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党魁赵紫阳的四子一女发表文章,周一在香港媒体刊登,文中许多观点,明显与六四后中共当局和当今习近平推行的“路线”相悖。赵紫阳反对中共杀人,还说,中共“逆向淘汰”,令“刚正耿介者寥若晨星”,“寡廉鲜耻辈洋洋大观”,变化之快和彻底“亘古未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被指暗批中共。同时,刚出版的新传记、三册《赵紫阳传》揭露15大时赵紫阳曾写信为六四平反,招致江泽民严管。其时,邓小平已经离世。 赵紫阳子女撰文首发港媒暗批中共 图为1989年的六四屠城前,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网络图片) 以“赵家兄妹”名义发表的《祭先父赵紫阳百岁冥寿文》回顾了赵紫阳的一生,文中写道:“他看不得不公不义,对苦难,人权有着天生敏感的他,在1980年年代说过:‘如果我们国家的人权不如人,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新唐人电视台14日报导,文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明显与六四后中共当局和北京现当权者推行的“路线”相悖。 祭文中,赵紫阳的四子一女,赞扬他的善良和对剥削及压迫的仇视,以及对人权的天生敏感。在暗指六四“众所皆知的那件事”上,赵紫阳是一个“不敢肆意而为”、“胆小的人”,为怕后世骂名而选择了“苦路”。 祭文中还引述赵紫阳当年的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动手,打死了就没有了。”后来,真的动手了,让“道义资源的培育”、“百家争鸣的局面”等全部化为乌有。从此之后,经过多年优败劣胜的“逆向淘汰”,令“刚正耿介者寥若晨星”,“寡廉鲜耻辈洋洋大观”,变化之快和彻底“亘古未闻”。 文中说,同时,许多思想和学问被当权者永久毁掉,令当今中国面临思想的退化和理论的缺失,既没有人道关怀的温暖,人民也没有丝毫感动,这是“百年未见的精神困局”。 德国之声14日的报导中说:“对于权力,先父与其他一些人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天下是大家的,我们是为大家办事的。他一生临渊履冰,言行谨慎;但在泰山压顶时,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他说,因为‘我们欠老百姓太多,我们正在还债!’” 在中共内部的“开明派”中,赵紫阳一直是一面旗帜。70年代末他在四川主政时期,进行了全中国最早的人民公社改建乡政府的试点,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并取得很好效果。当时有顺口溜说:“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祭文最后总结赵紫阳的一生,最终以疑问结尾,说:“学生时的热血;抗战时的艰难;建国时欢欣;饥荒时的迷茫;文革时的绝望;天府大地重生的喜悦;改革开放的豪迈;八九的痛楚以及晚年的沉思,这一切,早已是过眼云烟,将慢慢地消逝在历史长河的淌流中,唯有他以最后的行为,向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呼吁,仍在回响:我们希望改变中国,希望改变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呢?” 3卷本记传透露赵紫阳,曾向15大写信为六四平反 图: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赵紫阳公开表示同情学生和反对武力镇压 世界日报14日报道,有海外业者以中国青年报知名记者卢跃刚著作、以“一位失败改革家的一生”为副题,推出三册《赵紫阳传》。书中提到,视平反“六四”为夙愿的赵紫阳,在中共十五大前写信要求为“六四”平反;但招来江泽民当局对他的严厉管制措施。 图:有业者推出三册的《赵紫阳传》 赵紫阳在信中说,由于“六四”事件的影响,还使13大开始的政治改革中途夭折,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以至在经济上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出现种种社会弊端迅速滋长蔓延,社会矛盾加剧,党内外腐败惩而不止、愈演愈烈的严重情况。 图为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探望学生 信中说,当时学生中的多数是要求惩治腐败和促进政治改革的,并不是要推翻共产党,颠覆共和国。如果我们不把学生的行动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采取耐心的协商、对话、疏导,事态是可以平息下去的。 信中还说,对于“六四”事件的重新评价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即使时间拖得再久,人们也不会淡忘掉。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在形势稳定时解决比出现某种麻烦时解决好。 目前,香港人正在进行顽强的民主抗争,中共也在对香港展开与当年“六四”学潮类似的血腥镇压。此时提及赵紫阳对六四的态度,显然相当敏感。 据中央社消息,赵紫阳自1980年进入北京中央,从主管财经到副总理、到总理,并在担任总理期间开始主导邓小平交下的政治体制改革任务。胡耀邦1987年下台之后,赵紫阳接替,在中共第13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邓小平拍板同意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 1989年,赵紫阳因反对六四屠杀,被邓小平等中共元老罢黜,遭软禁长达15年,直到2005年1月17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5岁。 阿波罗网乔伊报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乔伊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015/13559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