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65|回复: 0

奇文共赏:另类空想共产主义的”感知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13: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知社会的八大特征》  


作者:王建平    


    前所未有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感知社会有如下八大特征:


    一、没有私有概念和个人及身份意识,人将自己视为感知体和被感知体。


    人走出生命观念以后,以全新的品质成为新的人类。人以感知一切存在为己任,同时也作为存在被他人感知。以感知取代生命作为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之后,个人的拥有失去意义,私有不复存在,人的身份辨识已经没有必要,人在感知与被感知才是生活的实质,感知到什么才是生活的品质。人再也没有生命中人的属性,人在感知生活中已经变成了另一类人。   


    二、没有任何政体,没有国家,没有任何社会监管机构。


    感知社会的性质决定任何政权以及国家机构都没有必要存在,因为人们再无利益的矛盾冲突。所有人的目的一致,行为互补,人间再无群体的不同,再无战争与硝烟。人们无须约束与监管,法律和惩戒都因不再发生作用而消失。每个人的存在都不再是个体的独立存在,人的存在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三、没有经济运转,没有商品流通,更没有货币存在。


    感知社会将生产改为服务,生产者(劳动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改变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因为物质只具有被感知性,所以任何物质除了被感知作用不再有其他的用途,因此没有商品存在,也不再需要经济运作。物质再无所有权问题,货币失去意义。社会只有服务与被服务的调度与匹配,社会的各种供需会得到最佳契合,每个人都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四、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身份证明。


    感知社会由感知者组成,旧有的生存秩序和生活体制被放弃,每个人都以感知者的身份生活在感知共同体中,人与人不再发生感知与被感知以外的关系。所以,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都生活在愉悦的感知网络中,是感知愉悦的显示终端,都会得到社会网络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安排。每个人都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之中,全世界无一人被排除在外,所以,身份的甄别没有任何意义。   


    五、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没有任何感知目的以外的思想活动和精神活动。


    感知社会生活理想地展开,这是人类唯一的生活现场。人的所有愿望和所有的需求都已经兑现,一切都在公开地不留任何余地地进行。人们再无他求,所以,宗教信仰的理念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并且,感知理论揭示的存在真相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再无任何必要寄希望于来世或天堂,人心已经昭然,再无用其他法度审察的需要。人的行为与内心世界都完全公开化,人们不会再有任何其他的精神要求。


    六、没有科学命题的证伪发生,再没有无穷无限等物理的难题出现。


    自从感知理论揭开存在的终极真相以后,科学找到自己的前提和限制,科学找到研究的方向和应用的目的,科学从无限的理论研究转换到有限的研究范围。以感知为限为科学找到一切追究的理论根据,科学再也不盲目的研究物质与宇宙的无穷无尽。科学元素里加入人的因素以后,科学研究有巨大的变化和不断的突破,研究人感知中的世界比研究所谓的客观世界更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真理性。科学知道了自己的任务与使命以后,终于成为了人类最有力的工具。


    七、再无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发生,工农业生产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及自动化时代。


    感知社会理性运行毋庸置疑,社会化运转均在高度智能化中进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彻底改变,生活资料从制作到应用都在人工智能的操作下以最佳状态运行。因此,工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成本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取缔了国家、政府及所有的管理机构,以及所有的军费开支,以及经济运营成本,人类世界的总能耗可降低到如今使用量的百分之三十。没有任何浪费,也没有运营损耗,产出与使用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生产的高效、高能、高产与使用的精确控制,使自然资源的耗费量减到最低,环境污染及自然物质的综合平衡都在科学的严密的控制中。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干扰,这一切都在理想化的系统中运行。   


    八、再无社会生活的冲突与混乱,再无犯罪与防范或者惩罚的社会现象存在。


感知社会运行在新的伦理逻辑理念之中,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及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改变,他人即我已是人们行为的伦理准则,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以后,不可能再有违反感知伦理的问题发生,因此不可能出现矛盾冲突,便没有犯罪现象存在。他人即我成为现实,美好的理想的幸福的人间社会成为现实。人人相亲相爱、个个亲密无间是人间关系的基本形态,再也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全人类都生活在自由与愉悦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19 21:3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