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70|回复: 0

陈诚先生回忆录之国共战争(14)

[复制链接]

8608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70
发表于 2020-8-13 07: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节 功亏一篑

竭数年之力,糜鉅万之饷,劳百万之师,以剿此一隅之共军,照理讲,是应当草薙禽猕,根株断尽的了。殊不料我们于攻下石城之后,共党竟开始突围,其中渠魁如朱、毛等,尽皆漏网,遂使九仞之功,亏于一篑。这让我们当时剿共有责的人,真不知应何以自处!

共军自石城将陷未陷时起,即已准备突围西窜,至十月杪,综合各方情报,所得情形如下:一、伪一、三、五、八、九军团残部及伪中央各机关共约五万人,已于十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等日昼夜由信丰、青龙、池江、新城、贤女埠、南康一带渡章贡水,纷向义安、横江、杨眉寺等处西窜,其在信丰东南古陂、安息等处与我南路军接战之伪一、三军团之共军,似为其掩护部队。

二、留置赣境残部,有伪“省苏”约二千余人,枪数百枝,十月十三日,由宁都城向马顾、黄石贯窜去,各伪“县苏”共约千余人,枪数百枝,十月二十六日,由安福圩、青塘圩向黄陂窜去,又黄陂、蔡江一带,有番号不明之共军二千余潜伏,伪三十四师之共军六百余,及东山坝、马济湖等处残部,于十月二十七日起,俱窜向黄陂一带集中。

三、闽西方面,伪二十四师主力,十月二十日尚在长汀属河田附近。

根据以上情报,我当时曾向委员长提供以下意见:一、共军突围部队,必系伪一、三、五等军团之主力,而留置杂色部队于赣南老巢,其伪军政首领,必随之流窜。堵截之法,惟迅速抽集部队,于南(南雄)、大(大庾)、信(信丰)、安(安远)及桂(桂东)、汝(汝城)一带,迎头痛击。于湘南则赶筑碉楼,训练民众,坚壁清野,以逸待劳,勿使得定喘息。

二、北路军应速乘机将守备部队,除必要者外,一律推进构筑兴国、宁都及宁都、雩都、赣州线碉堡。

三、以现势观之,共党已西窜,如由进剿部队追击,不但鞭长莫及,且亦不可能。

此时对军队本身及环境观之,可令周浑元部就近准备追击外,其余实有整理并从速肃清残部之必要。

四、为摧毁赣南共党之根基计,应划赣南为特别区,特派能员负责,注意小学教育,以期改造儿童心理。对无主土地,应给予贫民,或补偿因修路损失之民众。再交通网亦应继续完成,以为将来军事政治推进之基础。

这项意见,经奉决定如下:

一、西路军派军二师集结耒(耒阳)、常(常宁)一之线相机使用。以一师开资(资兴)、郴(郴县),策应汝(汝城)、桂(桂东),以一师守大汾及桂东,以一师守桂东至广东桥。

二、南路军派两个师一个旅由大庾、信丰向崇义方面追剿。

三、北路军派第六路军兼程入湘,第八纵队在遂川集结后,向西南觅敌追剿,期与南路军连络夹击。

四、本路军负责筑碉筑路,并在赣南分区搜则残敌。

其时残留雩都、会昌、瑞金、石城间及宁都、兴国之线以北地区之共军,约计尚有二万余人,由项英为之魁首。一以牵制我军,使不得全力追则逃窜共军,一以保留余烬,作死灰复燃之计,故清剿残敌工作,也是很要紧的。

南昌行营为适应实际需要,调整部署加下:一、东南西北各路军及预备军战斗序列,于十一月底取消;二、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薛岳所属之第六路军及周浑元所属之第八纵队,改归追剿军战斗序列;三、任命顾祝同为驻赣绥靖主任,下设八个绥靖区,派我为驻赣预备军总指挥,辖四个纵队;四、任命蒋鼎文为驻闽绥靖主任,下设四个绥靖区,派卫立煌为驻闽预备军总指挥,辖三个师。

调整后的部署,于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预备军于奉命后,即着手清剿工作。分期分区进行,以“严堵”、“穷搜”为原则,务期余孽肃清,使人民恢复安居乐业生活而后已。在开始清剿以前,先构成网状封锁线,制敌流窜,再以有力部队,分驻要点,然后分派小部四出搜剿,并编组狙击队用游击方式,觅敌猛袭,或绕敌腰袭,使无栖息时间以疲之,因之残敌战志战力,完全消失,欲图幸存,遂为不可能之事。我部队所到之处,立即开始散放食盐,调查户口,组织民众,编组保甲。共区人民日渐归心于我,残敌欲图潜踪匿迹,亦已无此可能。至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三月底止,赣境残敌,歼灭殆尽,本军清剿任务,因得告一段落。

第五次围剿开始以来,我们三路军在进剿军中居于主力的地位,此为人所熟知。

经过一年多的苦战(仅就五次围剿而言),生者需要稍舒喘息,伤者需要疗养,死者需要补充,而同时赣南残敌还需要我们清剿,所以追剿窜敌的工作,我们没有参加,这是不无遗憾的事,但也是无可如何的事。

西窜共军的确实人数,究竟有多少?现在还没有定论。根据我们当时的情报,是四至五万人,据史诺的估计,约为九万人。两个数字,相差一半,可能都不够准确。

折中计算,约为六七万人。总计赣闽共军,原只十余万人,经过最后最大一次围剿,竟仍有六、七万人漏网,这当然不能不说是“功亏一篑”了。

漏网的共党残部,由广东而湖南而广西而贵州而云南而西康而四川而甘肃,最后始得立足于陕北。沿途为堵截及追剿部队所消灭者,达半数以上,最后到达陕北的残余,据说还不及万人。江西功亏一篑的围剿,固属不幸,不想继此之后,又来一次西安事变,以致终有漏网吞舟之事。因为人谋之不臧,致使国运重罹艰屯,何胜浩叹!赣南共军突围的几个重要原因,即在今日也还有检讨一下的价值。

第一我们情报得到的太慢。赣南共军突围行动,于十月中旬即已开始,可是我们于十月下旬才得到情报。共军封锁情报的工作十分成功,因此才有突围的成功。

第二我们过份稳健了。石城攻下之后,共军事实上已无法再行恋战。我们应立即猛进猛打,以歼灭共军主力为急务。可是我们仍照以往一贯成例,筑碉修路,以稳扎稳打为能事。这种过份谨慎的作法,虽然绝对稳妥,但却失掉了千载一时的机会。

第三南路军有网开一面之嫌。陈济棠的广东,是半独立性的省分,已匪伊朝夕。

五次围剿开始,他虽然没有拒绝南路军总司令的任命,但要他真正拿出血本来剿共,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防止共军侵入广东,他当然肯干,单单为了合围而不惜有所牺牲,就要另当别论了。“养匪自重”的话,现在我们不忍说,“以邻为壑”的心,虽在共方亦知之甚审。所以他们突围,就选定了南路军防线的地带进行。这也是共党知己知彼的一种成功的判断。

总之剿共数年,卒使共党分子数万突围,这是我们的失败,实属无可讳言。但因追剿窜共,国军忍饥寒,冒霜雪,转战万里,备尝艰苦,卒使窜共难安喘息,无法盘据为害,大西南得以由此保全。我们知道川滇黔等省地当边陲,与中央形格势禁,自北伐成功以来,始终仍保持一种半封建半独立状态。与中央关系极不正常。政府有意加以调整,但以鞭长莫及,只得忍痛罢手。兹以追剿残共,使免为害地方,大军所至,闾阎不惊,西南地方当局,感激中央德意,内向之心,始油然而生。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八月,开办军官训练团于峨眉山之报国寺,西南军队亦逐渐纳入轨道,而西南统一于中央的局面,由是才成事实。抗战军兴,西南之得以成为抗战根据地者,谓非造端于追剿残共,吾不信也。如以赣南共军突围,为“失之东隅”,则统一西南,也可以说是“收之桑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8 14: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