳、音乐课练习打节拍都会用到这个简短的童谣。
童谣的内容反映出当年蒋介石政府想方设法鼓舞民心士气,但是当时的蒋介石政府刚刚到台湾,受制于国际政治和军事能力的问题,没有加入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但是台湾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缺席。
台湾翻译官
在中国派遣“抗美援朝志愿军”参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不但陷入苦战,而且韩国当地找来的翻译人员也听不懂志愿军所使用的语言,韩国华侨告诉联合国军队,这些都是来自中国各地不同的方言。
联合国部队便由美军出面、透过蒋介石政府在台湾招聘翻译人员,在经过短期训练之后以美军的名义加入联合国部队,这批为数大约数百名的翻译官到了韩国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监听志愿军的无线电通信、协助联合国部队审问战俘时的翻译工作。
为了避免当时已经承认中国的苏联、法国还有英国认为这批翻译官是台湾派出的、对联合国的“警察行动”带来影响,因此美国赋予他们官阶、薪饷也是由美国支付、享受和美军一样的待遇。
交换战俘
到了联合国部队与由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签下了停火协议之后,这批翻译官在联合国探询中国籍战俘要前往台湾还是返回中国大陆时担任翻译工作。
因此,他们也成了国共争夺战俘的目击者,虽然在威权时代很难将实际的情况说明白,但是这段各说各话的遣返战俘历史,还是因为身历其境的他们而保留了下来。
在双方准备开始交换战俘的时候,战俘中国共双方的潜伏分子在由印度军队负责看管的集中营内展开工作,两股势力暗中角力甚至引爆流血冲突,决意要到台湾的战俘甚至在身上刺上反共字眼和青天白日满地红表明决心。
决心要到台湾的战俘还以钢笔墨水、自己的鲜血制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且试图在营区内升旗“明志”,但是被印度卫兵接连以刺刀制止,这还导致蒋介石政府提出抗议。
不归之路
在遣返中国籍战俘时,联合国方面设立一个帐篷,一边的出口是到台湾、另外一边则是回到中国大陆,联合国的官员通过前面所说的翻译官最后确认战俘的意愿之后,战俘就由自己选择的出口离开帐篷,不能再回头重新选择。
1954年的1月23日,几经努力之后终于争取到战俘遣送台湾的蒋介石政府盛大地欢迎这批“反共义士”来到台湾。对蒋介石政府而言,这批原本是战俘的“反共义士”在当时是个能够振奋民心的绝佳宣传机会。
蒋介石政府将这一天定为“一二三自由日”,并且动员民众欢迎这14000多名“反共义士”。在盛大宣传的时候,蒋介石政府没说的是有大约7000多名中国籍战俘选择返回中国大陆。
而经手翻译工作的那些来自台湾的翻译官也“被提醒”不要谈论他们在韩国的工作,但是中共方面当年也没有提绝大多数的中国籍战俘选择到台湾,而且加入了蒋介石属下的军队。
不少人以为“抗美援朝志愿军”都是当年向共军投降的国民党部队,实际上其中还真有“志愿参军”的青少年,他们通常都是来自“背景不好”的家庭,如果留在中国,就会成为“阶级斗争”或者整肃的对象,他们的父母希望藉由参军的机会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危险。
“反共义士”
虽然说蒋介石“欢迎”这一大批“反共义士”来到台湾,但是在分发单位之前,每个人还是先“集中管理”、经过了一番“背景调查”、将“潜伏的匪谍”揪出、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让他们进入部队服役,但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军中保防部门列册监管的对象。
在军中还是把身上有刺青的士兵看成是“问题分子”的年代,这些“反共义士”身上的反共文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刺青在官方大力宣传之下却成了“光荣的象征”。
在两蒋执政时期,每逢1月23日就会由官方组成的“世界反共联盟”出面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反共义士”当年在韩国巨济岛集中营升旗“义举”的故事也一再地被“颂扬”一番。
见证历史
经过六十多年,当年的翻译官和身上满是“爱国刺青”的“反共义士”如今在世的都已经八九十岁,“一二三自由日”也已经改成“世界自由日”、活动规模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大。
由当年“世界反共联盟”变身而成的“世界民主联盟”虽然已经成为非官方的民间NGO团体,但是最近被民进党的立法委员质疑是国民党属下的组织,成了政治议题。
时光荏苒、这么多年过去,亲历了那段历史的“反共义士”们如今已经为数不多,当年的美军台湾翻译官仍在世的就更少了,但是那段如今似乎没多少人重视的历史对他们而言可能还是永生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