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二战期间教皇是否同纳粹狼狈为奸?为何教皇会被定在耻辱的一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对于希特勒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始终保持沉没,历来自诩为世人精神和道德权威的梵蒂冈,采取这种态度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
庇护十二世熟悉欧洲历史的应该都不陌生,本名欧根尼奥.帕切利,二战期间的梵蒂冈教皇,此人不但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而且作为教廷的首脑人物更是负有决策的权利和责任。
后来西方史学家或作者,把他塑造成一个毫无心肝、贪得无厌、苟且偷安的小人,这些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事实存在呢?
1、一部剧引发的历史争论
1963年,德国柏林上演了一部《天主代言人》引起轰动,戏中的教皇一心想着如何利用出售自己的某些投资来影响美国人,从而阻止盟军对罗马进行轰炸,以及对犹太人被屠杀时的充耳不闻。
此剧一出很快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成为关于教皇不光彩行为的依据,在街头巷尾迅速传播,其实早在之前人们对教皇同德意法西斯签订的协议,以及法西斯暴行时的沉默提出过质疑。
在当时,教皇“永无缪误”的信条支配下,教廷和教皇对此事始终讳莫如深,导致争论颇多。或许剧本作为艺术创作无法让人信服,难免有虚构成分,接着这部历史著作算是让此观点站住了脚。
2、从艺术到史实
1964年法国出版了一部很有分量的历史著作《庇护十二世与第三帝国》,这位作者是一个研究纳粹的历史学家,父母都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本人在法国一个天主教道院里才得以生存。
他在书中明确指出
“教皇对德国有所偏爱,而这种偏爱并未因纳粹制度的性质而有所减弱”。
此书一出,造成了很大社会舆论,迫于压力,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下令整理编辑二战时期的教廷文献,尽管编辑整理了11卷档案,还是有人对其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疑问。
保罗六世
在梵蒂冈陆续出版其文献集的同时,争论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一些列的著作相继问世。
如《庇护十二世的沉没》、《天主教会与纳粹德国》、《黑色安息日》等著作,大量证据表明庇护十二世与德国纳粹狼狈为奸,而纳粹也投桃报李,作为沉默的报答,为了保护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胁,不惜牺牲半数犹太人的生命。
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与梵蒂冈》、《我们铭记不忘:关于大屠杀的反省》中都指出:
庇护十二世并非冷酷无情,他是一个有温度、有人性、负有同情心的人,对于战争他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并指出二战期间救了80多万的犹太人。
至今争论仍在继续,关于教皇在二战期间的行为仍没有一个清楚的定论,大概是教廷历来声称自己以拯救世人灵魂为己任的精神和道德权威的原因,人们更愿意把他钉在罪恶的一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