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终于再没有人说起无人便利店。 这意味着,是时候汲取这场40亿烧钱大战的教训了。 烧光40亿后,全部都在裸泳 2017年7月,淘宝首家无人便利店开业,从此掀起了无人零售的狂潮。包括京东、苏宁在内,数不清的实体零售商和互联网创业团队纷纷卷入这个风口。 玩家和资本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入这个赛道。叫得上名的有缤果盒子、F5未来店、Take GO等等138家无人零售公司。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便利店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这个新风口全年共吸引总额超40亿人民币投资,风头赛过共享单车。 然而风口来得快,去得更快。没有人预料到,当年秋风过后,只见一地鸡毛。 上海首批落地的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早在2017年9月便因耐不住高温而关闭。进入2018年后,它又相继曝出裁员、高管离职以及业绩不达标等负面消息。 而另一家早在创立初期就被视为无人便利行业黑马的邻家便利,在2018年7月31日关闭了北京的160余家门店。公司宣布,由于月亏500万,持续亏损,缺乏造血能力,已基本破产。
曾经被资本看好的无人货架,众多品牌更是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2018年初,“GOGO小超”宣布停止运营,这是全国无人货架第一家倒闭的企业。 此后,猩便利裁去60%的BD人员;5月,七只考拉停止货架业务;同月,传果小美融资遭搁浅,工资发不出;6月,传哈米倒闭;10月,小闪科技申请破产清算…… 至此,轰轰烈烈的无人零售模式基本宣布破产。 那么,杀死无人店的凶手究竟是谁? 盲目且失控的市场争夺 无人零售风口打开后,数不清的企业一哄而上,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多种终端形态展开了激烈而无序的竞争。 为了抢滩市场,无人店大举跑马圈地,而圈地又需要资本支撑,烧钱与变现之间的界限变得无限模糊。 从5000人的社区,到2000人,最后到500人的小地方,无人店进驻的社区人数标准一降再降。无人货架更是发展到只要公司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进去铺货柜。 入局者们从一线城市打到二线城市,再打到三四线城市,就差农村没有去了。在盲目扩张中,他们犯了和共享单车一样的错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资本寒冬到来,无人零售随之迅速进入冰封中。
“无人”成本反而更高 到目前为止,市面上所有无人店的本质仅仅是用人工智能取代收银员,补货、清洁、整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无法真正做到“无人”的程度。 这意味着无人店节省的充其量也就是收银员的成本,而这一块成本恰恰是零售业中最低的部分。 在一二线城市,收银员的工资也就是3000-4000块不等。而无人店却要安装和保养智能设备,例如多个摄录镜头、自动识别装置等,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营运系统,这更是烧钱的主。 而且,失去人工温度的冷冰冰店铺,消费者在尝尝鲜之后复购率非常低,这就造成了低坪效的怪圈。 我们以某无人店为例,月均营业额取中位数两万,毛利25%为5000块,扣掉营运费用基本上没有任何盈利空间。
撼不动的中国人消费习惯 无人便利店之所以在短暂新鲜感过后一切归于平淡,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无人店只是一种概念店,并没有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更无法改变顾客的消费习惯。 中国人从2003年淘宝创立开始,消费习惯渐渐转向网购,2018年,全年网购规模接近10万亿。
在网购摧枯拉朽之下,能够提供购物体验的实体店都变得少有人问津,更何况是短时间内兴起的无人便利店。到最后,无人店沦为一块科技试验田也就不足为奇了。 永远不要跟有钱人玩资本游戏 我们上面说过,一年之内有138家无人零售公司卷入风口。大多数中小型的初创企业一窝蜂涌入市场,扑通扑通跳下来,最后发现阿里和腾讯只是试一水就收手,而自己已泥足深陷,无力跳出。 以阿里首家无人超市为例,它仅仅是一家在淘宝造物节上存在了四天的快闪店,时间一到,便在线下彻底消失。再以腾讯无人店为例,它要么是开在园区的公司内部店,要么也是快闪店。
这两个巨头在无人店的探索上一直非常保守,而广大不明真相的吃瓜创业者却傻傻地满仓梭哈。 无人店注定是一场巨头间关于技术以及资金的长期博弈,那些呆头呆脑的中小型创业者避无可避成为了商业模式探索过程中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