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242|回复: 0

最后的审判(90)論語 為政第二 国民党蓝泛红色面临改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8 05: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日月同辉有其中 于 2020-1-11 06:34 编辑

為政第二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9.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






為政第二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辰居(取辰上首,取十嫁接到右边,将丿居中)其所而眾星拱之。」


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十四笔画)之以禮,有(含等于)恥且格。」


4.    子曰:「吾(七笔画)十()有五而志於學,十()而立,(←)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    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十四笔画)天(含等于)命,六(陆,七笔画)十()而耳順,(←)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5.    孟懿子問。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問孝於我,對曰,『無違(复)。』」樊遲曰:「何謂也?」子曰:「,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取上首三横一撇,取十嫁接到右边)。至於犬馬,皆能有(馬有,截取馬上首两横一竖重合到马下,取有上首放入当中)養;不,何以別乎。」



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饌孝,共孝,去掉共上横左端、右竖上面,放上一撇)乎?」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去掉其上首,取斤放到上面)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子安,了安,liaoan)。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溫故而知,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子不器。」 (兵器,行兵,安兵,退兵,发兵,回禀,养兵,疾病,重兵,言兵


13.子貢問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4.子曰:「子周而不比,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子曰:「攻乎異(乎共,取齐共上横左端、右竖上面,放上一撇)端(子端,了端,liaoduan),斯(去其上首,取斤放到上面)害也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       子張(含)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9.       哀公聞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0.       季康子問:「使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康孝,截取隶上首,放入一撇)慈,則忠;舉善(shan,黑体音:)而教不能,則勸。」



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乎惟孝,友(書友,截取書上首,放入一撇)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其為為政?」



22.       曰:「而無信,不知其也。車無輗,車無軏(字,一重复),其何以行(去)之哉?」


23.       子問:「十可知也?」子曰:「殷因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可知也。」


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截取中间部分及撇,将折右边对齐,丿居中),無()勇也。」




拼音组合
五个字母

三个字
七+七笔画=十四笔画

(四+三)+七笔画=十四笔画

第一字字中含字
字音、谐音、造字
四个笔画

第二字文中字

字中字
三个笔画

第三字造字
拼音组词

人子再来
吾会重生于长沙市
于北京市长大

地名








——————————————————————————————————————————————





為政第二


1.    子曰:「為政(原【】当,)以德,譬如北辰(长,取chan,)居其(含)所(当【)而眾()星(常,取chan,)拱(含)之。」

2.    子曰:「詩(过,)三百,一言以蔽(挡,)之,曰:『思(过,)無邪』。」

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过,)刑(含廾,),民免而無(含)恥;道(常,取chan,)之以德,齊(常,取chan,)之以禮,(当,)有恥且格。」

4.    子曰:「吾(当【】时)十有五而志於(含)學,三十而(终,)立,四(含囗,音:)十而(终,)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就,)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含欠,),(就【】当【】终,)不踰矩。」

5.    孟懿子(前【】来)問孝。子曰(过,):「無(含)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常,取chan,)問孝於(含)我,我(常,取chan,)對曰,『(当,)無(含)違。』」樊遲曰:「(果,)何謂也?」子曰:「生,(当【】常,取chan,)事(含)之以禮;死,(当,)葬(含廾,)之以禮,祭(愿,)之以禮。」

6.    孟武伯(过,)問孝。子曰:「父母(当,)唯(单,)其(含)(过【】往之)疾之憂(心忡【含】忡【含】)。」

7.    子游(远【】来)問孝。子曰:「(当,)今之孝者,是謂(当【】常,取chan,)能(供,)養。至於(含)犬馬,皆(当,)能(常,取chan,)有(供,)養;不(愿【】恭,)敬,(当,)何以別(含)乎(含)。」

8.    子夏(前【】去过,)問孝。子曰:「色(当,)難(含)(nine,)。(常,取chan,)有事(含),弟子(过【】去)服其(含)勞;有酒()食,先生饌(含)(过,),曾(从)是以為(常,取chan,)孝(,当,)乎?」

9.    子曰:「吾與回(含囗,音:)言終()日,不違,如愚(含)(如过,)。退而省其(含)私,亦足以(常,取chan,)發(种种,),回也(果【】当,)不愚(含)。」

10.子曰:「(当【】过【】去)視其(含)(常,取chan,)所以,觀其(含)(常,取chan,)所由(含),察其(含)(常,取chan,)所安。人焉(当,)叟(过,)哉?人(当,)焉叟(含)(过,)哉?」

11.子曰:「溫故(旧,)而知新,(谦,)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君子不(成,取不上横嫁接左上角:)器(贡【】铛【】铛【】*)。」

13.子貢(单,)問君子。子曰:「(当【】常,取chan,)先行其(含)言,而(过,)後(衷【】愿,)從之。」

14.子曰:「君子(当,)周而不(下,down,)比,小人(当,)比而(终,)不周。」

15.子曰(过,):「(常,取chan,)學而不(常,取chan,)思則罔,(常,取chan,)思而(常,取chan,)不學則殆。」

16.子曰:「攻()乎(异含廾,→)異(含)端,斯(含)害也己。」

17.子曰(过,):「由(含)!誨女(当,)知之乎!知(过,)之為(终,)知之,不知(过,)為(终,)不知,(当,)是知也。」

18.       子張(含长,取chan,)(当,)學干祿。子曰:「(常,取chan,)多聞闕疑,慎言其(含)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含)餘,則寡悔。言(过,)寡尤,行(过,)寡悔,祿(当,)在其中()矣。」

19.       哀公(当【】时)聞曰:「何為則民(众,)服?」孔子對曰:「(常,取chan,)舉直錯(取昔上首,音:)諸枉(过,),則民服;(常,取chan,)舉枉(过,)錯(取昔上首,音:)諸直,則民不服。」

20.       季康子(就,)問:「使民敬忠()以勸,(当,)如之何?」子曰:「臨(取一口放入臣中间,含)之(常,取chan,)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1.       或謂孔子曰:「子奚(当【】长【取chan,】久,)不為()政(含攻,)(乎,含)?」子曰:「書云:『孝乎(含)惟孝,友于兄弟,施(含)於(含)有()政。』是亦為(当,)政,奚其(含)(原【】当,)為(官)為()政?」

22.       子曰:「人而無信,(当,)不知其(含)可也。大車(含)(常,取chan,)無輗(含),小車(含)(常,)無軏(含),其(含)(当,)何以行之哉?」

23.       子張(过,)問:「十世(当,)可知也?」子(就,)曰:「殷因(含囗,音:)於(含)(前,)夏禮,所損(含)益,(当,)可知也;周因(含囗,音:)於(含)(前,)殷禮,(当,)所損(含)益,可知也。其(含)或繼周者,雖(含)百世,(就,)可知也。」

24.       子曰:「非其鬼而(供,祭之。(常,取chan,)見義不為,無勇(
铛【】铛*,)也。」



*铛铛,方言。指受人摆布的人





《论语•为政第二》解析







如前所述,《论语》与《山海经》每章都是七笔画成对子的。

现在,通过另一种方法的检验证实:两者都有着另一种同样的密码。

所以,大家知道孔子是谁了? “為政”,政里含“攻”;为最后的审判攻击之用。

孔子的后代有好几百万,如果谁还在为中国共产党卖命话,你们就应该知道怎样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7 15:4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