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953|回复: 1

魏京生:五四运动的经验教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5410
发表于 2020-5-17 07: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20-5-18 11:31 编辑



五四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之一)

魏京生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到现在一年多了。我以为会有一些有份量的回顾与评论,可以发人深省。很遗憾,在习近平政权的高压政策下,居然一反常态没人敢发声,万马齐喑。这个对中国现代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节日,好像被忘记了。可能中共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吧,模仿网上流行的心灵鸡汤的模式,搞了一个大忽悠的视频。放在五六十年前,还能忽悠不少人,放在今天只能让人恶心。

其实最近十几年来,有不少有心人对五四运动做了真实诚恳的回顾与评论。所谓的五四运动,并不是从一九一九年开始的,而是从十九世纪自西方引进新思想开始的。那时中国虽富但不强,屡屡败于西方强国。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到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直到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的两个高潮,就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得到全国的支持,说明它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人已经接受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抛弃了两千多年传统的帝制思想,成了除西方以外的第一个民主政权。遗憾的是,在这样大的国家中建立民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在新的体制还处于脆弱的蛻壳期,遭到了西方国家集体的侮辱。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居然像战败国一样割地赔款。在战争中出工不出力的日本,居然获得了战败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青岛。这个巨大的侮辱和列强的不公平,激起了中国人极大的愤怒。如果是皇帝专制时代,老百姓浑浑噩噩,割地再正常不过了,几千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

可是已经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已经不能接受这样的不公平和侮辱了。处于蛻壳期虚弱的不敢得罪列强的北洋政府,就成为人们痛恨的对象。这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思想基础。当然,崇拜西方也不敢得罪西方的知识界,就只能得罪中国政府,而不敢得罪他们自己崇拜吹捧的列强。毛泽东说的老师总是欺负学生,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可是敢想不敢说的心态。

这些西方的好学生们,几十年后总结五四运动总是说;之所以失败是救亡压倒了民主。这诡辩真是炉火纯青。难道被侮辱了就不该发声吗?难道北洋政府没有据理力争吗?试想,如果当时的救亡运动目标对准列强的不公平;如果不是去火烧赵家楼,而是强烈要求废除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列强的非法在华利益,有没有可能改变列强的不公平态度呢?二次大战后的法国和波兰等国就做到了,法国和波兰对二战的贡献不比北洋政府多,二战时的法国也不比当时一战时的中国强。

北洋政府已经失去了民心。不甘寂寞的新文化促使下,爆发了孙中山的第二次革命。再次遗憾的是,列强不喜欢维护中国权利的国民政府,更喜欢维护不平等条约的北洋政府。没有人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倒是苏联看到了机会,给予国民政府大力支持;同时夹带私货,借机壮大了共产党的实力,为今后的中国埋下了隐患。

其实当时苏联已经对中国有了评估,斯大林认为私有经济根深蒂固的中国不适合共产主义革命。只是二十年后中国被战争搞得焦头烂额,才改变了斯大林的决定,获得了一个共产党大国。

(本评论的英文版本由黄慈萍翻译。魏京生和魏京生基金会感谢她数十年来有关的无偿贡献,特别是使用和发布此译文的许可。)

本篇评论在自由亚洲电台的原始链接: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weijingsheng/wjs-05082020085613.html

五四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之二)

上一篇《五四运动的经验教训》发出之后,在推特上看到不少诚恳的评论。有些评论给我的感觉,所使用的资料还是从共产党的历史教育中得来的。毛泽东从延安时期就很重视编造历史来控制人们的思考,这恰恰就是从五四运动得到的启发。而这种编造历史的工作,也是从五四运动,或者说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顺便解释一下:这场学习西方的潮流有很多种说法,现代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包括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可是一个世界首富,花钱在短时间就可以买来一个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海军,仍然败在小国弱兵的日本手下,这激发了学习西方思想和制度的热情。这就是五四运动,或者说新文化运动的酝酿期。

科学有比较硬性的概念和指标,学习起来不太容易走样。这场学习科学的运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很少出现偏差和逆流。科学的实用性是任何制度都需要的,从最专制到最自由的制度,都需要科学技术来维持生产和生活。而思想和制度就比较模糊了,没有所谓硬性的指标,除非造成了后果,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分别它们的好坏。

还有一个偶然的原因,就是学习思想和制度最积极也最庞大的一批留学生,是从教室到宿舍的书生,并不了解社会。他们只从书本上获取思想和制度,理解难免偏颇,而且倾向于最感兴趣的都比较时髦,较大程度偏离了本质。这在留学生建立民主的第三世界各国中是个普遍现象。记得在台湾电视里看着马英九派警察营救树上的家猫,就是这种赶时髦的代表作。

那个时代思想和制度改革的鼓吹者们,大多是学习日本的时髦。重要的革命领袖们,也大多是留学日本的学生、学者。从日本引进的脱亚入欧派别中,最极端的全盘西化派成了五四运动期间最重要的思想潮流之一。如毛泽东所说的: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这是这个时期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们的普遍认知。

为了印证他们从西方抄书得来的理论,甚至给中国编造了一个所谓的封建社会,至今引导着中国知识界的思维模式。而抄书革命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看社会现实,不知道各国制度的所以然,只从书面描述来选择革命的方向。于是说得天花乱坠的共产主义,就成为那个时代激进革命青年们的首选。

“五四”火烧赵家楼,是那个年代激进青年的代表作,也是整个学习西方运动的转折点。彻底砸烂中国文化,彻底引进西方文化成为那之后人们思考的主流。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从名称到行动,都是那个时代思想和行为的延续和扩张。可以说,狭义的五四运动,就是中国学习西方走向歧途的开始。

最主要的两派,是模仿欧美派和模仿苏联派。这两派在苏联支持的广州政府和黄埔军校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平衡。斯大林的评价其实不错:在中国这个两千多年市场经济的国家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北伐战争以及之后的竞争里,亲苏派明显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败下阵来。如果没有花花公子张学良的帮助,几乎被消灭殆尽。

但是在被扭曲的新文化运动引导下,青年们还是很容易接受共产主义大忽悠。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很重视编造历史的原因。思想是引导社会行动的根本,历史是人们思考问题的素材,编造历史或者曲解历史,是误导整个社会的最有效手段。说毛泽东和共产党是一帮深思熟虑的骗子,应该是实至名归。但他们又是被谁骗了呢?这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经验教训。



发表于 2020-5-18 1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魏的头脑要跟上时代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没错,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有错。

北洋政府参战没出兵,只出了劳工民伕,能落个战胜国的名就可以了,还没资格与列强平起平坐,李大钊等一众爱国愤青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研究问题胡闹什么主义?只知义和团似的抓汉奸,让他们到巴黎和会去试试?其实五四愤青们造反的主要动力是反封建(包办婚姻等“封建礼教”),反帝是次要动力,背后是民族资产阶级因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强烈排外思潮。斯大林对中国的判断还是正确的,中国当时真的不适合搞共产革命。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爱国愤青(义和团红卫兵小粉红)绝对是颗民族毒瘤。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吸取教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四“反封建”的封建主义是指中国儒家道德礼教,并非字义上的封地建邦(封国土建诸侯的政治制度)。

但即使是这样的封建制度,中国在共产党土改之前也一直存在着,例如大地主庄园(多数都是世袭的),庄户都是农奴。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关于农民阶级的分析是偏激的,不切实际的煽惑,毛考察的仅仅是湖南的局部地区,而中国广大的“贫下中农”(毛的定义)都不是农奴,至少是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只有极少数破产农民才算农奴即“僱农”(含懒汉二流子),共产革命依靠的就是这个阶级。

五四运动的学生们,家庭出身也大部是有产阶级(地主富农和资本家)他们反“封建”,主要是反封建社会沿袭的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主张婚姻自由,所以五四运动才有“砸烂孔家店”这个口号,北洋政府则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又卖国又封建,教育部中的保守势力多属饱学读书的科举出身,能容得下思想解放还公开嫖娼的陈独秀们吗?因此爱国愤青们对北洋政府是新仇旧恨一起算了。以上这些概念要厘清。

中国的共产革命土改运动为什么能搞起来?这与中国农民的自私贪娈仇富嫉富有关系,少数僱农懒汉二流子当然是打土豪分田地的积极分子,但农民的传统观念就是田地越多越好,广大“贫下中农”谁不想过上地主的好日子?祖祖辈辈辛辛苦苦赚钱攒钱都是为了置产买地,大部分地主富农也都是这么起家的,有几个是恶霸?既然共产党能武装打击还乡团反把倒算,保障他们的“胜利果实”,钱财又不咬手,何乐而不为?

在党文化语境下,“封建”一词通常是用来比喻思想守旧,一般是用在婚姻恋爱和妇女解放方面,这又是一种狭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6 08: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