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90|回复: 0

远海海军的指标:美军的海水淡化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 04: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   2018/3/1



    什么是远洋海军的指标?战舰吨位?续航力?适航性?

    还不够,美军认为还有生活水平,尤其淡水制备能力。

   

    以往介绍近海海军生活的报道里,都会说到淡水的金贵:什么淡水贵如油,每天每人限量,洗澡限时,早晚洗漱要听广播,饮水要省着用云云。

    后来转型的海军战舰普遍配备了大容量“造水机”,每天反渗透40-60吨,量似乎虽然够了,但搜集品质还不行。报道里又说了:由于盐分去除不理想(国内反渗透设备的猫腻我就不说了),这些淡化水只能洗澡、洗衣服、公共清洁。真正做饭、洗菜和饮用的水还是靠淡水舱里存的淡水,喝完了就要靠海上或靠岸补给。还没有达到真正自己自足的地步。

    不过标准也有差异?

    ppm是水的硬度的单位,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

    GB 5749-2006要求是700ppm

    中国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450

    而美国供水工程协会水质标准:80-100

    欧盟饮用水标准:60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1)饮用水:≤500 (2)优质饮用水:50


    难道是标准差异?

    那么作为全球航行,动辄海上部署6个月的美国海军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美国海军1979年开始制订的“战舰人居标准”(1980s曾原原本本提供给PLAN),对这方面规定很多:如人均空调风量0.14立方米每分钟,战舰淡水人均每天136升、潜艇113升、两栖战舰加倍(可能那帮马润比较能洗),铺位须纵向布置,每舱不超6人(美军似乎现在也没做到),每10人1桌子,锻炼设施每天16小时可用,要普及图书室,视听,商店,邮局,理发设施洗衣烘干设施等等。

    当然这个人均100多升是个理论值,不是完全分给个人生活用,其实还要刨掉一些公用部分,如战舰动力冷却系统用水、空调和电子设备冷却水,舱面洗消用淡水,做饭用水,洗衣、卫生、冲厕所马桶等共用淡水等,剩下真正分配给个人的生活用水大概一半,人均60多升,不过也足够用了。另外美军舰上淡水设备一般两套,一套即可满足要求,另一套完全备份而已。

    为了达到每人每天100多升淡水的标准,美军几十年来在军舰上采用了各种办法。

    如老式的蒸汽轮机战舰,本来就有强大的淡水锅炉和蒸汽系统,淡水更加充足。(这也是好多人缅怀老051的原因之一吧?)

   

    上世纪的一批装备燃气轮机的新军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例,它们都是采用4台LM 2500燃机为主动力,里面包含了两台废气锅炉制水机,多级闪蒸发,由燃气轮机的废气供热,每天能制造淡水64吨,相当与64000升,含盐度0.025EPm,以舰上350人为例,平均每人每天达182升,但实际上淡水还有其他的很多公共用途,所以真正分给每人的生活用水是每人每天60升,基本上也够了。此外舰上还有一个55吨的淡水舱,相当于一天的淡水储备。

    后来换成了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但出水量和水质不变。

    而核动力航母则更厉害。以2017年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公布的数据为例,航母有4个10万加仑淡水柜,其中2个为核反应堆和其他机械服务,2个为5000名官兵服务,人均每天40加仑(美加仑合3.8升,合150升)其中喝水1.8升,洗澡64升,卫生间7.5升,餐饮医疗等38升,洗衣38升,还剩1.8升。

    洗澡64升什么概念?普通三口之家的热水器也就60升啊!

    不过航母官兵也吐槽,淡水有淡水的烦恼。因为美军航母的淡水都储存在水线下两层船壳之间的水舱。在中东部署时,外面温温的海水把淡水舱的淡水也加热得温温的,而设计上有水加热装置,却没有水冷却装置,结果洗澡的时候都是温水和热水,没有凉水。这对于每天在中东炽热的飞行甲板上忙碌一天一身臭汗,想下来冲个凉的人来说,真是灾难……不知新的“福特”改进了没?

   

    所以,以美国海军这样的全球海军为例,远洋战舰的淡水不应当成为稀缺资源,这当然取决于战舰充沛的动力,可靠而强大的淡水制造设备,不管是反渗透淡化还是蒸馏制造。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要,还能满足临时登舰人员或救灾的需要,就像美国海军在海地地震和印尼海啸中那样。当然还有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的观念改变。

    (插图都是美军航母在救灾中,利用自身强大海水淡化能力,为灾区造水、塑料桶分装、直升机运水的场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09: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