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全国房价开启全线暴跌,大环境及重点城市解读 
   
 东方南 于 2018/11/5  
   
     在一线永远涨言论甚嚣尘上时,我提出一线将下跌。 
   
     这在去年及今年大多数一线城市应验。 
   
     狠狠地打了以任志强为首的永远看涨的房托的脸! 
   
     放眼全国,我们来梳理一下现在各地房地产,重点梳理暴跌城市暴跌缘由。 
 大的环境: 
 经济下行,贸易战拖累,人口老龄化,房地产过剩,外资撤离,外资撤厂,失业降薪潮,房产税,空置税等。 
   
 重点城市分析: 
   
     一:北京及环京: 
   
     北京及环京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将会有大幅下跌。 
   
    1:雄安新区设立,国家重心南移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就不展开讨论了。 
   
    2:缺水,缺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北京缺水,一度依赖河北供水。现在河北也缺水了,所以南水北调。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北京及河北大部分地区都要依赖外来水源。在强政治环境下,通过行政手段可以进行南水北调。但是,一旦国家政治环境弱化或者南方也缺水,南水北调还可行吗?即便可以,那么成本也会很高。那么生活成本就会更高。 
   
     另外,北京及环京相较南方,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仅通过自身发展,很难达到南方的经济水平。在雄安设立后,釜底抽薪,境况会更糟。 
   
    3:雾霾及空气污染 
   
     北京的雾霾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北京能彻底根治雾霾吗?目前来看,不可能。 
   
     本质上,北京的雾霾是气候性雾霾。 
   
     空气干燥加上城市太大,空气自身污染基数较大,地理条件加上空气干燥,易引发气候性雾霾。气候性的东西,很难从根本上根除。 
   
    4:大城市化病 
   
     城市越大,出行办公效率越低。 
   
     即便有房,从东城到西城,也要很长的通勤时间。 
   
     随着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北京越来越不宜居。 
   
    5:北京及环京经济自身的限制 
   
     单说一下环京。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离北京近,环京的经济并没有像南方的经济带一样,与核心区经济体发展相接近。 
   
     比如说上海的经济好,环上海的江苏各市发展得也不错。 
   
     这是什么原因呢。本质上是北方的经济基础和特性决定的。 
   
     北京之所以在京津冀一枝独秀,是由于北京是首都,各方面都可以近水楼台,享尽政策优势。而不是像南方,民营经济是最扎实的经济基础。北京的优势不可能心甘情愿与周边共享,因为共享给别人,自身发展就受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环京的很多地级市,发展还不如南方的一个县级市。 
   
     然而,雄安新区的设立,无疑相当于另发新股,北京及环京都被稀释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深圳。 
   
     深圳是从一个小水沟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感叹他的发展速度。 
   
     但是,我们也很快就看到他的未来受到的限制。 
   
     深圳除了经济就是经济,除了高楼就是高楼。 
   
     深圳太单一了。历史太短,底蕴太薄。它的粘性太差。一旦在经济上出现问题,就会很快人走茶凉。大家都是因为经济而聚集,也会因经济变动而离开。 
   
     所以,华为一个企业的迁出,就足以震动了整个城市。 
   
     而人们买房和居住,更多是从亲情和乡情以及人文作为联系纽带的。 
   
     来深圳是有乡愁的,但是离开深圳就没有乡愁。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城市有离开他而后悔的。但是很少看到卖了深圳的房而后悔的。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看重叶落归根。多少人又会离开深圳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南京: 
   
     和南京人的收入相比,南京的房价太高。 
   
     虽然江苏在努力提升省会的首位度。但是南京在经济上还是无法与本省的苏州相提并论。 
   
     南京的位置很尴尬,与安徽挨得太近,但是安徽经济太差,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发展受限。而南京与本省人因地理原因不太有交集,甚至不被认可,又因与安徽交流频繁,被本省人讽为“徽京”。 
   
     南京有许多高校,但是知识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京历史优久,但是从发展过程来看,反倒成了包袱。 
   
     过高的房价,使越来越多人离开南京,不降房价,南京的未来很成问题。 
   
     接下来要说的是合肥。 
   
     合肥和以上几个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之所以列出来,是因为他的房价泡沫很大。 
   
     合肥本是一个县城级别的小城,经济基础很差。 
   
     所以现在我们一说合肥,第一反应就是传销,第二反应就是穷。 
   
     合肥作为省会,比隔壁省会南京在本省的认可度还要低。 
   
     一方面,合肥的吸血发展,让省内的城市深感被吸血,在情感上就很排斥。 
   
     其次,本省的经济较差的地区,一般外出会考虑到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展,很少选择合肥。 
   
     另外,本省经济稍好的城市,都在向长三角方向发展,和合肥的往来较少。 
   
     总体来说,合肥吸引不到本省及外省的人。 
   
     自身的经济条件又很差。难以与周边的大城市如南京武汉相竞争。 
   
     没有人口,没有经济,只卖房子。这是没有出路的。 
   
     以上列的是几个房价泡沫较大的城市,其它的也有,比如厦门,但是厦门已经开始暴跌,暂时不展开讨论。 
   
     而其它的绝大多数城市,都会下跌。 
   
    2018年,有很多情境和2008年相似,一样的,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 
   
     但是,很明显,这次的下行周期,比2008年周期要长的多,房价下降也会更多。 
   
     因为,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比现在要高得多。 
   
     因为,十年前的中国人口比现在要年轻的多。 
   
     因为,十年前的中国城市化率比现在要低得多。 
   
     因为,十年前的中国人还很缺房子。 
   
     因此,本次的房地产下行,远比你想象的要下行得多,不要因为跌一点就轻易接盘,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接盘侠,可以参考一下十年来的股市曲线。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作为很多人获取利润,拿来炫耀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房地产将成为一个符号成为记忆,下一代人基本不需要买房。 
   
 现在,三四五六线开始跌了。我关于楼市冻住了的预测也验证了。 
   
 全国各地,开发商各种打折,促销,“内部价”,“员工价”,优惠价,特价房开始各种降价促销。但是看房者廖廖,房地产真正的寒冬来临。 
   
 2018年,有很多情境和2008年相似,一样的,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但是,很明显,这次的下行周期,比2008年周期要长的多,房价下降也会更多。 
   
 评论: 
   
 扯淡,控制的这么严,根本就不是市场行为,跌个屁 
   
 是不是“全线暴跌”,现在很难下结论。毕竟中国不是完全市场经济,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降房价地价,中国制造业不可能缓过气来。所谓的梦只是南柯一梦。由于地价太高,很多企业会搬到地价低的地方去;房价太高,使得很多基层技术人员茫然,不知该在何处安家;企业搬到地价低的地方,又因为那个地方肯定不发达繁荣,又会造成中高层的技术人才不愿意去,孩子上学就是麻烦。恶性循环 
   
 现在就是在路口上,根本问题就是“房价”“汇率”二选一的选择题。决定了走哪条路。现在看这意思某些个白痴像是想全兜着,到时会死的更难看。 
   
 为了养活大批高薪而无能的人,只有通过房地产的高利润过度发展,造成房地价过高,工厂外迁、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出行看铁路两侧楼房林立、房外未装空调、夜晚无灯实为无人住的空房,采用行政方法维持泡沫不破只能推迟泡沫破的时间,不正常的房地产害苦了百姓。 
   
 一个大量库存的商品,还不断涨价,那就严重违背经济规律,要是消费者都明白过来,都不愿意接盘的时候,它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