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9-7-13 14:12 编辑
文章来源: BBC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二(9日)表示,《逃犯条例》修订已经“寿终正寝”,但“反送中”示威者仍然认为林郑月娥没有回应他们的具体诉求,正酝酿新一波的抗议活动,希望寻找正式撤回。
BBC亚洲商务记者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分析认为,从商界的角度来说,林郑月娥的表态实际上已经令企业感到松一口气,他们认为政府已经不会再推动《逃犯条例》修订。
商界本身对该条例感到忧虑,担心修例通过会令在香港的人被移交到法律体制没有那么完善的中国大陆,这会削弱香港的自治,而这种自治则是令香港成为亚洲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重要因素。
然而,示威者与政府之间的对峙没有平息,香港原本是对商界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但持续的官民对抗可能会构成新的威胁。
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早泰娜 (Tara Joseph)对BBC说,政府和示威者之间有很大的鸿沟,是一种“诡异的感觉”。
“香港经济感受到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小痛,抗议活动只是表明的一层。非常重要,这里有部分的因果关系。”
很多迹象显示,人们开始对这个亚洲金融中心感到紧张。
传闻说,香港的富豪开始考虑未来的选项。
移民律师莱佩斯兰斯(David Lesperance)对BBC表示,香港高净值资产人士的查询急剧上升,他们希望移居海外,得到当地的居住权或入籍。
莱佩斯兰斯指出,这些人已经对前景忧虑了一段时间,但《逃犯条例》争议、抗议以及冲击立法会,真的让他们采取行动。
“人们开始加强其后备方案,包括以归化或投资入籍,”他说,“我可以确认,这事情的确是正在发生。”
BBC记者瓦斯瓦尼接触了一些私人银行家,近期私人银行的客户查询如何把户口搬到新加坡,这是破纪录的查询人数,但亦有些银行家说,只有少数客户感到担忧。
商界人士说,在香港经营的风险已经上升,据报道,一些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把总部搬到别处的可能性──但目前没有官方证据证明。
许多专家认为,虽然港府宣布《逃犯条例》修订已经“寿终正寝”,但“反送中”示威者仍然会继续。今年7月,香港的示威者已发起大小规模不一的抗议活动,并强调政府不回应诉求不会停止。
不过有律师认为,这条具争议性的法案不会重见天日。
在香港当律师的戴安通(Antony Dapiran)是《示威之城:香港近期的异见抗争史》一书的作者,他对BBC表示,“这似乎是林郑月娥要保存面子,避免被视为屈服于示威者的诉求,所以不用撤回的字眼。”
他不认为政府有秘密的计划再次重推条例修订,“至少亲北京政党已经对局势感到极其烦厌,技术上是需要这些政党让方案在立法会通过,但目前没有这种政治决心。”
有“兰桂坊之父”之称的香港犹太裔商人盛智文(Allan Zeman)BBC表示,自从游行示威开始后,旅游业收入大概缩减了5%至10%。
“反送中导致零售业低迷,好多零售商店因为示威亦被迫关门,生意不稳定。”
不过,长期影响是有限的。
盛智文说,香港过往的大型示威,并没有对经济造成深远重大的影响,“我们有79天的占领运动,但这个城市很快就恢复反弹过来。”
“真正最有关的事情是社会问题,例如如何把房价降低的问题,如果你生活美好,你会爱政府和中国,如果租金高昂,你就走上街了,”他说。
盛智文说,香港经济的命脉在于它独立于中国,有一定的自治,中国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不会愿意去冒险。
但BBC记者瓦斯瓦尼说,很多人告诉她,由于香港的经济未来仍然是依靠其作为大陆的出入口,这儿的人愈来愈渴望自由,两者之间要取得平衡不容易。
25岁的何姓活动人士对BBC说,“我想在香港终老,在这儿养活我们的孩子,但中国的影响力只会不断加强。2047年愈来愈近,如果甚么也不做,那香港就会变成中国另一个普通城市。”
“一国两制”中有“50年不变”的说法,期限是2047年,“一国两制”到时会发生甚么样的事情,并不清楚。国际社会亦留意到这一点。
欧洲委员会一份2018年的报告认为,“一国两制”是香港经济成功的基石,委员会关注香港是否继续有高度自治,让香港长期保持国际商业中心的吸引力。
今次政治事件,提醒了大家这个现实,2047年已经快将来临。
许多在香港的年轻人担心中国日益增长影响力,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巨大威胁。
如何平衡中国的经济影响和本地年轻人的诉求,是香港面对的难题。但香港年轻人认为,接受北京进一步控制,并不会让他们看到经济方面的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