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洪斌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但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一文中称,“金融部门正在去杠杆,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甚至是紧缩的”、“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中国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财政报表,我也看不懂。”
“财政赤字并不是越少越好,更不是收入增长越多越好。”
真是痛快,请继续。这些话出自央行没事,如果我这样说,不客气,就是违法违规,投诉举报,删除封号处理。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减税,二是增加支出。
尽管政府一直在喊为企业减负,实际上企业税负不降反增,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远超GDP增速。原因是“营改增”之后实际的征管力度加强了,原先营业税的征管有一定的弹性,但增值税征管有上下游企业的交叉对比制衡机制,管理更加严格。原先一些小微企业可不交税,现在必须缴纳增值税,否则不能给需求方开具增值税抵扣凭证,业务会受到影响。又比如,支持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税前盈利,所以就享受不到优惠。再譬如个人所得税也是居高不下,原来起征点3500元,现在拟改为5000元,然而这是综合收入,所以,个人所得税也是不降反升的。不仅如此,财政部官员多次放风加快房地产税征收。
税收收入高于GDP增长是这20年的常态,然而高税收并没有带来高福利,人们还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养不起老。中国税率是死亡税率,高税率意味企业高死亡率,所以,资金不流向实体经济,傻啊,不找死吗?一些键盘侠从来没交过税或只偶尔交过很少税,就对偷税漏税等义愤填膺。本人表示理解、支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合理避税行为。
即便这么高的税率和税收收入,并且还有大量的卖地收入,政府的钱还是不够花,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偿债意愿低,据说没有一个想还的,他们连利息都付不起,最后,一定是老百姓买单。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税收收入,钱到哪里去了?财政的钱大致有几个大的去向:一是政府开支,中国政府机构庞大,每个机构都党政两套班子;二是三公消费居高不下;三是维稳费用惊人;四是大量的外交援助;五是贪污腐败,财政的钱流入个人腰包。唯独实际用于民生领域的开支却很吝啬,比例极低。
你知道金融去杠杆多费劲吗?然而,地方政府却还在加杠杆,大量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还在上升,而这些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债务,地方政府的加杠杆行为是高杠杆风险的源头所在。金融机构管不住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又没有地方政府破产制度,最后,政府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势必增加金融机构出现坏账的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其次是支出不增反降,今年财政赤字率从去年预算的3%降至2.6%。那就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低迷、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赤字率要高于去年至少低于去年。财政收入增长如此快,赤字率反而小了,财政政策确实一点也不给力,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但央妈不能一看到市场缺钱就心软放水搞宽松。财爸历来是对内小气对外大气,真的拿它一点办法也木有。
现有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有的是自己为自己注资,有的注资早已消耗殆尽。之前的历次注资,财政并没有真正掏钱,“特别国债”实际是在央行的帮助下财政发债银行买。
7月16日,财新网署名为“青尺”的一位财政系统人士进行强势反驳,但唯独对减税问题避而不谈,只当没听见。他指出,不能将赤字规模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简单等同起来。财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已统筹考虑多种渠道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央行花钱靠印钞,财政掏钱可要真金白银。实际上财政部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自己都算不清,关于地方债务总量就有多个版本。
当年财政注资银行,就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重要体现,从一直存续的特别国债及付息,到后来银行不良资产转为优质债权,最后承担者是全体纳税人。
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
为何双方的争论此时发生?因为中国经济形势严峻,总要有人或部门承担责任或背锅。到底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出了问题还是财政部的财政政策的问题还是都有问题。央行与财政部矛盾由来已久,此番同争论就是推诿扯皮,看来也争论不出什么结果来,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他们是“共犯”,都有责任,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协调性差。不过在互撕过程中,许多问题真的暴露出来了,不过离真相大白于天下还远呢,谁敢把真相说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