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亚洲
中国官方公布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年上升4.5%,为8年以来新高,食品价格按年上升近20%,尤其猪肉价格上升一倍以上。金融学者指中国已进入停滞性通货膨胀(滞胀)时期,这跟美中贸易战息息相关。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按年升4.5%,这是自2012年1月以来录得的最高数据。11月价格指数升幅较上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中值的4.2%。其中,食品价格按年升19.1%,当中猪肉价格升1.1倍,推高通胀上升约2.64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表明,11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按年跌2.2%,按月跌0.1%。今年首11个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企业出厂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显示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
对此,香港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说,随着猪肉供应回升,相信内地通胀已经见顶。他相信,中央明年或推出刺激个人消费的措施,否则内地或面临通缩威胁。
中国拒绝进口美国粮食导致通胀加剧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本周二(12月10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11月份的居民消指数(CPI)按年上升至4.5%,表明停滞性通货膨胀已经来临:“标志着滞涨已经正式到来,就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率同时发生。4.5%绝对是通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经济下滑主要是税收等各种乱收费,导致民企出现问题。民企没有国家补贴,又要承担就业压力80%以上。”
贺江兵分析,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出现消费降级,也就是居民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不过,目前中国的物价不降反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上升所造成。贺江兵说:“物价上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运输成本太高,过路费收得太高,它反应在产品上就是价格上涨。第三,通胀问题在短期内,还是难以解决。主要是基础的农产品价格,包括食品价格涨得比较高。”
官方数据显示,1至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而美中贸易摩擦则是一个重要原因。贺江兵说:“不进口美国廉价的大豆等农产品,还有牛羊肉、猪肉,一会儿进口,一会儿不进口,总而言之没有进口多少。这就加速了物价上涨。”
广州居民彭莉对本台表示,今年的物价比去年还贵,很多人以节衣缩食的方式降低消费。她举例说:“现在就是肉很贵,水果也比以前贵了。以前一段时间贵,它有一个价格回调,现在基本上降不下来。看病、读书等,特别‘烧钱’。”
除了猪肉价格推高居民消费指数五成以上,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3.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超过4个百分点。其余包括蛋类价格上涨;鲜菜价格上涨以及水产品价格上涨均推高CPI上涨0.074个百分点。
学者贺江兵认为,中国政府为了节省外汇,减少进口外国商品,以至于境外廉价商品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只会加深滞涨。他相信这种状况,明年还会持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