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8-24 1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带一路怎么了 为何各国纷踩刹车
美国之音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星期二在结束访华行程时,宣布取消多个中国援建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因为“马来西亚不愿步上斯里兰卡举债治国的后尘”。曾经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誉为将“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带一路,为何成为这些国家惧怕的“债务陷阱”?有分析认为,除了借贷风险引发担忧,一带一路对参与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对人权民主的冲击,也是导致许多国家踩刹车的原因。到底一带一路的真正本质是什么?对一带一路的忧虑是否合理?一带一路的前景将会如何?
参加讨论的两位嘉宾是: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副教授曾敬涵;中国独立时事评论员吴戈
曾敬涵:马兰西亚的做法可能是一种谈判技巧
对于有人把马来西亚总统访华说成是第一次有人来“登门退货”,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副教授曾敬涵说,“登门退货”这个词用得有点重,但这确实也反映出一带一路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
根据曾教授的判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一带一路发展过快,导致某些援助和投标项目没有经过严格仔细的审核,也没有认真考虑国家财政是否真的承担得起,等等。他不认为马来西亚是想完全退出一带一路,这也可能是马方的一种谈判技巧,以便在与中国的谈判中获得更多利益。但这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其他无法支付债务的国家也可能会联合起来效仿马兰西亚的做法。这是非常值得北京警惕的。
曾敬涵:“债务陷阱”的标签把问题简单化了
曾敬涵说,早在80年代中国对非洲进行援助的时候,就被打上了“新殖民主义”这样的标签,但这样把问题看得简单化了,包括向“债务陷阱”这样的标签。所谓“陷阱”,就是一方故意设套让另一方进来,所以这种说法的假设就是北京知道这些国家是还不起这些债务的,但它故意把钱借出去以套住这些国家。曾敬涵不太赞同这种看法,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北京事先就知道某些国家还不起债的情况。他觉得更可能的情况是,很多国企和中国政府没有做好足够的分析,导致很多钱批出去之后无法返还。这其实也让政府陷入两难,因为北京也担心出现债务还不了的局面,也担心这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曾敬涵:“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有相似之处
曾敬涵说,投资这个事本来就很难说,因为你投10个项目,可能7个项目盈利,3个项目亏损,但最后还是可以把钱赚回来,不同项目有赚有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现阶段就去评估一带一路会成功还是失败,实在过早了。一带一路的项目2013年被提出,2015年才开始有落实的文件,到现在也就没几年时间。这些大多是大型基建项目,短短几年就要给它一个发展方向的评估是很难的。其实现在的一带一路跟之前的西部大开发有些类似,或许西部大开发最后的命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预测今后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当然,由于不同领导人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所以最后还是可以导致一带一路出现各种结果。现在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说到底是会成功还是不成功,毕竟对“成功”的标准也可能各人各不同。比如大家对西部大开发的评估上就各持不同标准。
曾敬涵:“一带一路”的命运更多由地方政府和国企掌控
其实目前北京对一带一路的展望还只是个很模糊的战略,是个很大的政策口号。具体做这些项目是一些国企和地方政府,但他们不一定对北京言听计从,他们可能更考虑资本逐利。所以最后一带一路也不一定会按照北京的设计来进行。其实很多时候,海外国企的一些说法和中国外交部的说法完全相互冲突,因为他们有时并不太在乎北京的看法,他们更看重自己企业的盈利状况。而在盈利驱使下,可能他们也会做些牺牲人权或者损害国家形象的事。总之,一带一路这个事不一定完全是由北京来决定,更多是由地方政府和这些实际去执行的国企来决定的。
曾敬涵:中国会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价值观是毋庸置疑的
曾敬涵认为很难把一带一路仅看成基建项目,哪怕看成基建项目,背后也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一带一路铺开之后,中国要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是好是坏,每个人都各有看法。在投资上,像IMF或者世界银行这些机构在投资的时候,首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这是否是个民主国家,它是由意识形态判断的。但中国借钱给别人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条件。不管你是民主还是独裁国家,我都借给你。在其实本身就是输出一种新的借款方式和价值观。中国现在就有“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等各种活动。所以我们很难把一带一路的基建和输出文化价值观这两个概念分开。一带一路铺开之后,一定是中国模式和价值观的输出,这是毋庸置疑的。
吴戈:马兰西亚不想被中国利用
中国独立时事评论员吴戈说,马来西亚国内可能确实有财政问题,但马哈蒂尔暂停这个项目的重点原因应该不是担心还不起钱。中国很多一带一路项目是由中国政府提供信贷担保,而且一旦出现什么状况,中国政府也会大方地减免一些债务。但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这些国家得在政治上配合中国。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本来就有多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赢得马来西亚这类东盟重要国家的政治支持。我给你减免这么多债,你当然得有东西跟我做交易。但马哈蒂尔这样的领导人不是太愿意做这样的事。所以这事说到底其实是马哈蒂尔不愿意欠中国钱。比如委内瑞拉,它到现在还欠中国很多钱,但哪怕倒时候还不起,只要中国觉得它在政治上跟自己特别靠近或者特别有用,那可以免掉这些钱。这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当这个角色。
吴戈:中国在很多地方是算“政治账”
对于五角大楼2018中国军力报告中所说的,中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杠杆操作以获取利益,吴戈表示赞同。他提到,很多爱国群众在为政府的一带一路辩护时都会说,某些国家还不起钱算什么,除了算经济账还得算政治账。中国也确实在很多地方都是算政治账的,把它当成是在很多地方购买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或者合法性,或者是联合国的支持等等。所以在一带一路件事上国内也不是一个纯市场经济的思维。
吴戈:中国也怕自己被扣“干涉内政”的帽子
吴戈也认为一带一路倒不一定是中国政府故意设套要控制这些国家,毕竟中国也很怕在国际上被说成是“殖民主义”,再加上自己又历来主张“不干涉内政”,所以这方面肯定也会有顾虑的。但吴戈也相信中国政府确实在这些国家既算经济账,也算政治帐。在正常经贸往来的情况下,如果你知道这是个很穷的国家,那么客观上就是一个可利用的局面。一旦它还不起钱,就当然可以跟他谈条件。
吴戈:“一带一路”很多方面是一厢情愿,执行难度大
吴戈强调,一带一路是个特别强调交通线的战略。从中国西部出去,经过大陆桥走廊,一直到达欧洲。其实这是希望沿途很多国家积极配合中国以形成一个大的交通线,以此把中国和欧洲这样的经济发达区沟通联系起来。当然同时也带动一下周边和沿线。不过这当中本身就有很多一厢情愿的地方。比如沿线这些国家到底有多大积极性来配合,以及中国到底能带给它们什么。现在好像是港口方面的项目进展比较大一些,但最后这些港口是否真能够建出“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格局,这还是取决于当地的一些具体情况。其实很多港口的建设更多是让中国受益,沿岸国家的受益程度其实还模糊不清。而一带一路更主要的项目其实是铁路,甚至想把高铁推出去。尤其是那些超长的战略性通道沿线,很多国家都会有自身的利益顾虑。比如东南亚很多国家自己就有“大通道”这样的格局。所以选择的几条线路中至今还没有一条得到确切落实。中国哪怕是自己出钱修这些铁路,如果对沿线国家没有太大的利益空间,它们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所以,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打一开始就在可行性上有一厢情愿的成分,执行起来难度会很大,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