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12|回复: 0

上海“博学流浪汉”爆红网络:“我真不想红”(组图)

[复制链接]

7618

主题

234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283
发表于 2019-3-23 0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爆短视频平台的上海流浪汉沉巍被来自各地的“直播达人”和“网红”团团围住,以与他合影、讨教爲荣,这一现象已持续近一週。

  破烂且满是污垢的外衣,黑白相间的头髮杂乱地披散,经常蹲在地铁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时常发出颇有哲理的人生感悟,以捡垃圾爲生26年的沉巍一夜之间成爲网友口中的“流浪大师”。





  贴在玻璃门上拍摄的各色人羣。 李秋莹 摄


  如今,这位“大师”躲进上海浦东高科西路地铁站附近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铺内,玻璃门外挤满了各色人羣,沉巍走出玻璃门间隙,总有人递上桔子、书等物品。


  沉巍在介绍、讲述 《水浒传》的版本、包装。 王子涛 摄


  “回去吧”,已经几天没睡好的沉巍一直在劝说,但显然未见成效。

  沉巍1993年从上海某区审计局病休至今,单位按国家规定每月及时发放了工资。

  因爲自小捡垃圾的习惯,沉巍的公务员生涯并不顺利,而在原生家庭中的无所适从,促使他离开家庭,开始流浪。

  用他自己的话说,流浪“归根到底是理念的冲突”,社会学家认爲这样的流浪不是因爲贫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知道有人玩小视频,之前有人来问一些问题,我也会说几句,就当是分享建议。知道自己火了,是有一次一个律师走到跟前,说了小视频里的两句诗和话,不过,火只是这一段时间的事,过几天自然而然这热度就散了,我还是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谈及自己引发的热度,沉巍对记者如是说。

  在上海社科院国家智库资深研究员卢汉龙看来,沉巍的火爆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反响,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是一种投射效应,“大家认爲或者希望社会是什麽样,会找一个标的投射上去,沉巍对环保的坚持,表现出的国学功底,围观者认爲这是现代社会缺少的,自然很好奇,会关注,甚至编故事赋予他‘神话’,这其实反映了民衆背后的期待”。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持类似看法。长期关注青年文化研究的他曾做过调研,现在的“90后”“00后”就喜欢另类,个性,看到标识度很高的东西就兴奋。沉巍蓬头垢面的样貌和他的话语、思想反差很大,他热衷垃圾分类、酷爱学习,外表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内心又有时下很流行的元素,比如简单生活,素食主义,给“90后”“00后”带来不一样的观感,自然好奇。

  “沉巍不可模彷,所以稀缺,但这样的流浪汉在国外颇爲常见”,杨雄认爲,后工业化社会民衆生活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应该允许多样化的存在,宽容度也越来越高,“西方社会学家告诉我,有些人是真的喜欢流浪,他们很快乐”。

  卢汉龙直言,沉巍的生活方式在相对富裕的社会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发达国家的流浪汉都有社工一对一的个案帮扶,不是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是分析他的态度。具体到沉巍,建议专业社工的介入,并且亲属、医院、单位等相关方共同参与。

  对外界质疑的炒作,沉巍在受访时称从来没有炒作,真不想红,不缺钱,没必要用这件事挣钱。

  对此,卢汉龙认爲这证明沉巍有自己的思考,“网红主播”等的炒作不可避免,但这也是一种社会反响,关键是要控制度,不能成爲公共事件。

  “围观拍摄上传视频、做直播的年轻人,应该思考如何让沉巍更体面地捡垃圾,健康卫生地生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爲,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年轻人应该有价值标准,认识事物要从“有意思”到“有意义”,而不仅仅限于围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18: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