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70|回复: 0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中)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回帖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96
发表于 2005-12-23 0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
——献给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们


目录

1. 前言
2. 音乐与智商、情商
3. 音乐是胎儿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4. Eq培养iq培养比更重要
5. 走出零岁教育误区
6. 听懂比会说更重要
7. 爱,需要表达
8. 把机会留给宝宝
9. 给宝宝一点“期待”
10. 聪明家长常犯五大错误
11. 给孩子一个房间时间


摘自北京青年报《下周刊》1998年9月

走出零岁教育误区
李晓鸣

“零岁教育”对于当今年轻的父母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关于“零岁教育”的书更是比比皆是,但其结果却令人担忧。我们曾就对“零岁教育”这一概念作过小范围的调查,80%的父母认为∶“零岁教育”就是“早教”,早认字、早学算术、早背儿歌等等。即仅注重语言、认知、逻辑等左脑方面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性格、人格等右脑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远远未得到重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绝顶聪明而性格孤僻、倔强、自私和缺乏社会能力的人,如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有一个愉快、健康、成功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然而70%的父母坦言他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是一家机构对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作的一项调查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零岁教育”?首先走出零岁教育误区——重视3岁以后的教育,忽略3岁以前的教育;重视智力培养、忽略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左脑教育,忽略右脑教育;违反婴幼儿生理特征主观教育;神童式的教育。
误区之一∶重视3岁后教育,忽略3岁前教育
尽管“零岁教育”已深入人心,但真正了解3岁前婴幼儿潜能和心理特点的父母却不多。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婴幼儿的潜能父母真的不知道”,它便道出了今日做父母的一个盲区。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那些刚做父母们的情形就会发现∶对于3岁前的宝宝,父母们可为宝宝买各种昂贵的名牌——吃的、穿的、用的等等,但对于宝宝的心理成长、智力发展却不舍得多花一些时间和财力。如把小宝宝交给阿姨或奶奶姥姥喂养就万事大吉。可是对于3岁以后的宝宝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买各种高档玩具;送最好的幼儿园,即使花上十几万也在所不惜;周末带着宝宝奔赴各种舞蹈、绘画、钢琴、英语等培训班开发智力,可谓用心良苦。而实际上3岁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二战期间”,美国一位叫丹尼斯的心理学家曾在孤儿院对婴儿做了一项实验∶他把婴儿分为两组,两组都以同样的方式喂养,只是将其中一组与世隔绝,不与他们说任何话和有任何信息交流。后来这一实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强烈的抗议,实验便停止了。可是当这批被实验的婴儿重返社会时已成为智力低下的幼儿了。尽管专家们精心教育、补救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到了19岁时只能达到7岁的智商,有的二十几岁就离开了人世。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
另外,3岁前也是人的性格、品行和行为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行为模式有70%是在6岁前形成的,而3岁前就占了40%;20%是在2岁前形成的。只要做过父母的人都会有体会∶一般来说,半岁的宝宝在脾性、行为习惯等已经开始慢慢地表现出来了,到了一岁半时就已明显地显现出来,到2岁虽说还没有定性,但已充分表现出来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当3岁的宝宝动不动就大哭、满地打滚示威的“小皇帝”时,才开始调教的话就很难了。可以说3岁前的个性、品性以及行为模式有可能对宝宝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心理医生在对他的病人作治疗以前要了解其童年和婴幼儿成长的经历和环境,甚至了解他母亲喂奶以及对待他(她)的方式。总之,人类仅会用哭泣来表达愿望到用语言表达、从坐立、爬行到直立行走甚至个性性格和行为模式雏形的建立都是在1岁左右完成的。可见婴儿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因此3岁前的教育有着它深远的意义。
误区之二∶重视智力培养,忽略非智力因素培养
“性格决定人生”。这是许多成功者的一个共同感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仅有高智商是不够的,而社会能力、意志力、个性、品格以及驾驭自己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与智商占有同等的重要位置,甚至有时候对于人的成功起着决定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天才学校”的小神童们进行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当中只有40%的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里表现杰出。由此可见,不是仅有高智商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再如两位在加拿大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不能承受前途暂时所面临的困境而双双自杀在异国;一位很有前途的留美博士因与其导师产生摩擦而失去理智将几位物理学家当场打死,然后自杀。为此使美国在物理学领域里将落后十年,损失惨重。这几位高智商的学子还未实现其人生价值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如果他们在在个性上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并能驾驭自己的情绪的话,也许这样的悲剧便不会发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特有的“独子文化”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聪明、见识广等等,但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婴儿心理需求的了解、没有意识与婴儿交流(认为3岁前,尤其是1岁前的婴儿什么都不懂)、长辈的溺爱以及现代封闭式的居住模式等多种因素使得许多孩子缺乏社会和生活能力、自私、性格孤僻以及性格障碍等问题。据一家权威机构的报告称∶中国有40-60万儿童患有孤独症和性格障碍。专家指出,儿童孤独症和性格障碍大都源于早期婴儿时期的严重的全面发育障碍。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当问题出现以后才引起重视,到处寻求治疗已为时太晚。世纪上,我们的父母只要在0-3岁行为模式和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期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等非智力因素加以重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便会大大降低孤独症和性格障碍的发生,使宝宝在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大多数年轻的父母在培养宝宝智力方面都会加以重视。如怀孕时便开始“胎教”,宝宝一出生便准备好了一系列开发智力的丛书等等。但在如何使宝宝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和个性性格得到良好发展方面却知道的很少,为此,许多父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有一位四川的女士来电话咨询谈到∶她4岁的儿子很聪明,但常常突然把桌子上的东西愤怒地掀到地上、大叫、用头撞墙等反常行为。当我向她询问0 - 3岁期间的成长情况时便了解到,由于宝宝半岁时,他们就将孩子完全交给了爷爷和奶奶两位老人带,父母由于工作很忙,很少看望宝宝,更不要说和宝宝交流和嬉戏了,宝宝缺少爱的滋润,他的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充分宣泄而产生压抑、没有安全感,以非正常的行为来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其二,由于两位老人的性格属于内向型的,对于天性活泼、好动、渴望交流、精力充沛的婴儿来说,就好比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其心理、性格的成长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行为模式和性格雏形建立的关键期∶0 - 3岁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后果和代价是沉重的。我们不一定要把宝宝培养成为一个高智商的“神童”,但我们一定要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格。
误区之三∶重视左脑教育,忽略右脑教育
心理学家指出∶“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它与右脑的认知风格紧密相关,然而我们从婴儿到大学近20年的教育却局限于左脑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已沿袭了几千年。。为此教育专家们指出∶在经过几千年的传统“左脑教育”模式后,人类将急需一次“右脑革命”。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意识到,人类两侧大脑的功能是不完全等同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类揭示了左右脑功能和特殊化现象。从此人们才对左右脑功能有了真正的认识,即左脑擅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字等,而右脑则擅长于描述、模拟、想象和情绪表达、意志力控制、人的个性倾向以及人格特征都与右脑有关。可是人类几千年的教育模式——语言、数学、逻辑、推理等使我们的左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发展,而相比之下右脑潜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开发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创造力智慧所推动的,而创造力正是来自于右脑的认知风格。
1999年初北京的一些学校启动一项“中小学生右脑教育”工程,它标志着我国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实际上“右脑教育”的最佳时期应从零岁开始。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有三个高峰期,胎儿期、0-3岁婴幼儿期和4-12岁儿童期。其中0-3岁是最重要的时期。无论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重量以及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还是认知以及左右脑思维的发展等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建立的重要时期。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是众多的“零岁教育”的指导书还是重视零岁教育的父母在实践中都侧重于左脑教育而忽略了右脑教育。如宝宝3个月大时就让宝宝认贴在相应物件上的“识字卡片”、半岁就开始教宝宝说话、1岁左右开始背诵儿歌和数数、2岁半左右开始学算术等左脑潜能的开发教育,而对宝宝联想、想象、形象等思维和描述、情绪等右脑潜能的开发教育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只要是一个稍微细心的母亲都会发现∶宝宝在1个月左右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就已显现出来了。如这时您面带气愤的表情用粗鲁的语言对宝宝说话,他(她)便会表现出惊恐或大哭起来;当您用愉悦的表情与宝宝逗乐时,宝宝便会露出灿烂的微笑;2岁左右的宝宝会对咬了一口的圆形饼干说“它是月亮”;当宝宝举起一根弯曲的小草可能会对妈妈说“这是小鸭子或小鱼”;当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不、要”等词时,就会用摆手、点头等形体语言表达了。它充分表现出宝宝联想、想象、形象思维方面的聪颖。实际上宝宝右脑的潜能和左脑潜能一样的发达,只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将宝宝的这一天份无情地泯灭了。那么如何在宝宝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开发宝宝的右脑潜能?我们说音乐是开发0 - 3岁右脑潜能的最佳手段之一。
误区之四∶违反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主观教育
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知道从零岁开始培养婴儿说话和认字等能力。几个月大时就将字牌挂在相应的物见件上,教宝宝认字说话,给宝宝每天朗诵不同的童谣、做不同的游戏等等。实际上这种培养宝宝的方法是一种误区。如从0 - 1岁婴儿的生理和心理来看,由于发音器官以及对舌头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说话能力并不是这段时期培养的重点。而宝宝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远远强于他(她)说话的能力,但很少有母亲去培养宝宝的语言领悟能力。
只要当过母亲的人都有体会,宝宝2 - 4个月大时,已经能听懂一些话了。如当您对宝宝说∶“宝宝,用双手扶着奶瓶。”他(她)便会用两只小手扶着,而宝宝要把这句话完整清楚地说出来要到2岁左右。可见宝宝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从一两个月时就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宝宝做不到的,我们硬要“拔苗助长”,而宝宝擅长的我们却不理会。另外0 - 1.5岁的宝宝喜欢听重复的故事、儿歌、童谣等。因为他(她)听故事的快乐在于您讲前面时,他就知道您下面要讲什么。我女儿从零岁时就开始每天听我重复地讲《小人鱼公主》的故事。据观察,她2个月时就能比较专注地听故事了。4个月以后,只要我对她说∶“妈妈给您讲《小人鱼公主》的故事好不好?”她就会高兴地挥动骼臂,7个月时能听懂两个故事,并且有自己的爱好选择。当我说∶今天妈妈给您讲《龟兔赛跑》吧?她只用眼楮直直地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接着我说∶“那讲《小人鱼公主》吧!”她立刻露出灿烂的微笑并高兴得全身扭动,到8个月时,她已经对故事很熟悉了,每当我讲到∶“突然,”然后问她∶”怎么了?”时,她就会撅着小嘴发出“呜——”的声音并挥动着骼臂模仿刮风。因为她知道我在讲到“突然”之后,接着讲的是∶刮风下雨了,船翻了,王子掉进了大海......。于是她就用她的形体语言来向我展示她所知道我将要讲的内容。然后自豪地看着我,我便给予她热情的赞扬。
对于3岁前的宝宝来说,我们给宝宝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使宝宝快乐、满足、你讲上句他就知道下句的成就感的心理需要和满足,同时通过讲故事培养宝宝的语言领悟能力、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养成喜欢听故事的好习惯和“亲子教育”等等,而不是要灌输许多故事给宝宝听来开发宝宝的智力为目的,那种一天讲一个故事、朗诵一首儿歌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做过妈妈的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如果当宝宝烦躁不安时,您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语气对宝宝说话,他(她)便很快地安静下来——情绪感知能力;5个月大时,当妈妈说“灯灯在哪儿,他(她)就会用眼楮去寻找或用手指出来——认知能力;6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再见、谢谢等词时,就已会通过挥动骼臂或抓、握手来表达再见、两手相抱表示谢谢了——形体语言;11 - 15个月的宝宝还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区别时,就已会通过叫汪汪汪、呱呱呱等来表明小狗和青蛙的区别——形象思维能力,都是在宝宝还不会说话前就显现出来了。可见宝宝的潜能是多方面的,他(她)的语言领悟能力、形体语言能力等的发展早于说话和认字的能力。
总之,零岁教育应遵循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即∶语言的领悟力、形体语言、形象思维、联想思维、性格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表达自我等等来培养宝宝,而不仅是以宝宝能认多少字、背多少儿歌为准绳来培养。
误区之五∶走出神童式的教育误区
大多数人对神童的界定是以他(她)超常的记忆和高出同龄孩子认字能力来判断的,即某小孩3岁已经能认两千多个字、4岁能背300多首古诗、6岁就上小学3年级了等等,一些传播媒介在报道某个神童时也是这样来大加宣传的。于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便以这一模式为目标来强化培养自己的孩子,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有一位“神童”,4岁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当时北京一家报纸还曾对她进行过报道。可是当她上到小学4年级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初中时她的成绩在班上只排到中上,遗憾的是最后没有考上大学。实际上这不算什么,更令人担忧的是“神童”式的种教育方式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人格等方面得不到健康发展。北京青年报曾采访过一位14岁的少年大学生,他完全是由于他父亲通过强行超前教育而成为“神童”的。当记者问他对父亲的看法时,他说了一句出乎人们预料的话∶“我想杀死他”。据他母亲说∶有一次他真动了杀父亲的念头,差一点动了真格。可以想象,假如这一念头成了事实,“神童”便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对于3岁前的婴幼儿来说,“神童”式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更为严重。首先,使婴幼儿的左右脑得不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神童”式的教育仅仅是左脑教育。人类的大脑是从右脑发展起来的。胎儿和婴幼儿主要使用右脑,古时候的人类右脑优于左脑,以使用右脑为主。人类左脑的使用是从有了语言以后才开始的。胎儿及0-3是以右脑为主的时代,而以语言、逻辑等左脑“神童”式的教育,并没有使宝宝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次,“神童”式的教育有可能使宝宝的生理、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性格、行为模式建立的重要时期的婴幼儿来说影响更为深远。有一位母亲带着她4岁的宝宝前来咨询时谈到,她孩子很聪明,但他除了喜欢看书、写字、听故事以外,好象再没有别的让他感兴趣的事,而且特胆小、脾气大、不愿意到公共场所去玩,更不要说和其他小朋友玩了......。其实她是一位很尽职的母亲,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她正象我们所说的那种用“神童”式的教育方法精心地培养她的宝宝,但她忽略了宝宝“情商”方面的教育。社会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美国一心理学家曾对“天才学校”100名“神童”进行了2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他们当中只有40%的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里表现杰出。可见,“神童”并不意味着成才。成才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听懂比会说更重要
李晓鸣

“屁股在裤子里!”这是我女儿1岁8个月时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如果出自成人或是两岁以上的小孩之口的话,也许就没什么了。
春节时,我们带着刚过1岁8个月的女儿,一家三口浩浩荡荡地回南方老家过年。春节期间少不了拜访亲朋好友。在一次老同学的聚会上,我女儿尤其玩得开心。由于她是最小的又是远到的小客人,加之她活泼开朗的性格时不时引得大家一阵阵欢笑,自然大家都特喜欢她。但有一小小遗憾,她只和小朋友亲近,而我那几位老同学又特想抱抱她才觉得到位,但最终都没能抱上她。其中有一位老同学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头至尾一直在和我女儿套近乎,却始终没有得逞。到了该告别的时候,我那位同学仍不甘心地又对女儿说∶“妞妞来,阿姨抱抱!”,女儿很坚定地说∶“不同意”,我同学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说∶“你不同意,我就掐你的屁股。”,“屁股在裤子里!”女儿不加思索地迅速反击道。顿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并惊讶地说∶“你女儿太聪明了,语言表达如此富有逻辑性......。”
实际上我当时并不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平时她常会冒出类似这样具有逻辑性而带着稚气的语言。但我还是被她这句有意思的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客观地讲,她并不属于那种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特别重视女儿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综合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较好。尤其在1岁以前语言的领悟力和良好的性格培养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强调培养女儿认字和背诗歌多少为目的。从1岁前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婴儿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远远超过他(她)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在婴儿2 - 3个月时,当您对宝宝说∶“宝宝自己用小手扶着奶瓶”。您会发现,他(她)居然能听明白,并按照您的旨意去做。但如果把这句话表达出来的话,一般都要到两岁左右。再如8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听懂简单短小的故事了(前题是从零岁开始培养宝宝听故事),并能通过表情或形体语言向您表达他(她)喜欢听哪个故事,不喜欢听哪个故事。而要让宝宝会讲故事的话,恐怕得3岁左右。实际上婴儿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模仿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就是我们很多母亲常常惊叹∶才1岁的宝宝怎么能说出如此成熟、意想不到的语言。有一段时间,由于我女儿(1岁10个月时)生了一场较大的病,于是就变得娇嫡嫡的。一天我便对她说∶“妞妞,你最近怎么总是哼哼叽叽几的,有什么事和要求好好对妈妈讲,不要哭着说话,那不是好孩子”。“我命苦”,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尽管她的回答并不符合事实,但用的是地方。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教过她“命苦”这一词汇。也许她是从电视或外面听来的。
总之,我们应遵循婴幼儿心理特点对1岁前的婴儿侧重发展他们的语言领悟力,远比一味地训练宝宝说话、认字等等能更好地发展宝宝大脑潜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宝宝语言的发展和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使我联想到两年前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4岁的儿子逢人就介绍他儿子是“神童”,并兴奋地叙述他儿子现在已认了几千字,背诵几百首唐诗以及“小朋友讲卫生守则”的顺口溜等等。由于职业的敏感,我好奇地让那位小朋友背诵一下“小朋友讲卫生守则”,果然背得滚瓜烂熟。我顺便问了他一句∶“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他却不能回答这一简单问题。从我的经验来看,1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就已能回答了。可见这种单一追求“量”的训练容易忽略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今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容易走入的误区之一。

爱,需要表达

李晓鸣

也许您会认为当今的宝宝不是爱得不够而是爱得太多。但我以为当今的父母不知如何表达“爱”,这就是为什么地越来越多的儿童有心理问题,中国竟然有40 - 60万儿童患有孤独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当宝宝还是胎儿的时候,父母们就开始高度重视宝宝的营养——物质需要了。出生以后就更没的说。但对于宝宝的精神上“爱”的需求却往往被忽略或要么走向另一极端即全身心地溺爱。当然这里有一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都比较涵蓄,更多地表现在心里和物质上,再加上父母疲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与宝宝相处。然而从婴幼儿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更需要您用语言、用形体语言、用交流等很明确地把“爱”表达出来。比如,妈妈常对宝宝说∶妈妈很爱宝宝,宝宝是妈妈的乖孩子,你真聪明,妈妈为你感到骄傲等等。会使宝宝愉快、有安全感、有表达的欲望等等,时常用形体语言——拍拍、触摸、拥抱宝宝以表达对宝宝的肯定和关爱;关注和尊重宝宝的感受、赞扬宝宝、挤出一些时间投入地倾听宝宝的说话并平等地与宝宝交流;多了解和尊重宝宝的想法,并鼓励或帮助他(她)去实现等等。
我有一朋友曾对我说起他小时经历的一次让他终身难忘的事∶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他妈妈很民主而温和地问他们几个儿子对爸爸和妈妈有什么意见。沉默片刻以后,我这位朋友冒出一句,“你们不爱我们。”结果她妈妈温和的表情顿时马上转为愤怒、失落和委屈,并用颤抖的声音数落到∶“我们省吃简用,不顾工作的辛劳,全身心地照顾你们,宁愿委屈自己尽量让你们吃好穿好……。却反过来说我们不爱你们,这不是爱是什么?”等等。我这位朋友在一阵数落声中也蒙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很多年过去以后,他才清楚他当初这样说是想要表达他们在家里没有感到快乐的气氛,没有象别人家的孩子经常出去玩、没有和父母平等交流,父母亲的亲情表达不够,只是命令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实际上人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在胎儿期就已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新生儿时期就开始有了表现,到了婴儿期就已经丰富起来了。如孕妇妊娠期间,孕妇如果情绪极度忧伤就有可能引起胎儿流产死亡;如果您用凶狠的眼光和生气的语气对新生儿说话,他(她)准会被吓哭。又如一次在半夜3点钟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给我3个多月的宝宝换尿布。那正是北京最热的季节。当我解开尿布时,她立即乘机把两腿抬得高高的,凉小屁股。当时我只是心里想,她挺会抓紧时间享受的。结果她坚持着不把腿放下来让我给她换,而是用期待和自豪的眼光看着我,好想在等待着什么,我立即领会到要我赞扬她,于是我便兴奋地说,宝宝太棒了,知道把腿抬得高高的凉小屁股,嗯,真舒服.…..。结果,她一直坚持着不放下来,实在坚持不住时就迅速“点地”后又立即抬起来。直到最后不得不用两只小手用拉住腿以赢得我的继续赞扬。可见孩子对于情感的需要在婴幼儿时期已经表现出来了。
还有一位母亲来咨询时谈到∶“我10个月的宝宝特别胆小,晚上睡觉睡不踏实,一定要我搂着他才能睡着,只要我有一点动静他立即就会坐起来看看妈妈在不在等等。”由于孩子的父亲在国外工作,偶尔突然回国看看儿子,很快又走了。只有妈妈在他身边,他唯一的爱和精神依托只有妈妈,于是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他担心妈妈可能有一天妈妈也会象爸爸一样突然离他而去…...。当这位母亲按照我的要求经常告诉宝宝∶“妈妈很爱宝宝,永远和宝宝在一起,妈妈不会离开宝宝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虽然爸爸很忙,没有时间来陪宝宝玩,但爸爸也特别喜欢宝宝、爱宝宝,很快爸爸就会回来看宝宝的..….。就这样反复地告诉宝宝,结果两个月以后,宝宝不再象以前那样胆小、睡觉也好了,而且能单独自己睡觉了。由此可见,宝宝需要交流,需要把爱表达出来、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爱的滋润。实际上,无论是我们成人或是胎儿、刚呱呱出生的新生儿还是成长中的婴幼儿都需要“爱”的表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8-23 04: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