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杰评论文章:3月18日,中美高层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拜登政府上任后的首次会晤。美国在会谈前出手制裁了24名中港官员,表明不会理睬中国划下的红线。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少人会对这次会晤寄予较高的期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资深外交官的杨洁篪居然另辟蹊径,上演了一场反美政治秀。他说:“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管好自己的事儿”。王毅也揶揄美国“老毛病应该要改改了”。
洋人、老毛病这些中国人经常私下拿来戏谑老外的口语,这次中国直接端上了国际台面。杨洁篪的发言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他在开场白中讲了16分钟,结束后,转头跟王毅说,你讲两句吧?王毅不明就里,说是不是等翻译一下?杨洁篪居然唠叨道:有这个必要吗?中美会谈的目的是交流,布林肯、沙利文又不懂中文,你不翻译,如何交流呢?原因不复杂,杨洁篪的话是讲给国内爱国贼听的,要让他们感受习近平的“平视世界”和“东升西降”。也就是杨洁篪和王毅来美国不是为了对话,而是借美国这个平台,开展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有意思吧,跑到美国来忽悠中国人够辛苦的。今天中国外交的狂妄、荒谬与晚清有一比。
作家辛可先生的文章《惹祸、打架、装孙子!》,说的就是晚清外交的荒唐事。文章说:鸦片战争前,天朝自诩无敌于天下,谁也不尿。英政府派马戛尔尼访华,因不依天朝礼仪磕头,被乾隆君臣羞辱。如同《停滞的帝国》所描述的:“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八旗外交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红毛蕃是生意人,虽受了侮辱,但出于商业利益,依然贼心不死。到乾隆的儿子嘉庆执政时,再派阿美士德来华商谈建交通商事宜。结果被嘉庆帝照例修理一番,悻悻而归。因为正常的贸易不能进行,特别是巨额逆差让英国人很上火,于是便卖鸦片给中国人抽。
鸦片很快打开了中国市场,抽得国人五迷三倒,大量的银子落入英国人口袋。看着肥水外流,道光皇帝心疼得要死。须知道光素以节俭闻名,总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规定“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云云。为此,朝廷派林则徐去禁烟。林干得不错,大长我天朝大国的志气。道光皇帝龙心大悦,可英国人不干了,因为中国并没有禁止销售鸦片呢?讲理没人听,怎么办?在英国政府里,很多人反对为鸦片打架,但议会最终以微弱多数通过战争方案,对大清动手。
大清朝廷从道光到下边的小混混,也是一片杀伐之声。大家都是有种的主战派,认为只要拖着尾巴的天兵天将一出手,洋人就得俯首称臣。林则徐给道光上了个充满正能量的折子,认为洋人“彼浑身裹缠,腰腿僵硬”,根本不是天朝的对手。可一两回合下来,天兵天将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原来洋人的腰腿僵硬不是问题,他们的大炮才是问题。
洋人牧兵长江,觊觎中原,原本牛逼烘烘的满清朝廷彻底慌了,只好拿下林则徐,让其背黑锅,随后在南京签署城下之盟。消息传来,据说道光“伏首于便殿阶上,日夜未尝暂息”,不堪如斯。连最有种的林则徐在流放边疆的路上,也给朋友写了封私信,信中不得不承认,由于器不如人,即便是换上岳飞、关云长,天朝也绝非人家的对手。但叮嘱友人绝不能外传,为何,说出去太损天朝的面子!整个晚清的外交史,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滑稽的格局:老子就不怕你,打吧!老子打不过你,认怂!老子认了不服,再打!老子打不过你,再认怂!
从道光到慈禧,从林则徐到李鸿章,满清君臣尽是民族主义者,所谓纯爷们,没人存心要做汉奸国贼。大家的基本观点就是打,只分先打后打而已。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也是为打做准备。道光的儿子咸丰上台,首先就要为父报仇,起用强硬派,跟英法干了一架,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照例割地赔款,还被强盗烧了圆明园。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北洋水师准备不足,应韬光养晦,等攒足劲再跟小日本过招。可满朝都叫嚷打打打,打死小日本再说。李中堂只能仓皇上阵,结果半生经营化为乌有。等被小日本打败了,惹祸了,有种的大臣们都蔫了,还得李鸿章跑到日本去挨揍,割地赔款为国人千夫所指。
戊戌政变后,老佛爷对洋人恨得牙根痒,总想找机会出口恶气。运气不错,义和拳闹将起来,老佛爷顺势利用义和拳跟洋人过招。最鼎盛时,北京城几乎是义和拳的天下,王公大臣见了也要点头哈腰。可义和拳的兄弟们辜负了老佛爷的厚望,被八国联军打得满地找牙。老佛爷携光绪帝仓皇西逃,在逃跑途中,为平息洋人怒火,下令绞杀义和拳。结果不言而语,对洋人开出的屈辱条件照单全收。跟洋人打交道,满清政府始终进退失据、六神无主。惹祸、打架、装孙子,再惹祸、再打架、再装孙子,周而复始。
打不过人家,谈判解决好不好?英法等列强并非要把中国变成印度那样的殖民地,他们只为商业利益。特别是英国,其海外殖民政策,当时已做了重大调整,不再以实现殖民统治为目的。所以,大家也不是没有谈判的基础。可每次都是打输了才愿意跟人家谈,败军之将有什么好谈的。事实上天朝是打也打不过,谈也谈不了,为何?他们对国际法、国际贸易、国家主权、现代司法这些新玩意一无所知,基本上属于国际盲,更毫无信用可言,既如此,还跟人家怎么谈?《南京条约》是城下之盟,斗败了,但道光不甘心,希望他大有为的臣子如耆(齐)英、伊里布等与洋人交涉,把在战场上输掉的在谈判桌上弄回来。试想,靠这帮混混,想吃人家豆腐,可能吗?
更可悲者,洋人用大炮没得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连哄带骗弄到手了。比如获取关税权、司法审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这些根本就是大清自己的事,在《南京条约》中也没有约定。大清朝廷根本就没有现代主权的概念,以为类似关税权、司法审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都无关痛痒,不妨赶紧送给别人以免麻烦。很多要命的、祸国殃民的条款,就是大清朝廷主动免费赠送的。其他列强也照猫画虎——先把大炮架在天朝门口,吓唬一下,然后派代表跟朝廷讨价还价。按天朝体制,岂能接待朝贡外的代表,所谓“中外之防,首重体制”。人家就吃定了这一点,你越不让来就偏要来,怎么办?为了阻止列强国使进京,不惜再次出卖国家利益。让人家来北京逛一圈,吃点烤鸭或涮羊肉,就算不磕头,跟被人家打屁股、吃豆腐相比,哪一个更伤面子?那种脱了裤子放屁的面子,到底有多大价值?
在列强看来,大清朝廷不过是一帮软弱、颟顸、无知的蠢货罢了。凡此种种,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曾沉痛地指出:“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如何。”郭嵩焘是了不起的湖南人,其见识远在时人之上,用“怂、诈、蛮、蠢”这四个字来概括天朝的外交方式,实在是太透彻了。尽管满清朝廷一次次用屈辱的方式实践着他的判断,但在正人君子眼中,郭嵩焘是国人皆欲杀的汉奸国贼,呜呼!读史长叹,四顾茫然,不由悲从中来!
以上是辛可先生的文章主要内容。今天中国外交的困境是中共建政以来前所未有的,也是“怂、诈、蛮、蠢”惹的祸。独立学者荣剑先生指出:邓小平时代的外交政策,亲美亲日亲西方国家,放弃意识形态外交,走务实的外交路线,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对穷国小国的经济支援量力而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的外交政策,基本遵循了邓小平的外交路线。邓小平的外交嘱托是: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20个字,核心就是”韬光养晦,决不当头”,这是中国外交的战略定位,而不是策略选择。
但2012年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抛弃了邓小平所确立的”韬光养晦”的外交路线,走上了意识形态导向的外交路线。中国意识形态外交的实质,是中国的价值观外交,这一价值观的核心是: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必定战胜资本主义,中国要主导世界秩序的重构,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新的领导国家。这是路线性和方向性的改变,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中国外交关系的全面恶化,从朋友遍天下到四面楚歌。百年前晚清的荒唐外交又在今天的中共红朝上演,其结果是惹祸、打架和装孙子的重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