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 RFA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突然现身新冠疫情重灾区武汉的一个未发现感染病例的社区(左)。而从之前的几天起,大批防化兵对沿途街道进行了高強度消毒。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终于现身武汉,虽然网民调侃“来晚了”,但习近平的举动似乎凸显力推全面复工,挽救经济下行。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爆发,又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本台记者郑崇生就此邀请旅美时事评论人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的秦鹏和明镜新闻集团创办人何频对谈大疫过后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记者:习近平终于去武汉了。有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全国全面复工拐点的到来,您认同吗?习近平着急原因何在?
秦鹏:我觉得,习近平去武汉主要还不是为了复工,他应该是为了应对“政治危机”,包括习近平本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危机”。
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知道,酿成这么大的一个全国与全球灾难,主要是因为中共当局在过程中行动迟缓、掩盖与拖延,造成整个疫情不可收拾,习近平本人存在决策错误;疫情发生后,他又没有及时到武汉遭到全国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他急于扳分回来。
从经济层面,他也试图对复工产生一定影响。因为,我们知道,武汉相当于是风向标,大家会认为说,如果武汉的疫情减缓或改变了,这可以对全国的复工产生相对积极的影响。
高压强控舆论 疫情政治危机习地位堪忧
记者:所以这是政治考量多?还是经济考量多?
何频:秦先生讲得非常正确,这是一场“习近平的政治危机”,就是习近平的声誉受到很大伤害,民众对他的要求,应该是你做为一个领袖要最勇敢、最具有奉献精神,但他却任命李克强为组长,等于是要李克强冲到最前面,他在后面亲自部属指挥。他的声望在这个事情上当然受到非常大的伤害,但这是不是根本性的危机?我则认为未必。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共靠的是全面性的控制,在这情况下,民意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党内体制也已经看不到任何可以挑战他的力量。
另外,我还比较倾向认为,疫情在中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控制,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时间性,尤其是在病毒上,有时候就是运气,如果你运气够好,即使不做任何措施,它也会消失。
大疫蔓延世界 “铁公基”难救中国经济
记者:中国疫情看似缓和下来,相较之下,欧美的疫情才要开始。中国接下来会是扮演世界经济火头的角色吗?或是世界市场因疫情的冲击,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秦鹏:我觉得,实际上,接下来中国很难扮演世界经济火车头。
中国经济这几年一直在下行,尤其是美中贸易战,加速这种下行,过去几个季度GDP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根本原因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信心丧失,要想完全靠“铁公基”(铁路、公路与基础建设),也就是好多个省号称要靠投资“铁公基”好几个万亿在其中,我对这个是不看好的。第一,能不能筹到这么多钱是个问题;第二,能不能对整个经济成长,以及解决就业问题,我觉得是解决不了的。所以,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创是毫无疑问的。
而现在随着欧美国家疫情的发展,这也会对中国经济形成一种打击。
何频:当然毫无疑问,正如秦先生讲的,这是个全球化时代,如果欧洲经济不好,一定也会影响中国经济不好。因为,如果欧洲疫情很严重,自然会影响欧洲经济流动。那么,对中国来讲,欧洲是非常巨大的市场,美国的情况同样也是的,全球化是共同一体的过程。
而中国这几年政治错误的干预经济,使得民营企业家丧失了很大的信心与热情,至于中国经济,我不是说看好中国的经济,而是“并不那么看坏”,原因是如果你到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其他国家走一走,甚至到美国、越南、泰国、柬埔寨,在生产制造业领域,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领先的。
中国人民能扛能吃苦 全球萧条仍遥远
记者:这波疫情凸显哪些中国经济的脆弱面?有人说,新冠肺炎会是本世纪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起点,您认同吗?为什么?
秦鹏:第一个是,中国还是高度依赖中共极权管理能力。从政治层面上讲,它不是一个自发经济体,一旦失误,经济上就会有很大灾难。这次我们就看到很大的麻烦,这是一个制度面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这种经济脆弱面主要是经济发展模式高度依赖地产经济与高负债的发展模式。一旦遇到这种大的天灾人祸,经济本身就会断链,地产也好、其他方面也好,本身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当局不得不急着复工的原因。
至于世界经济是否会陷入全球性的大萧条?我倒不认为会有那么严重。
何频:我大致上同意秦先生思考与判断。我要强调的几点,一是中国经济表现了老百姓“巨大的韧性与忍受力”,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激素。当这次公共卫生事件过去后,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报复性的增长”。
对于美国来说,疫情现在还有不确定性。美国最近几天情况有点严重,但老百姓没有出现很大恐慌,国民素质表现出来,而且美国毕竟有比较专业且标准的系统,不像武汉那样,先是隐瞒、后是恐慌。美国有这样专业与标准的力量,这个力量一支撑起来,对于化解这样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公共卫生危机有一定的时间段,不会是长期不可控制的漫长过程。所以,现在要判断全球性经济衰退与萧条,我同意秦先生的看法,还“言之过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