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
对很多还记得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说,1979年的中越战争,或者官方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广西、云南边境的事。从当年的《高山下的花环》到2018年走红的《芳华》,影片中的战争场景总是发生在滇桂边陲。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中国军队进攻越南前后,另外一场战争在中国北方的中苏、中蒙边境也曾一触即发。
出生成长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的王烁先生,为BBC中文回忆了1979年年初他感受的中越战争阴影:
对我来说,1979年1月28日的春节算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或者说是过得最忧心忡忡的一个。当时很多家庭都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向农村疏散或者投奔关内的亲友(很多东北人祖上是闯关东的河北或者山东人),个别地方甚至因为苏军已经进攻的谣传真的开始了慌乱的逃亡。更有人因为相信战争随时都会爆发而杀死仇家,以为可以趁乱脱逃。
当时中国频繁指责苏联在远东地区“陈兵百万”,不管真实数字如何,对老百姓来说除了百万这个吓人的字眼之外,不管怎么批“苏修”,当年这个“老大哥”的实力和军事优势还是不言自明的。
当然,中国军队也没闲着。在黑龙江,第一道防线应当设在距离边境重镇爱辉(今天黑河市的一部分,已改回历史旧称瑷珲)230公里的北安。
从分隔中苏的黑河到北安,中国在这两百多公里纵深的地带大规模开挖反坦克壕。时值隆冬,地冻如铁,锹镐下去往往只能在冻土上留下一个白点儿,因此不得不大量使用炸药爆破。当地那些有关苏军已经进攻的谣言也可能跟密集的爆破声有关。
估计因为战事迫在眉睫,很多紧邻公路的爆破作业并不限制交通,过路的汽车经常被从天而降的大块冻土砸得坑坑洼洼。当时跑在北安到爱辉公路上的,除了军车,还有一支这个产粮大省的战备车队,负责把黑河地区的储备粮食全部运往北安以南。回想起来,当年中国军队似乎是决心拒苏军于北安以北,至少固守哈尔滨的。
和大张旗鼓的挖反坦克壕相比,军队的行动还算谨慎。当时的城镇都没有今天的环城公路,国道公路大多从市镇中心穿过。应该为了避免强化民众的恐慌吧,军车和坦克往往傍晚在城外集结,夜深人静时再从城里通过。那时没有什么夜生活更没有手机、微信,很多民众都是早起看见积着冰雪的路面上留下了密集的坦克履带痕迹,才知道昨晚又过军队了。
跟陆军相比,空军就没有那么低调了。当年没有现在这么多商业航班,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偶尔天上远远出现一架飞机都会吸引孩子们跑出来看。那段时间,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应当是仿苏联米格的歼-6)经常编队低空掠过城镇乡村,机身编号清晰可见。
有家长会告诉放寒假在家的孩子,如果看见飞机上写着CCCP(苏联的俄语缩写),那就是“老毛子来啦”,要躲在房子外面的雪地里等家长。但估计孩子们更在意的是学校可能不会如期开学的传言,在家看飞机总比上学有意思。
最后,战争没打起来。中国1979年攻打越南除了具体的越南反华排华、入侵柬埔寨等原因,显然也有敲打苏联这个越南盟友和重要支持者的意图。现在看,尽管当年中国已经为在东北进行一场有限的战争做好了准备,当时领导人邓小平决定出兵越南应当是估计准了苏联从北方进攻的可能性不大。
仗是没打起来,那年备战的阴影相信一定留在了很多人的心里。而且备战本身还真的造成了一些伤亡,除了前述寻仇杀人的,也有闻开挖反坦克壕出现爆破事故死人的事,还有运粮司机夜里车辆故障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中被冻死的。
时光飞逝,转眼战争已经是40年前的事情。而这些也永久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中越武装冲突的国际背景
中越边界战争40年来,国际间普遍认同:当年中越战争爆发,实际上是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的一部分,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冷战期间的插曲。
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文缩写为USSR。这个成立于1922年12月,以“社会主义”为理想的国家,当年曾有15个加盟共和国,于1991年解体。
这15个加盟共和国,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爱沙尼亚、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立陶宛、拉脱维亚、吉尔吉斯斯坦等。
苏共倒台苏联解体,至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训的一个历史事件。2013年,海外媒体披露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一次党内讲话中表示,中共从苏共倒台得到的教训是,必须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苏联曾被中国共产党尊为“老大哥”,但两国关系在1949年中共建立政权之后不久开始出现重大变化。1960年,苏联撕毁与中国的专家合同,撤走近1400个专家,两国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1964年,苏共机关报《真理报》第一次公开称中国为“叛徒”。与此同时,中苏之间的边界争端也日益严峻,终于在1969年3月演变成一场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珍宝岛,是黑龙江流域的一个小岛。中苏之间1969年在此发生数次武装冲突,以致苏联一度威胁要向中国使用核武器。
中国与苏联之间的交恶,表面上看是苏共与中共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实际上是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无以挽回标志的同时,也对中美关系的恢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此后,中国一贯的反美立场迅速发生了改变,而美国也作出积极回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也标志着中国在冷战中重新“选边站队”。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美军撤出,越南共产党从北方长驱直下统一了南方,越军人数一度达到100万,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苏联与越南关系也从1975年开始迅速升温,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支援增加。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1979年2月中越爆发边境战争之时,中国东北地区才有如上所述的苏联出兵威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