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淮安
01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一辆马车疾行至长安东市突然停下,一个身着朝服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疑惑地看着驾车的中尉,皇帝让中尉召自己上朝议事,却为何在市场停留?
这名中年男子叫晁错,当时身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享受正国级待遇,是汉景帝最信任的老师。
然而,中尉当众宣读了皇帝的诏书,在晁错完全还没有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便将仍旧身着朝服的他腰斩于东市。
汉景帝之所以要杀自己的老师,是因为在晁错的主张下,汉景帝诏令削藩,却引发“七国之乱”。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汉景帝为了度过危机,于是牺牲自己的恩师以求平息事态。
事实证明,晁错杀错了,七国并未因此退兵。最终,汉朝中央政府动用武力才平息了七国叛乱。
史书大多记载汉景帝是受了晁错政敌袁盎的蒙蔽,一时糊涂才错杀恩师。但后世的学者对景帝的“厚黑学”看得很清楚。
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梅曾亮指出:“削七国者,帝之素志也。而不敢居其名,故假错以为之用。”“帝特以错为饵敌具耳!”
也就是说,汉景帝一开始就把晁错当做自己的诱敌之饵了,而且是一个可以舍弃的诱饵。
文化学者鲍鹏山认为,汉景帝设的是一个连环计。首先,利用晁错的忠诚和远见,“假错为之用”,让他承当“削藩”的倡导者和设计师的角色,使之成为众矢之的,并利用他的奏札激化矛盾,促使必反的吴楚等国早日爆发,从而能够有充足的理由动用武力收拾他们。当这一目的实现后,再用晁错的脑袋笼络未反的诸侯,孤立吴楚,使中央具有绝对的优势。
作为帝师,晁错至死都没想到,自己的学生竟然会用自己传授的“术”来算计自己。
正如梅曾亮所感叹:“君子日:术不可不慎哉。以盗之术授人而保其不我盗,且曰是必不疑我为盗,虽至愚者不出此。错之智曾是不愚人若也,哀哉!”
02
“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
这是《大话西游》中唐僧为游说至尊宝西行取经,所吟唱的《Only you》。一个背锅,一个送死,好歹还能说是师徒二人各有牺牲,去留肝胆两昆仑。
但是,在帝师与徒弟的关系史中,往往送死的是师傅,背黑锅的也是师傅,帝师都是冤大头,得善终的寥寥无几。
一是因为皇帝是“神”不是人,是天才中的天才,顶峰中的顶峰,但帝师的存在却证明“有人比你还牛逼喔”,这种师徒关系本来就是悖论。
在打江山的时候,帝师还能成为皇帝的良师益友。但一旦坐稳江山,帝师也就成了徒弟的心病,帝师越出色,皇帝越心虚:一个比你更善权谋,更会治国的人;一个比你自己还了解你,比你还了解你的江山的人。这对于任何君主来说,都如芒在背,猜忌、防范远远大于师生之情。
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著名“帝师”刘基(刘伯温),被《明史》誉为“诸葛亮一类的人物”。朱元璋称之为“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并多次称赞刘基为:“吾之子房(张良)也。”
夺取天下后,刘基很早就急流勇退,离开权力中心,深藏功与名,但始终处于朱元璋严密监控之下。后来,仅仅因为被胡惟庸诬陷企图在有王气的地方建墓,就被朱元璋剥夺爵禄,吓得刘基主动到南京“求软禁”以打消老朱猜忌,最终忧病而死。
二是对于皇帝这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学生,老师很难拿捏严格教育的时、度、效,搞不好学生将来“反噬”老师。
明朝万历皇帝从小是个乖孩子,为了将其培养为一代明君,其母李太后和帝师张居正对其教育十分严格,哪怕读错一个字也会被当面斥责,甚至连张居正的名字都成为皇太后吓唬小皇帝的有效手段。“慈圣训帝严,每切责之,且曰:‘使张先生闻,奈何!’于是帝甚惮居正。”(《明史·张居正传》)
这种完全无视小皇帝尊严的管教,使万历幼小的心灵,开始由亲近、尊重向着畏惧、厌恶的方向转变。
张居正一死,活在老师阴影中的万历爆发了,追夺了张居正的一切荣光,差点要开棺戮尸,并活活饿死张家十余口。张居正肯定想不到,自己费尽心血培养的好学生,不仅“反噬”老师,还沉溺酒色,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成为史家认为有“亡明”之实的昏主。
三是作为臣子,帝师绝对是一颗红心向太阳,但对于皇帝而言,老师本质上也是工具,关键时刻是可以舍弃的,说不定换一个更好。
《汉书》记载,当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掉晁错时,汉景帝沉默良久后说:“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用通俗的话说,他还为杀老师找了个高尚的理由“为天下而杀一人”,帝师真是冤大头。
03
既然帝师是冤大头,为何古往今来那么多文人还前赴后继,趋之若鹜呢?
因为,“帝师梦”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梦。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通过委身权力,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和政治理想,这是数千年来中国文人向往的成功之路。
反正都是出来“卖”,卖个最高价当然是最好了——皇帝就是那个能出最高价的人。所以,张良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帝师的悲哀在于,既希望委身明君圣主,实现抱负,又要标榜自己入世是为天下苍生黎民计,功成即身退,深藏功与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比既入青楼,又要标榜自己“卖艺不卖身”,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好难。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对不起,我要先走一步,内阁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等我参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