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72|回复: 0

程晓农:东方不亮西方亮?

[复制链接]

8949

主题

1万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42838
发表于 2019-3-31 1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习近平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四方会谈”,令北京“逐个击破”的招数失灵。(THIBAULT CAMUS/AFP/Getty Images)

美国处于中国的东方,过去一年来中美之间反复交涉的经贸谈判,已经把双方的分歧和各自可以接受的底线完全摊到了桌面上,中国再也不能指望从美国获得奥巴马时代那样的“待遇”了。中美关系进入严峻时期之际,中国能继续与处于西方的欧盟国家保持蜜月,创造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用扩大欧盟市场来弥补趋于缩小的对美贸易顺差吗?看来绝非易事。

一、欧盟结束“天真时代”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表示,“欧洲苏醒了!”对这句话的含义,他给出的解释是,“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盟天真的时代终结了”。欧盟国家对中国的“天真”,无非是相信,中国早晚会让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平等状态。欧盟国家已经“天真”地等待了多年,现在终于承认,与中国的公平贸易,靠等是等不来的;干等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因此,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名为“欧中战略前景”的对华政策建议文件(又称“十点行动计划”)。


这一文件认为,中国既是欧盟的合作者,同时也是竞争者,欧盟将强化一系列相关的监督机制。在这份“十点行动计划”中,欧盟建议,重新调整对华政策,转向强硬立场;首次以关键技术领域的“经济竞争者”、政治上的“体制性竞争对手”等措辞形容中国;并就不公平竞争行为和人权问题,向中方表现出更坚定的抵制态度。这多少有点像美国对华经贸谈判立场的一个缩小版。

习近平访欧,本来是挑两个欧洲国家“单练”,与意大利签订“一带一路”计划的意向备忘录,作为此计划进一步深入欧洲的“大棋”;对巴黎的访问则是为了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结果法国总统马克龙把这次机会变成了欧盟对中国的“合练”,他特地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主席容克到巴黎,与习近平一起对话,以显示欧盟的步调一致。

会谈之后,德国和法国媒体没有发表什么令人乐观的关于“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法广报导的是,习近平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我们不要由于猜疑,总是提防身后,在前进中处于一个侧站的位置,因为要防止自己的伙伴是不是还有一些小动作”;法广认为,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并未提出可以令欧洲放心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就“一带一路”计划。

一直到两年前,西方国家基本上对中国敞开大门不设防,美国如此,欧盟也如此;而中国则在贸易方面对西方企业设置重重障碍,同时侵犯西方企业的知识产权。自去年开始,美国首先结束了对华关系的“天真时代”,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在对华政策思考中产生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要“对等化”:美国对中国如何开放,中国也应当对美国企业同等程度地开放;如果中国不愿意真正开放,那美国也收缩对中国出口的开放程度。

这就是目前中美经贸谈判的基本思路。马克龙所说的“欧盟结束天真时代”表明,欧盟领导层也开始认可和采纳了对华经贸“对等化”思路。难怪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欧盟对华政策开始“川普(特朗普)化”。

二、意大利:中国楔入欧盟的突破口?
如果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欧盟国家在对华关系上要结束“天真时代”的说法,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不少欧盟国家的看法,那么,欧盟国家当中有没有继续天真的呢?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报导提到,意大利的反建制派政党“五星运动”的领导人以为,中国遍地黄金,可以用来支撑罗马无节制的开支计划;而中国对中意关系的当前评价,其实也包含不少天真的成分。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导,欧盟内部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以德法为首的一部分国家希望整合欧盟力量,抵御中国日益扩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但以意大利为首的部分国家则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来获取利益。如果把《华尔街日报》此文的看法进一步延伸,大致可以说,欧洲国家里,凡经济比较强的国家,多半属于“德法派”;而经济弱的国家则饥不择食,顾不了那么多,谁来投资都欢迎,比如葡萄牙和希腊已经与中国签了“一带一路”协议。

正因为存在着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这样的“中国投资渴望国”,欧洲理事会这个月通过了在欧盟设立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的立法,其主要指向之一就是审查来自中国的投资。虽然欧盟成员国各有自己的外资审查机制,欧盟还是出台了统一的外资审查规范。根据这一法案,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对涉及欧盟战略利益的外国投资进行调查并发表看法。该法律将于今年4月生效,明年10月正式执行。

能主导欧盟政策走向的,自然是欧盟国家中的经济政治大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也是欧盟国家中的大国之一,还是七大工业国集团(G7)成员,从这个角度去看,意大利与中国签了“一带一路”备忘录,似乎比中国与葡萄牙和希腊的类似协议有更大的意义?这是否代表着中国从此在欧盟大国当中找到了深化关系的突破口呢?

其实,意大利在欧盟国家当中属于那种说话不响的角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意大利长期经济疲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它不断要求欧盟允许它扩大财政赤字,同时指望欧洲央行多购买意大利国债,以维持财政开支。求人嘴软,意大利因此很难主导欧盟走向,更无法成为中国改变欧盟政策的“杠杆”。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可能想利用中意关系对欧盟施压,以达到扩大财政赤字、应付经济困境的目的。

欧洲国际关系委员会研究员戈德芒(François Godement)指出,许多欧洲人认为,“意大利民粹政府正利用北京,作为自己和布鲁塞尔讨价还价的杠杆”。问题在于,意大利若真要玩这种策略,它和德国、法国的关系是走向摩擦,还是走向和谐,恐怕不难猜想。

除了《华尔街日报》介绍的欧盟两派之外,欧盟国家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小心翼翼在中美之间调适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过于偏向美国,又不与中国走得太近;选择一种两边互不得罪的中立姿态,是欧盟国家寻找定位的最好状态。毕竟,欧盟国家军事上的国家安全是依靠美国的军力和财力维持的,欧盟国家因此可以常年省下大量军费、用于维持本国福利。

但是,把美国视为假想敌的,不仅仅是欧盟国家的宿敌俄国,还有军力不断增强的中国;而中俄之间军事装备上的合作,又把欧—俄之间的不信任延伸到了欧华关系上。因此,不管欧盟国家的领导人是否讨厌川普,欧美关系不会因为欧华经贸关系的深化而被离间开来。在这点上,中国总希望玩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把戏,联欧制美。这也许是一个永远的梦想。

三、意大利成为“一带一路”计划的欧、非桥头堡?
意大利签署了“一带一路”备忘录,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从此就敲开了欧洲和非洲市场的大门,让中国产品找到一个新的潜在大市场?要明白这一点,先得了解,意大利的经济究竟处于什么状态。

意大利是欧元区经济最差的大国之一,2005年至2015年GDP平均每年萎缩0.5个百分点,目前其经济体量约相当于近20年前(2000年)的水平,经济表现甚至比希腊还差。由于失业率很高(在意大利南部地区接近30%),过去几年增加的就业机会,60%都是半职工作;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300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1,800万人,占意大利人口的三分之一。

那么多的贫困人口依赖社会福利,对就业人口和企业来说,税负必然沉重,因此意大利的最高税率比欧盟其它成员国的最高税率还高39%。由于税收不足以支付社会福利,意大利便不得不多借外债,1993年其债务总额占GDP 的104%;现在的高额债务水平仅次于希腊,已经达到GDP的135%,这个比率在全球债务负担国名单上排名第三。

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意大利维持经济有一个“独家秘笈”,即不断通过货币贬值来维持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意大利加入欧元区以后,要吃欧盟“大锅饭”,就得受德国、法国主导的欧盟管,于是意大利的“独家秘笈”被欧盟封杀了。近几年意大利一直希望欧盟允许它扩大财政赤字,达不到目的,就威胁说,要退出欧元区,恢复本国的货币里拉;也就是说,意大利实际上无法在欧盟多数国家实行的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轨道上运转,老想着回到玩货币贬值的老路上去。

意大利经济有两个内生的老问题:其一是家族型中小企业占多数,且保持传统式经营模式(这方面它是欧盟成员中唯一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其二,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升级能力。之所以意大利政府老以“退出欧元区”来威胁欧盟,是因为货币贬值可以让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同时让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保护意大利落后的中小企业。假如有朝一日意大利真退出欧元区,会有利于中国的出口吗?恰恰相反,其货币贬值,便宜的中国商品在意大利会因汇率而涨价,其市场反而更小了。

意大利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大约占全国外贸的六成,这些商品的运输多通过北上的公路陆运;意大利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外贸才走海运,而意大利通过海运的进口中只有不到2%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商品在意大利市场上的份额之所以不大,主要不是因为意大利港口的吞吐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意大利的外贸大部分面向北方的欧洲市场。因此,即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计划帮助意大利改善港口设施,也未必能提升多少中国对意大利的出口数额。

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开发亚—欧铁路货运列车,是因为中国西部城市的出口若通过公路运到沿海港口、再海运出国,中国境内的陆路运输成本太高,比如重庆就是如此;分析中国在意大利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否有利于中国出口,也要用同样的思路来考虑。这一次中国与意大利签署的港口建设合作协议,涉及意大利的4个港口。

其中有靠近北方工业区的热那亚港和靠近罗马的拉文纳港,这两个港口的腹地比较大,也接近意大利的经济重心区域;然而,另外两个港口却地处偏僻,没有腹地,远离制造业中心,其中一个是经济落后的西西里岛巴勒莫港,一个是东北边缘地区之“的里雅斯特港”,在这两个发展前景有限的港口投资建设,回报大受局限。

偏偏这次中意协议的相关报导中,强调最多的就是那个紧靠斯洛文尼亚的“的里雅斯特港”,与其说,开发这个港口会促进意大利经济,还不如说是让斯洛文尼亚沾光。

至于说这些港口建设有助于扩大中国的非洲市场,就更不靠谱了。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非得用昂贵的陆运送到意大利,再海运南下?现在早已不是丝绸之路时代的骆驼货帮经商模式了,中国的出口就不能直接海运非洲港口?

这次中国代表团访问意大利时,中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与意大利工业发展部长共签下29个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二十多个中方拟议中准备签约的协议被临时搁置了,原因是涉及“敏感议题”。所谓的“敏感议题”,大概就是欧盟委员会正高度关注的技术项目吧,中意双方都不愿意披露细节。

意大利经济继续在低谷徘徊,这样的意大利,其重要性其实是徒有虚名而已;而对中国来说,中意经济合作的宣传价值,可能大于经济上的实际收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8 10: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