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50|回复: 0

《菩萨蛮》–温庭筠

[复制链接]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6-1-15 1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蛮》–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       ﹌      ̄      ̄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     ﹌      ̄      ̄

【注释】

.水精=水晶。

.颇黎=玻璃。

.人胜=又称花胜、春胜。是一种用彩纸获金箔剪刻而成的装饰品,可贴于屏风或戴在发鬓上。唐时风俗正月七日又称“人日”,这一天要剪戴花胜以迎接春天的来临。妇女们尤其喜欢此项活动。

【寂风随写】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水晶帘、玻璃枕,词中第一句点出香闺中的两样物品皆属精品,不难让我们联想到这位闺女的房中其他陈设必定非常的精致讲究。当然作者也在衬托这少女的雅洁明丽,如水晶、玻璃般晶莹剔透。

  此时;这位少女正酣睡着,酣睡在他香香暖暖的鸳鸯锦被中,做着一个旖旎的梦。

  这里“惹”字用的非常之妙,水晶帘造成室内色彩的缤纷变化,清凉光滑的玻璃枕醒脑舒适。锦被上不但绣有鸳鸯;还让薰香薰过,在这样的气氛下理所当然的“惹来”春梦。

  这一段词原本只是一个静止的、平面的景象,因梦而立体深动,就好像由一幅画转而有了生命力一般。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一段写的好美。春雾拢照着大江,岸边的柳树迷濛似烟,月已残,时近破晓,大雁也开始结队飞回北方。这是一幅多美的春江晓雁图啊!

  清.张惠言.《词选》中评注这段词乃是少女的梦境。我也就试着用这样的想法跟角度来读此词。

  总观上下两段,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巧妙的安排。静态的陈铺上勾勒出一室精致明亮的卧室,一个睡的香甜的女子坐着梦。然后;作者故意用双鸳鸯来突显女子的孤单、孤独。

  然后;作者又为我们铺出令一番令人深思美景,因第一句的孤枕独眠,转换到避冬的大雁。天气暖和了大雁也要北归了,归雁又引射出离人未归,离人未归当然叫人思念。这样含蓄的表现出孤单、思念,而词面上却只字不题孤单、思念。这种话景抒情的笔法真是高明之极。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

  下半阙着墨在女子的外貌上。这段先描述他的穿着打扮,莲藕成熟于秋季,淡紫褐近乎白的藕色称为秋色,转换成色彩后我们得到讯息是,这位女子穿着藕色的丝绸衣裳。这种手法在中国诸家诗文上是颇常见的修辞手法。

  为了迎接人日来到,女子也兴致勃勃的剪了些大大小小的花胜,贴于发鬓,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里用味道(香粉)、颜色(胭脂)描绘脸孔,用法与“藕丝秋色浅”的手法相同。然后直得玩味的作者用的动词“隔”字,面孔阻隔了双鬓,使它们不能相见。很有趣的写法。

  她头上的玉钗轻轻摇曳。这里的“风”字是名词代用动词,用来形容玉钗颤动的样子。

  这四句也是用借物法来烘托人。作者写衣着、写发饰、写参举庆典的活动,就是没有直接写女子的容貌究竟如何;留下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给我们。让人不由自主的会去想像那女子的容貌,以及心灵状态。

  同样的;整个下阙词作也只字未提及女子的心事,只是描绘她的穿着打扮,以及她剪花胜的动作。反而让人对她独自一人的处境更加同情,对她迷濛悠悠的梦境更加叹息。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人。他是晚唐时较早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之一,为‘花间派’代表作家。

  他的词多写女子日常生活,注重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而且是借助写景的手法来表现,虽然受的宫体诗的一定规范,但是在艺术境界上又更上一层,与宫体诗又有所区隔。

  由于整阙词乃是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怀春心情。上阙作者匠心独具的描绘出他的居所、环境,借助景物来衬托少女心理状况。下阙勾勒出他的穿着打扮、简明几字使得人物形貌鲜明亮丽,已景搭人合成一幅引人遐思的少女怀春图像。

  词的特色就在于这种用文字陈铺画景,再透过景象烘托感情,完全是一种文字与意象相结合的艺术。真可说是一句一画、一画一意、一意一思绪。

03:08 2006/1/11寂风随笔
46_G.thumb.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0: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