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之声
贸易冲突和经济疲软等因素,使全球奢侈品工业也陷入困境。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利润丰厚的年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经济的疲软不仅令西方汽车厂商和其他企业叫苦不迭,就连位于曼哈顿和巴黎的名牌时装店也深受冲击。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巴宝丽(Burberry)等品牌对中国消费者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毕竟中国人每年购买名牌首饰、服装及其他高端产品的支出高达900亿美元。由于大批中国客户开始在本国境内的奢侈品销售网络消费,欧美名牌店正在失去他们的重要消费群体,这使得奢侈品行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
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上周公布的经营数据足以显示中国游客对境外零售店是何等重要。该公司执行董事宣布中国游客消费额有所下跌之后,这家以名贵手表和首饰而闻名的公司股票立即下跌了12%。
上周,在被中国游客视为购物天堂的香港,美联社记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蒂芙尼旗舰店里的中国游客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人只看不买。一名来自深圳的周姓女士对记者表示:“我会等待圣诞节减价时才购买。”
一些从事市场预测的公司认为,今后十年内,中国消费者仍将是奢侈品工业的重要发展引擎。但是,今年由于中国经济下滑、中美贸易冲突以及中国疲软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令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大打折扣。
中国市场调查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的卡万德(Ben Cavender)表示:“中国消费者的花钱热情现在确实不如以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幅将从去年的6.7%下跌至6.5%。不过,跌幅不大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使其他领域的困境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今年十月,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13%。房产市场也不景气,以致于有些销售商不得不采取减价促销措施。同去年相比,中国主要股市今年已经下滑了22%。
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出现滑坡之前,中国顾客品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就已经使奢侈品行业感受到了压力。为了争夺庞大的中国市场,奢侈品行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些百年老店推出新的手表、服装等产品以迎合中国人的品味。爱玛仕推出了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单一品牌:“上下”。国际大都市的名品商店纷纷聘用会中文的员工。
一些中国商家专门飞往巴黎或罗马,大量购买名牌皮包和其他奢侈品,然后在国内高价转手。不过,随着许多品牌在中国开店,以及价格回落至欧美水平,中国人出国扫货的动力也在逐步降低。
来自广州的毕姓游客在香港对美联社记者表示,大多数国际品牌都在中国一线城市开设了分店,所以他在香港只是看看橱窗而已,并不会真正出手购买。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减少对外贸的依赖,鼓励以提升内需的方式保持经济增长。为此,政府降低了奢侈品的进口关税,以吸引人们把钱花在国内。市场调研公司预计,中国人出境购买奢侈品的支出仍将保持上升势头,但增幅不会像中国国内的奢侈品市场那么快。
按照企业咨询公司贝恩(Bain &Company)的估算,去年全球奢侈品营业总额为900亿美元,其中中国零售店的份额占四分之一。而到2025年,全球销售总额将提升至1700亿至19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份额则将达到一半。按照该公司的推算,同一时期,境外消费也将从670亿美元增加至850亿到95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海关加强了打击奢侈品走私的力度,从欧美等国返回的中国游客不得不接受更严厉的检查。据媒体报道,就在本月,一名“代购”从香港购买名牌服装后,因没有在中国海关支付高额关税,而被判处十年监禁。北京一名市场分析师表示:“这一判决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没有人再敢从事代购行业了。这对海外奢侈品店的营业额也立即产生了影响。”
除了从事海外代购的人数减少,欧美奢侈品零售店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中国人由于担心恐怖袭击,已经不愿去巴黎、伦敦等地购物了。而对美国的店家来说,由于人民币贬值,同样商品的美元价格要高于人民币价格,这也降低了中国人来美国购买的动力。此外,由于特朗普总统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签证政策,中国人来美旅游购物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德国汉堡一家调研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九月,中国赴美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