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77|回复: 0

北京急救经济难以收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235
发表于 2019-1-22 18: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卢峰



为了挽救疲弱的经济,北京当局近两星期真可算是出尽法宝,出口术表明扶持重点行业如汽车、家电只算是前菜,大幅放水增加流动性才见真章;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1%之余还透过其他政策工具为市场注入新资金,单单上个星期人民银行已为市场注入超过一万亿元中短期资金。以救市规模计,一星期过万亿额外资金比金融海啸后温家宝提出的两年4万亿救市方案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传闻中的措施如放宽楼市调控,不再坚持去杠杆政策,北京当局已展现出药石乱投也要稳住经济的姿态。

内地民众渐对前景失信心

中共领导层急于扭转经济颓势不惜放弃过去几年坚持的政策方针一点不奇怪。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地经济正处于入世以来最大的逆境,投资放缓,消费市道疲弱,出入口数据持续恶化;在支撑经济运作的主要因素中只有政府开支及投资仍能按规划保持增长。若果北京还不加料刺激经济,投资消费肯定进一步下滑,要保住6%增长根本不可能,并且会令内地经济跌入日本式的低增长恶性循环中,想扭转非常困难。

同样重要的是,内地民众开始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随时因此引发政经危机。经历三十年GDP持续高速增长后,民众已习惯经济天天向上,景气有好冇坏的格局。不管企业或消费者都不担心经济放缓的风险,愿意超前投资及消费。企业主管相信有买贵冇买错,今天提前投资扩大规模明天可以有更大的市场,更多的销量;消费者相信今天的高价消费到明天随着收入增加变得容易负担。

问题是中国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内地市场已不可能再有双位数增长,即使保持低单位数增长也有困难。前几年钢铁、煤、造船、家用电器等已出现产能过剩需要收缩的情况,到去年连向来增长骄人的汽车产业也遇上樽颈,不管新能源车、SUV、普通轿车销量都大不如前,一些车厂的业绩更出现倒退。

对企业而言,保住原本的生产规模已有困难,再扩大投资更是不可能。未来一段长时间内地将有越来越多产业面对内销市场增长不前甚至收缩的情况,令私人投资、民间投资陷于长期低迷状态。

本来,扩大对外出口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出路,可以纾缓内地企业投资过度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然而经过三十多年出口高速增长后,内地制造业在全球出口份额已相当高,面对的竞争正越来越激烈,要进一步提高出口份额得大幅提升产品质素及其他配套如售后服务,短期内中国企业未必能造得到。

过剩产能与债务难以清除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入口市场美国在特朗普主政下大幅改变原本的贸易政策,朝保护主义大步转向,并矢言要扭转美国的贸易赤字情况,当中主要针对的目标正是中国。近大半年来特朗普政府从加征关税到限制内地高科企技业在美国投资、采购反映的正是这样的转向。在这样的“新政”下,即使中国今次成功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令美国暂缓对五千亿美元中国出口加征关税,但中国企业想再扩大对美出口份额已不可能,未来还有可能被迫自我设限,逐步减少对美出口货量与价值,令中国出口企业面对巨大调整压力。

中国政府当然希望可找其他出口市场填补损失,但欧盟贸易规则繁复,外企大举进入市场不易;日本则消费需求疲弱,无力吸纳大量中国出口货。换言之,全球经济体中根本找不到另一个像美国般既庞大又消费力强的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地制造业、出口业只怕也得面对低增长以至倒退的困难。

面对恶劣经济前景,民众对政府、对前景的信心开始走弱,北京当局如不及早出手暂时止住经济失速之势,民众信心只怕跌得更快更急,令内地经济更难有转寰余地,甚至政治稳定也受影响,北京怎能不急于出手!然而,内地从政府到企业到民众都没有处理经济放缓的经验,积累的过剩产能与债务又难以清除,今次政府放水不可能提升效益与需求,反而令地方、企业债务进一步增加,随时像肿瘤般不断蚕食经济动力,把内地经济拖进日本式的长期“失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6 04: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