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是香港政治主角 張三一言 [一] 有民主就沒有港獨? 這句話有對有錯。理由我過去說過好多遍;現在再說一說。 香港如果一開始時就在民主中國之下的一個地方,比如,是在中華民國之下的一個地方,好像現在的美國一個州一樣,香港人自由民主地選出香港執政人,香港內部事務由香港人自決;在這一種情況下,香港應該理所當然、也應該習以為常出現本土,但是,不會出現港獨(思潮、政黨、運動)。 香港之所以出現港獨,唯一原因是因為外來的統治者不民主,也不准香港人民主;香港人在不民主的極權統治下要求民主,事實已經證明是絕路;此路不通就走另一條路:香港人被迫走上獨立之路,用香港獨立的手段來維護既有的自由和爭取民主人權憲政。 這是道理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獨立若是由原來用作追求自由民主的工具(手段)轉變成為目的之後,即使實現了民主,有了真普選,獨立訴求不會中止,它會持續地、慣性地向前,直到實現獨立為止。這就是在民主國家中也會出現地方獨立思潮、政黨和運動的理由。 香港獨立,已經由手段變成目的,香港民族黨就是為獨立這個目的而成立的;將來香港民主了,香港民族黨不會因之而中止獨立訴求,它在民主香港中必定繼續追求獨立,直到香港獨立建國成為事實為止。有人這樣描述香港目前這一政治實況:告別本土,本土圖騰褪去,獨立旗幟興起。 [二] 甚麼是本土? 字面是我們所在的原本土地;它的社會含意是本土利益優先;它的政治含意是本國政府為本國人民服務,本地政府為本地人民服務,本地選出的代議士為本選區人民服務。 本土的本性是抗拒外來力量的統一和干涉;因為統一的本性是消溶本土。香港北方國家不斷提出促進港中融合大一統的項目,就是強大北方消溶香港這一小地方,消弭香港本土;你北方兵臨城下,迫使我小城香港本土思潮崛起。香港本土的升進一層就是香港獨立。 在本土思潮崛起之際,共產黨附庸的建制派也爭奪本土大旗,鍾樹根就空談本土。在本土派中,有些人覺得,與其糾葛本土,不如把本土變成另土-另土就是另外於中國之土,獨立之土,與你北方胡漢國無關的我土;人們看到,在統獨鬥爭中的香港本土轉進為港獨。港獨視香本土是港獨立香港國之土。 香港民族黨成立,把思想的港獨、講的港獨,變成組織的港獨、行動的港獨;港獨從自在狀態進入自覺狀態。港獨自此走上政治大枱,是為香港政治新力軍,是香港政治力量的主角;是香港政治兩極鬥爭中的一極。 一方要由共產黨統領的大統一,一方要擺脫共產黨大統一的香港獨立;雙方在香港展開了統獨之爭;這統獨之爭是香港今天萬眾聚目的焦點。 對這一現實,有人這樣描述:告別泛民建制之爭,迎接統獨之爭。 [三] 本土是不是已經讓位給港獨? 我們先看看香港本土、港獨走過的路徑。 2014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出版《香港民族 命運自決》,只提出民族主義、港人自決之權利,不敢提港獨,更不敢宣稱“我支持香港獨立”。這個時期的學生,雖則勇氣不足,但是,確實已經是香港本土論述之先聲;已經像春雷般驚醒香港沉睡的青蛙和蛤蟆。直到2016年,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出版《香港青年時代宣言》,才大膽地把香港獨立宣之於口,提倡港獨;港獨終於登上大雅之堂。經過兩年,本土政治訴求式微,新生政黨不再舉本土之旗,只高舉香港民族大旗、香港獨立大旗。於是,港獨在香港政治搏殺中成為民方的主角。 對這一政治現實,有人說,“本土”之說已經進入歷史博物館,接下來即將會是港獨興起,登上香港政治舞臺;事實是港獨不是要等到將來才會興起,而是今天已經興起,已唱主角。 不過,說香港本土已經過時,未必真實。本土是本土利益優先,這一訴求不會過時,所以,本土不會進入歷史博物館。 “本土讓位給港獨”指的是在香港的政治鬥爭中,在香港與共產黨搏鬥中,香港本土已經失去了政治功能;取代之的是港獨。 香港從過去以經濟利益為主之爭(它的表現就是本土優先),轉化為以政治利益、權利、權力之爭(它的表現就是獨立建國);從地方對中央之爭,質變成為國與國之爭。這些轉變就是“本土讓位給港獨”。 [港獨-香港復國之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