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758|回复: 0

三年烧掉1280亿,国产芯片只留下一地鸡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9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20-12-19 16:42 编辑

三年烧掉1280亿,国产芯片只留下一地鸡毛

2020-12-18 千经不尽理复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芯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开始大力扶持中国半导体行业,各种福利政策倾斜,资金回笼,国内造芯热情不断。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就有约20个地区开展半导体项目,合计规划超600亿。

imag.jpg

看上去芯片企业轰轰烈烈,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却被频频爆出造芯项目烂尾的现象,发展之下,难道是"虚假繁荣"?为什么?

    一、看:国产芯片,烂尾现状惨不忍睹

    不久前,中国最有名半导体企业武汉弘芯和700亿芯片巨头紫光国微因股票崩盘登上热搜,伴随着热议不断,国产芯片的烂尾现状被一一揭开。以武汉弘芯为例,看看国产芯片的发展现状。

   1.  武汉弘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高开低走"

    武汉弘芯,是一家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三年前成立于中国湖北武汉,投资额高达1280亿元,公司拥有来自全球的行业领域专家团队,有国内首个可生产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更有行业大佬蒋尚义坐镇,可以说阵容非常强大,实力看似不可小觑。

    如此"高开"的武汉弘芯,在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接连入选湖北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虽然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却在成立仅不到3年的时候就资金告急,甚至连厂房都没建设完成,而堪称能生产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甚至都没启用过,直接全新原封送去了银行换取抵押贷款。

    后来陆续爆出武汉弘芯不仅拖欠施工工程款,大股东出资金额为零的消息,甚至在北京的注册地址完全找不到这家公司。负面消息不断的武汉弘芯,就这样最终以大面积"烂尾"收场。

武汉弘芯拥有着人才、器材、钱财的扶持和支持,可就是这样一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半导体公司,最终却走向了"烂尾"的结局,如此"高开低走"的局面实在令人惊叹。

RP25128.jpg

2.芯片企业频繁暴雷,烂尾收场

    事实上,武汉弘芯半导体似乎并不是第一个暴雷的,还有很多其他企业也被芯片卡住了脖子。《瞭望》新闻周刊此前报道,仅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国内就有5个省的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纷纷停摆。

    成立较早的南京德科码和江苏淮安德淮半导体公司也位列其中。其中南京德科码声称为芯片项目投入了25亿资金,但是实际上只有2.5亿,成立两年不到,就因资金问题被迫烂尾,人去楼空,项目停滞。

    而江苏淮安德淮的情况更加严重,原计划为项目投资450亿元,但在第二年各种问题陆续呈现,最后连生产线都没能建立起来,同样烂尾收场!大热的国产芯片行业,为什么会在看似一片向好的市场环境下,频繁发生企业烂尾的现象?

二、问:国产芯片企业为何频繁烂尾

半年新增2.8万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平均一天新增150家,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国内造芯,烂尾的程度同新增企业的数量一样令人乍舌。到底是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福利待遇太好,引起资本家的圈钱心理,还是技术人才的短缺?其实,通过武汉弘芯的发展过程,我们也能看出国产芯片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投入过大,资本回报周期长

不挣钱、周期长,这是投资者们对半导体行业已经达成了共识的印象。芯片公司前期投入大,人力、研发、原材料、供货渠道和芯片制造等各个环节都要钱,但公司估值却并不高,最成功的估值可能也才10-20亿美元,与估值动辄能达到四五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简直没法比。

对投资者来说,不仅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而且半导体行业对投资人的要求非常高,这也让投资大佬们纷纷选择避开芯片,不敢贸然出手,更愿意把钱投入付出少、风险小、回报周期短的其他市场,而投过的基本也都是血本无归。

2.  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前面我们分析过,从半导体的行业特点来看,前期投入大,资本回报周期长,这也导致我们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基础人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此前发布数据显示,预计到明年,我们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仍然存在26.1万人的人才缺口。

    为什么专业人才如此匮乏?

    一方面,大量的优秀人才都流向互联网、IT和金融行业等门槛低、行业工资高和回报周期短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半导体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没有选择这个行业,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技术问题、专业知识,更有像金钱这样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在2000年后才意识到人才短缺问题,开始高薪招兵买马,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而其他各国政府也都纷纷意识到人才自主的重要性,通过相关举措阻拦人才流出,所以引进人才这条道路走的并不通畅。

3.  为享政策红利,涌入"摸鱼"企业

    随着国家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大力扶持,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热情不断高涨,很多经验不足、技术不到位,甚至连专业人才都严重缺乏的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大量企业的加入,让国内造芯呈现了表面的轰轰烈烈。

    但其实这些企业也并非都是新公司,有的是成立多年的公司,有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造芯,只是将业务做了更改。甚至不少家电、房地产、金融等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加码投资半导体。

    为什么这么做?有新政策的推动,他们的市值势必会上升,而且将经营范围更改成与集成电路相关,就能享受一部分政策趁机发财,还能利用这些政策红利进行招商引资。浑水摸鱼的企业进入,分去巨大投资,而真正搞科研的却拿不到投资,必然导致中国造芯发展缓慢。

    一轮又一轮的半导体企业从未想过扛起芯片制造的大旗,而是找准国家政策风口,冲着投资和经费来,快速出现又像泡沫一样迅速消失。所以,中国虽有大约1700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但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业务实力的公司却屈指可数,想要支撑起我国的芯片制造业,这远远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7 22: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