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28|回复: 0

中国最大银行雷爆!被最神秘“民企”拖下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05: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 财经冷眼

最近,今年以来,投资雷爆的事情越来越多,雷爆的产品越来越离奇,雷爆的公司规格也越来越高。连很多刚性兑付、保本的理财产品都纷纷违约雷爆。


2013年1月4日成立的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华资产”

  一

  上周末消息爆出,由“宇宙第一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资管的理财产品,“鹏华聚鑫”系列资管计划全线违约,25只固收产品总规模或超40亿元,资金缺口或超20亿元。

  随着资管新规的推行,银行理财早就不是刚兑了,违约啥的大家都能理解。银保监会领导之前就提醒投资者: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但低收益不一定就是低风险。谁能想到,连根正苗红的中国第一大商业银行工行,收益才4.1%的固定收益产品也违约了,确实让很多人看不明白。这款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是R3,也就是风险适中的意思。和当初爆仓导致客户本金亏光还要倒贴钱的原油宝是一样的风险级别。但是,就是这种风险评级始终的产品,居然都出现了雷爆。

  这次工行代销的“鹏华聚鑫”这款产品起购门槛是100万,被坑的并不是普通小散户,和这两年信托雷爆的客户比较像,都是有一定身家的中产或者私企老板、富人等。

  鹏华聚鑫系列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25只产品自七月以来便陆续到期。但到期一直没给兑付,期间各种公告:

  8月14日,管理人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

  9月14日,鹏华再发公告称该资管计划已经开始对持仓资产进行变现操作。

  10月16日,鹏华又发公告,称目前聚鑫系列产品相关兑付工作正顺利推进并基本完成,投资者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我们看一下投资者得到的是什么保护。代销行工行提出了一份解决方案,大概是这么说的:现在这产品出事了,按约兑付是不可能的了。利息你们是别想了,只能想办法拿回本金。你要现在拿钱,那就只能拿回本金的60%,其他40%就算你们投资亏损了。毕竟投资有风险,我们也不想的。说好的4.1%的年化收益率,现在变成亏损40%,估计投资者心里万马奔腾。

  愤怒、难受是可想而知的。没关系,工行还提供了第二套方案,今年10月20日兑付本金的50%,另外4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

  看起来很科学,很替顾客着想,但是我从这里面看出来两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这个理财产品到底投资了啥?众所周知,我们购买理财产品,实际上是管理人拿着我们的钱,再去进行投资。具体投资标的,在产品说明书上都会有描述。

  比如这次的这个鹏华聚鑫系列,产品说明书是这么写的:主要投资于现金、正回购、逆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含可交换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资产管理计划(如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期货资产管理计划等)。这是啥都能投的意思,基本说了等于没说。

  二

  作为固收产品的鹏华聚鑫系列,出现如此大的亏损,其底层资产到底是哪些标的?所有投资者都都想知道,你到底拿我钱去投了啥?

  面对投资者质疑,鹏华资产表示“不便透露”。在该方案的沟通过程中,部分投资者试图向鹏华资产及工行索要鹏华聚鑫的定期报告查看资金使用情况,但均因各种理由遭到拒绝。拒绝的理由也很奇葩,两家互相踢皮球:工行表示定期报告需要向鹏华资产索要,而当投资在向鹏华资产索要时,被告知相关报告只能提供给工商银行。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根据《红周刊》记者从投资人处获悉,其部分原因在于其重仓了某民企集团发行的债券。这家民企近些年在海内外快速扩张,一度拥有十多家A/H股上市公司,也正因此被卷入了不少舆论漩涡中。

  进入2019年,该民企债务危机逐渐明朗化,旗下子公司新华航空发行的16新华航空PPN002在2019年11月下旬宣告违约。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银行也是该民企集团的“大债主”。这个民企集团,显然就是中国最神秘的企业,从去年就一直问题重重的海航。

  但是,鹏华聚鑫这个资管产品是今年发行的?不要说专业基金经理,即使普通人,去年开始,应该都知道海航出事了吧?今年发的产品去接去年已经接连雷爆的海航的债务,而且是6个月短期产品。这是打定主意忽悠投资者做接盘侠,为海航的债务买单呢?还是说准备火中取栗,在海航危机全面爆发前捞一把呢?不管是哪种想法都不符合常理啊!

  我相信不管是工行还是华鹏,应该都清楚这个投资,但是为什么还要发行保本4.1%的理财产品来忽悠这么多人来购买海航的烂账呢?

  而据部分投资人和官方的沟通,基金经理之所以买入该债券,是因为其在暴雷前一度非常“优质”。他们既然这样解释,我也就无语了。

  再说第二个疑点,这个产品是鹏华基金发的,工行只是一个代销方,说白了就是一个“卖货的”。货出了问题,厂家没吱声,卖货的给兜底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操作?难道是因为工行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视顾客为上帝,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要把这个锅背了?



所以,综合起来唯一的解释就是,工行就是一个做局的。明知道这个产品有风险,而且风险不小,还隐瞒实情,向客户兜售,可以说就是故意坑人的节奏。

  当然,工行的家底还是很厚的,这次40亿雷爆,20亿的亏损,在客户不要利息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兜底的。但是,刚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打破,可以预期,我们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这种戏码上演。大家都要小心。

  三

  资管新规出台后,各大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在持续清退中,过去一年保本理财产品退出速度加快。到今年9月份,已基本进入尾声了。

  2019年前9月,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较稳定,大致在20%-25%之间。10月之后,保本理财占比大幅下降,到年底降至15.73%。2020年5月以来保本理财加速退出,7月份占比降至8.96%,为近年来最低水平。虽然8月占比小幅回升至9.13%,但发行量仍在持续压缩。只不过由于当月理财产品发行总量降幅较大,导致保本理财占比略有回升。

  2019年,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青岛银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等首次将保本理财产品清零。2020年上半年,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保本理财产品清零。

  整体看,这两年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压降的狠,规模占比均大幅下降。

  今年6月,金融圈一下子爆出来了几十个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亏损的消息。当时震惊了整个金融圈。数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站在了风口浪尖。6月10日,各个银行的理财公告逐步发布,各个机构和记者纷纷对各大银行的理财进行统计。统计的数据却让投资市场大吃一惊。工商(工银理财)、招商(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中信理财等机构的2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最新净值均低于1,多数为固收类理财。银行保本理财占比持续减少的影响也在不断慢慢的显现,亏损的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了。固收类的也不安全了。

  而工行这次40亿雷爆事件,其实还不仅仅是保本理财亏损的问题,更是利用工行自身的招牌诈骗资金,投资风险标的,导致投资者大量亏损的违法行为。

  目前中国的资管圈,理财产品,还有多少这样的项目在运作,还有多少这样雷将被引爆。

  所以说到底,还是中国的经济丧失了成长性,没有好的投资标的赚钱。除了大量保本理财亏损外,网络金融、石油宝等期货以及信托、长租公寓、地产开发商债务雷爆,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资产荒,已经很难找到稳赚不赔,甚至是多赚少赔的投资渠道了!已经没有安全的投资资产了,投资什么都亏钱。

  现在投资,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赔多赔少的问题。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资产增值,增值的时代已经过了,现在最需要的是保本,保住你的本金。

  所以,现在多看少动,是最明智的选择。资产的安全和保值比投资收益更重要。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在经济上升的周期,就要敢于做多,敢于投资实业,投资资产,顺势而为,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相反,在经济下行周期的额时候,就要敢于做空,清空资产,落袋为安。这个阶段,盈利已经不是你的主要目标了,保护你的财富安全,让你的财富抗通胀,才是主要的任务,投资美元等外币和贵金属,都是保护你财富的重要方式。

  如果在经济上升周期你做亏,持币观望,你就会错过实业繁荣和资产升值的机会;如果是在经济衰退周期你做多,为了盈利投资风险资产,不管是投资P2P还是原油宝,都可能将你十年赚取的财富一夜清零,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就算是工行这样鼓吹的4.1%年化收益率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也要谨慎投资。

  人生就是要守得住繁华,也耐得住寂寞,现在就是大家要承受寂寞的时候——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8 12: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