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言中》北戴河風雲:習近平的後院是否真的失火? 中共政治的神祕性和季節性,製造了繁榮的政論產業。而關於中南海的各類傳言的不可證偽性,也為媒體與專業評論界帶來了捕風捉影空間。本輪的「激戰北戴河」謠言乃年度盛事,也是老調重彈。雖然不合邏輯,但也頗具觀賞性,可以觀察每年謠言的敘事結構之演變,以及背後折射出的華媒生態變化。建議讀者們對此輪傳言存疑。欣賞之,而未必信之。 宋文笛 2018-7-30 自由時報評論網 每逢七、八月份中共年度北戴河元老會議前後,港台與海外華媒或許為了引起注意,或許是出於一廂情願的解讀,媒體在這段期間經常會出現諸如「黨內高層裂縫已經遮蓋不住,總書記 (習近平) 地位不穩,積怨已久的元老們大肆集結,意欲於北戴河清君側」的報導。有了先立下結論,再去找證據的心態 (confirmation bias),自然容易捕風捉影、延伸解讀。讀者可以上網順手搜尋「北戴河激戰」,便可以發現幾乎每年都有類似傳聞。整體來說,可信度偏低。 中南海觀察的季節性
中共高層政治的研究,英文稱作「中南海學」 (Zhongnanhai-ology)。中共機關的機密性以及它的每年重大會議的季節性,形成了蘊含豐富節奏感的新聞週期 (newscycle)。中共政治的評論分析,和西方社會職業運動比賽的分析竟有幾分相似。中共大約每季度一次舉辦重大會議,如同 NBA 賽事有四小節一般。每一場會議的事先臆測加上事後解讀,足以撐過一個季度的話題性。 舉例來說,中共評論圈,但逢五年一度的「換屆年」,所有政策問題的新聞標題都會被連結到「主管某政策領域的領導被鬥爭,他是否將在十九大/二十大下馬?」,一個主題可以支撐一整年。遇到非換屆年,在春季,媒體會聚焦談兩會修憲問題,標題可以是「修憲提案再次集權,中國夢大轉彎?」;暑假期間,媒體談北戴河會議,直接下標「北戴河激戰,元老集體出手,政壇大洗盤?」;到了秋天,要準備召開基本上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全會,標題可以下「修黨章提案或動搖黨本,反對派將大肆反撲?」;再來到冬天,中共召開年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該年的經濟工作做總檢討,此時媒體的新聞標題也往往出現聳人聽聞的「中國經濟模式崩潰在即?主管經濟的總理/總書記或將被究責下台?」 總之,政策即政治,政治即人事,大部分的政策討論皆被簡化到政治討論,而大部分的政治討論更被聚焦成人事派系鬥爭問題。 「激戰北戴河」
筆者近日觀察到今年最新版的謠言是七月中旬,關於北京政局生變,北戴河即將出現中共諸元老集體「逼宮」。例如法廣中文版的《 北京為何謠言滿天飛 專家認為局勢嚴峻》分析文指出:「北京政壇… 亂象紛飛,情形嚴重。… 而今年的矛頭則直接指向大權在握的習近平本人」,又曰「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等中共元老不滿習近平大搞個人崇拜,建議召開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按照中共前主席華國鋒模式要求習近平體面下台。」 北美華人大報《 世界日報》的社論則加碼,判斷「元老有意讓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取代『犯錯』的習近平,並由現任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取代『捧習』過頭和應對貿易戰文宣不當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 其他海外華媒接著跟進,指出傳言終將被迫下台的第五號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已經連續二十多天沒有公開露面, 「引發揣測」。
總之,主要的訊息是元老們不滿於習近平的集權和個人宣傳,以及習處理重中之重的中美關係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的成績,元老們因此即將集結聯手行廢立之事,以咸認具有「廣義團派」淵源的兩人上台:以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替代習近平擔任總書記 (一把手),並以副總理胡春華替代王滬寧擔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 (儲君)。
這輪謠言雖然指名拿七十年代末期的鄧小平替代華國鋒故事作比喻,但是論「敘事結構」,這輪謠言其實比較接近九十年代初期的鄧小平「南巡」前的謠言 (擇日另述)。 高風險、低獲利
本輪「激戰北戴河」謠言基本上可信度極低。其一,元老們沒有誘因從事高風險低收獲的冒險。做為退休人士,要從事宮廷政變,有幾點考量:
1. 一旦失敗,卻面臨無比風險。而即便成功了,已經退休的元老不可能重出江湖,其實也無利可圖。 2. 如果真的宮廷政變成功了,還得面臨元老各派系需要各自推出代理人競逐大位的問題,構成下一輪的賽局。 3. 在下一輪,要是推自己的人出局推失敗了,不只臉上無光 (人生最後一戰留下敗戰紀錄),而且可能會傷到裡子。 4. 但要是推自己人成功了,自己的派系從此便會出現新的老大,自己反而變成「大老」了,權威或許比現在還有損無增。 其次,此番謠言中即將「領銜發難」的主力元老為「江澤民、胡錦濤、朱鎔基、溫家寶」等人。這些元老的人事脈絡屬性明顯不同,是否能有效地並機密地協手合作,本身即是一個問題。
其三,若說這些年代相近,糾葛較深的黨國元老們有一個共同利益,那便是他們共同領導過的中共政權的穩定性和正當性不能砸鍋,在此問題上大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關係。「清君側」的政爭,即便成功,對於中共政體的威信也是巨大的打擊,即便單單為了預防骨牌效應,也該避免此類「親者痛,仇者快」的宮廷政爭。
其四,即便這些元老們有意從事宮廷政爭,客觀上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武力資本。單拿這輪謠言最常提到的華國鋒做比喻。在文革末期,華國鋒上台的標誌事件是打倒四人幫的「懷仁堂事變」。華國鋒在發動政變前,首先取得了擁有主持中央軍委的葉劍英元帥的支持,以及掌握中南海警衛局,負責領導貼身安全的汪東興的支持,方能 (也方敢) 對掌控大權的四人幫以優勢武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不流血的武力政變。
毛澤東曾言「槍桿子裡出政權」。如今誰比習更能掌握住軍權?元老們如今已經退休多年,而習近平在第一任任內透過大幅軍改以及設立國安委,重組了中央軍委和國安系統,從編制到人事上都牢牢地掌控軍警特大權。沒有武力基礎,便沒有宮廷政變的空間。 小結
中共政治的神祕性和季節性,製造了繁榮的政論產業。而關於中南海的各類傳言的不可證偽性 (unfalsifiability),也為媒體與專業評論界帶來了捕風捉影空間。本輪的「激戰北戴河」謠言乃年度盛事,也是老調重彈。雖然不合邏輯,但也頗具觀賞性,可以觀察每年謠言的敘事結構之演變,以及背後折射出的華媒生態變化。建議讀者們對此輪傳言存疑。欣賞之,而未必信之。實際上, 2017年的北戴河便疑似已有名存實亡之嫌。北戴河會議團結老同志、促進黨內向心力的意涵或許尚存,但是在政壇定於一尊的年代,北戴河作為集體議政的平台,恐怕已經風華不再。
就議政平台的興衰而言,對中共政治有興趣的讀者或許可以多注意中共最高議政單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報導,藉由常委會開會頻率的增減,來側面觀察習的集權程度。於十九大前,亦曾經有過一輪「習近平不喜執政遭受常委會牽制,即將廢除常委會」的新聞熱潮,最後證明是謠傳。筆者於事前曾經預測,該謠言沒有基礎,因為其思路不符合邏輯:因為習若是集權失敗,那麼他就「不能」 (沒有能力) 廢除常委會;習若是集權成功,那麼他就「不必」廢除常委會,常委會對他就不是「牽制」而是他如手使指施展權力的「工具」,甚至還是「獎品」,不如留著還多幾個正國級待遇的職位名額可以當作獎品賜予友軍和黨羽 (台灣讀者不妨將其理解成台灣總統們留下五院院長和委員的位置,好贈予有功的黨政大老)。
實際上,決策講究就效率,一旦廢除常委會,要做決策不可能靠著隨時招來散布全國的25名政治局委員赴京開會;習近平還是需要一個 5-10 人的小內閣決策機制,一如中共建國初期沒有常委會時,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就代為發揮了最高議政平台的功能。所以習若是集權,必然會留下常委會,多幾個犒賞友軍的空間。但是「友軍」畢竟不同於自己的「子弟兵」,習的集權若是順遂,實權是否還集中在友軍比較多的常委會,還是會逐漸轉移到比較容易由「子弟兵」主控的其他議政單位,例如「深改委」和「國安委」等,值得觀察。做為中南海門外人,不妨將中共官媒對常委會和其他決策平台的報導頻率和長度,而本文為一個側面指標。亦盼望讀者來信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