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RANKSTON 于 2021-5-22 07:53 编辑
来源: RFA
前言:
「当铁鸟在天空飞翔,铁马在大地奔驰之时,藏人将像蚂蚁一样流散世界各地......」公元8世纪,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师的预言,似乎预示了中共战机与坦克车在1959年3月10日入侵西藏,达赖喇嘛与上万名藏人流亡到印度与世界各地的景象。自此,每年约有2,000位藏人逃出西藏,流亡至印度。
到了印度后的藏人,各自遭逢不同的人生。有些颠簸过日,选择辗转再迁徏至其他国度,包括在不同时期来台的近1,000位藏人。他们有的人被两蒋政府招募为反共的藏胞;有的人纯粹想来工作赚钱,寻求更好的生活;有的藏人赚到了需要的金钱,前进欧美;有的人则是跌跌撞撞,千辛万苦在台湾求得安稳的生活;还有一些人来了之后想要离开,却走不了。
内文:
「Free Tibet!」、「西藏是西藏人的!」炽热的太阳下,上百位藏人扛着象征着西藏主权的「雪山狮子旗」,举着达赖喇嘛的相片,呼喊着口号在台北街头游行。每年3月10日,居住在台湾的藏人跟人权倡议团体会一起上街,缅怀1959年西藏为了抵抗中共统治而消逝的生命。
一位身材高大的藏人在队伍中相当显眼,他是「在台藏人福利协会」的副会长群佩。今年54岁、来台已24年的群佩,说话时带着口音,不时放声大笑流露出藏人的豪气。谈到他为什么踏上流亡一途时,他掀开上衣,露出背部与大腿上两个明显的弹孔以及开刀取出子弹的痕迹。
1987年中共十一国庆前夕,群佩在西藏首府拉萨参加抗议活动,遭到前来镇压的中国武警打中两枪。「那时候我以为我要死了,」因为失血过多失去意识的群佩,被朋友扛到拉萨的医院,住了好一阵子才捡回一命。
在当局找上门前,他带着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逃离西藏。跟其他流亡藏人一样,群佩带着乡愁,离开了家乡。
翻山跨海:从西藏到印度,再从印度到台湾
从1959年中共入侵西藏,至2008年前,每年平均约2,000位藏人受不了中共的压迫,翻越喜马拉雅山出走。之后中共虽严加管制边境,让离境藏人骤降,但至今已有15万名藏人流亡海外。达赖喇嘛在印度北部达兰萨拉(Dharamshala)成立了「藏人行政中心」(又称西藏流亡政府),令流亡的藏人产生向心力,也让印度成为最多流亡藏人居住的国家。
印度政府在全境设置了45个藏人安置中心,让藏人以无国籍的外国人身分居留(注1)。但印度的法规禁止藏人从事公职、也无法拥有土地,社会也有歧视藏人的情况。藏人在印度通常只能在印度人开的店铺打零工,或在街边摆摊,贩卖手工艺品、面包等,生活状态普遍不富裕。这样的状况持续数十年无法改善,这让部分藏人开始有离开印度、前往他国谋求更好生活的想法。
「我本来想去美国,但是花费太贵了,」当时群佩的朋友跟他说,来台湾只要去美国三分之一的钱,还有可能拿到身分证。他花了辛苦存的5万元卢比(约新台币2万元),透过人蛇的安排买了本假印度护照,在1997年搭飞机来台。
刚来到台湾的群佩人生地不熟,靠着早他一步来台藏人同乡的引介,才能进入桃园的纺织厂打黑工。不少像是群佩一样在1990年代来到台湾的藏人,都是靠着前一批先行来台的同乡帮助,才得以在没有合法身分的状况下,工作赚钱。
但那批最早来台的藏人,却曾受到西藏流亡政府排斥,一度将他们视是为「叛徒」。
从两蒋时期到达赖喇嘛来台:随台藏关系变化的「叛徒」标签
1987年台湾解严以前来到台湾的藏人,都是经由两蒋时期的「蒙藏委员会」(2017年已改制为蒙藏文化中心)与「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等单位到印度招募而来。两蒋政府希望透过声援西藏的抗争,吸收藏人加入反共阵线,于是在1960年代到1990年代间祭出各种方案,包括举办「海外蒙藏学生回国升学办法」、在台开办「西藏儿童之家」和职训计划,让藏人「回归祖国」,为台湾所用。(注2)
据推估,来台藏人总数近1,000人(注3),靠两蒋政府推动的项目来台的人数大约占了6成。蒙藏文化中心的委员觉安慈仁就是当初来到台湾的其中一位藏人。1980年代时他在印度几个藏人居住地担任蒙藏委员会海外藏胞联络特派员,负责招募藏人来台。
觉安慈仁说,这一批早期来台的藏人,都接受政府安排上中文课、职训班,之后很多人都顺利拿到居留权跟身分证,并且跟台湾人结婚,组成家庭。因为台湾的身分证上并不会注明「种族」,长期在台湾成长生活也让他们藏人的特性渐渐淡化。
这批早期来台的藏人里,不少都成功地累积财富离开台湾、移民欧美,但也有人融入台湾,散布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两蒋政府将西藏视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这与当时流亡政府提倡的藏独理念相抵触(注4)。流亡政府甚至明文规定,「不得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有实质接触」,也不鼓励流亡藏人前往台湾,一旦前往台湾,会被流亡藏人视为西藏的叛徒,甚至与之断绝联系。
这个关系直到台湾在1987年解严之后,李登辉政府一改两蒋时期的态度与流亡政府接触,而有了改变。1997年李登辉邀请达赖喇嘛来台访问,并允许流亡政府在台湾设立达赖喇嘛基金会(流亡政府在台代表单位)。这些政治上的变化,改变流亡藏人对台的态度,让台湾在1990年代后,成为藏人离开印度后选择前往地点之一。
流亡者的宿命:在非法打工与争取合法居留之间
当时这些自行来台的藏人年纪都在20出头,多数人因为在印度找不到好工作,但也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前往欧美国家,就先来台湾打工赚钱,赚到钱后再伺机前往欧美。
不少人像群佩一样,依靠早期先行来台的藏人帮忙,才在台湾站稳了脚跟。1990年代后来台的藏人多数到桃园市打工,又因藏人习惯住在一起,当时在桃园工作的藏人里,若有1位已经拿到身分证,会与其他几位藏人共享,让他们冒用身分在不同的工厂、工地工作。
群佩说,台湾社会大多听闻过西藏人在中国的遭遇,工厂老板大部分都会默许他们冒用身分打工,就算共享身分的情况被发现,只要换一个工作地点就可以蒙混过关。
199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劳力密集的产业需要肯吃苦的劳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到台湾打工」的消息传回了印度的流亡藏人小区,不少年轻的藏人随之而来。连接桃园市与新北市莺歌区的桃莺路一带,纺织厂与电子厂座落的龟山工业区,成为了来台藏人工作的生活与工作的主要地点。
因为非法打工的藏人多了,藏人族群也被警察盯上。1999年有113位没有身分的藏人,透过立委等协助(注5)向政府陈情。在2001年,包含群佩在内的藏人以无户籍国民的身分在台申请户籍获得居留权;并且在3年之后申请定居、获得公民身分。
这样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在印度跟尼泊尔的年轻流亡藏人,透过人蛇的协助来到台湾。到了2008年,有130位无身分的在台藏人集体到中正纪念堂的广场「自首」非法打工。在人权团体的协助下,政府在2009年修改了《入出国及移民法》第16条,让大部分无身分的藏人获得了合法居留的身分。
但这几次政府的项目特赦与修改法规,都设有落日条款(注6),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流亡藏人来台逾期滞留打黑工的问题。
现在居住在桃园市桃莺路上的藏人,大多都已经拥有居留权或是台湾身分证,但仍有少部分后期来台而逾期滞留的藏人,至今仍是到处打黑工、躲警察。
桃莺路上的聚落,那些无身分藏人的庇护所
今年刚满40岁的南佳(化名)透过亲戚介绍,在2005年来到台湾跟当时与已经拿到身分证的藏人结婚,并且以依亲的方式获得居留权。但南佳的妻子在2011年流产后,夫妻俩发生争执,妻子回印度娘家后就跟南佳断了联系。
当时南佳仍是以外国人依亲的身分在台湾居留,依亲居留必须满5年才可以申请入籍。南佳因为在这段时间曾经离境回印度,让他当时并没有满足入籍这个条件。南佳合法居留权在2012年过期后,至今都没有办法拿到合法居留的身分。
目前台湾的法令规定,拥有无国籍者证明(注7)的人才得已申请在台居留。但因为南佳在2005年入境时,是以人蛇集团提供的伪造印度护照闯关入境,因此法院认为南佳并非无国籍者,判决南佳不予申请在台居留。
南佳与协助他进行诉讼的「藏台人权联机」以及「法律扶助基金会」的代表律师提出抗告。目前最高行政法院决定,南佳得以在最终判决出炉前,暂时在台湾居留。
南佳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状况,常常会找他出去吃饭,或是邀请他到家里一起用餐。南佳说,没有合法身分让他不能使用需要实名制的公共设备,他没有健保、没有生病的本钱。
「我没有想过来台湾之后会变成这样。」南佳只有在朋友要到外县市旅行的时候,他才会搭着朋友的车离开桃园,否则他避免一个人出远门。他没有台湾人的朋友,因为他害怕跟台湾人说了自己的状况,会惹来麻烦。
对南佳来说,这个在桃园市桃莺路的藏人聚落,是自己在台湾的唯一依靠、庇护。
南佳在台湾过了将近10年的没有身分的生活,寄住在朋友家中。因为不能合法工作,他每天中午才起床、晚上10点就入睡。
未来在台湾是去是留,只能等待法院帮他决定。
桃莺路的藏人聚落,通常是初来乍到藏人来台的第一站。藏人会先在工厂、工地工作几年,熟悉台湾的环境,存够了第一桶金之后,再往下一步去。
有的人会回到印度,拿赚到的钱开餐厅、开店铺做买卖,有的人会前往欧美国家生活;但也有些人会选择在台湾做生意。
拼一个欧美的发财梦:打工之外,他们买卖天珠、法器和古董佛像
2008年左右,在台藏人发现藏传佛教在台湾有一定的市场,藏人开始利用自己跟西藏还有尼泊尔的人脉关系,把天珠、藏传佛教的法器以及古董佛像带回台湾贩卖。在台北市的建国玉市跟光华玉市里,都可以见到藏人做买卖的摊贩。每个周日都可以看到轮珠在这里摆摊。
来台湾之前,轮珠跟3个哥哥在印度的藏人村落里生活。读完高中之后,轮珠曾经两度申请到美国政治庇护,但都遭到拒绝。哥哥们不希望轮珠在印度打零工生活,决定让他来台湾打工赚钱。
轮珠在2004年来台湾,他在2008年参加藏人在中正纪念堂「自首」的活动,顺利在2009年修法后拿到居留权。轮珠做了9年的水电工,存到一小笔创业基金后,从2016年开始,每周日都在建国玉市摆摊。当时他希望做生意成功可以累积财富,移民欧美国家。
建国玉市协会的理事长刘俊庭说,因为天珠、法器跟古董佛像等物品价差很大、入门门坎高,利润也相对比较高。但轮珠说他来的不是时候,少部分比他更早几年到玉市摆摊的同乡,都已经赚足够的钱离开台湾;这几年玉市的买气直线下坠,再加上COVID-19疫情的影响,逛玉市的人数锐减。印度、尼泊尔陆续封城,让藏人无法搭飞机到现场挖宝,把新奇的物品带回台湾,让有兴趣的买家鉴赏。也因为产品无法翻新,以前会跟轮珠联络的台湾买家,渐渐少上门了。
每个周日下午3、4点,因为玉市的生意没有起色,吸烟区常常可以见到几位藏人围坐一圈抽烟、聊天,久久不会回到摊位上。「现在跟疫情爆发前比起来,生意只剩下一成,」轮珠说。
原本想要透过在玉市做生意累积金钱的轮珠遇上坏景气,现在他除了周日仍然到玉市摆摊碰运气外,周一到周六还是需要到桃园的板模工厂工作。
来台湾17年的轮珠现在已经42岁,在台北市租了一间小套房跟另一位藏人女性同居。现在每天8小时正常上下班,周末再到建国玉市摆摊碰碰运气。轮珠虽然没能如意在玉市里赚到一桶金,拿到前往美国的门票,但是稳定的生活让他有了安定下来的心情。
相反的,比轮珠还早进军建国玉市的群佩,因为在天珠市场赚了点钱,跟妻子在桃园买了一间房子,明年房贷即将缴完。这几年桃园的房市也开始大涨,群佩准备在明年把房子卖掉,到美国跟妻子还有两个已有美国籍的女儿同住。
在1990年代自行来到台湾的藏人,一开始都是把台湾看作前往欧美跳板,但多数都像轮珠一样,没有办法赚到足够的钱离开,最后待了下来。只有少数人能像群佩一样赚到钱,成功追逐美国梦。至于像南佳这样拿不到国籍,等待合法身分者,也是在台藏人的面貌之一。
两代在台藏人,生活、语言、政治选择的微妙异同
在两蒋时期受招募来台的藏人,接受政府的项目辅导,大多成功地融入台湾社会;他们子女因为接受台湾国民教育,生活圈都是台湾人,使用藏语的机会并不多,也渐渐流失掉藏人的特征。
但像是群佩、轮珠与南佳等在1990年代后自行来台的藏人,不像第一批来台藏人有接受政府的项目辅导,他们中文程度跟学历普遍不高;加上来台时非法的身分,让他们养成低调生活的习性,生活圈都是以藏人为主,所以大多都是藏人之间互相通婚。他们的社交生活形成一个内向的圈子,外人较难接触。
两代藏人之间,除了生活上的不同,在政治上仍然有一点芥蒂。
2004年在台北成立的「在台藏人福利协会」是由西藏流亡政府给予资金所成立的,成员是由在台藏人所组成。虽然现在西藏流亡政府与台湾政府关系不似两蒋时期紧张,但在1990年代后自行来台的藏人,多数仍不会跟蒙藏委员会接触。
相反地,蒙藏委员会在2006年改制为蒙藏文化中心之前,就推出了在台藏胞的关怀项目,编列了一笔资金帮助生活困顿的藏人。蒙藏文化中心副主任简德源说,他们办理的关怀协助项目不会因为政治立场决定是否给予援助;但多数接受在台藏人福利协会照顾的藏人受访时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蒙藏文化中心的援助。
1990年代后自行来台的藏人资源不多,让他们自然的形成了一个小聚落。为了传承西藏文化,在台藏人福利协会在2019年到桃园设立了分部,在靠近桃园火车站附近的民宅二楼承租了一个空间,作为住在桃园的藏人每个周日固定举办佛法课跟藏文课的地点。
十几位藏人低头诵经,一旁几位十来岁的小朋友也有模有样的学着父母的姿势打坐、冥想。身穿藏传佛教袈裟的喇嘛,盘腿坐在众人前用藏文解释佛法。达赖喇嘛的照片悬挂在墙上,对他在台湾的藏人子民们微笑。
「扎西德勒!」(注8)周日傍晚的佛法课结束后,趁着落日余晖,大家踏上归途。各自互道祝福后,准备周一继续上工、生活。
注1:印度政府目前只给予1962年到1987年之间,在印度出生的藏人二代「申请」印度公民的权利。在这个范围之外的藏人,都只能以无国籍者的身分在印度居留。
注2:1959年西藏起义后,蒋介石发布《吿西藏同胞书》。台湾情报单位吸收了几位前西藏政府官员来台北设立西藏噶伦办公室,从1989年开始办理「海外蒙藏学生回国升学办法」,辅导了76位藏人青年来台;1980年开办「西藏儿童之家」,共接收了103位在印度接藏人孤儿来台;以及1983年开始的「职训计划」则是吸引了494人来台。但这些来台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留在台湾申请居留。
注3:来台藏人的总数并没有精确的总数统计。1,000人的数字是透过采访藏人时,依造受访者的概念以及蒙藏员会的几个计划项目的人数所推算出来。蒙藏文化中心2006年办理的关怀计划所造册统计人数为825人,目前在台湾可连络上的人数为637人。但蒙藏文化中心副主任简德源指出,有藏人已经离开台湾,因此关怀项目统计人数并无法代表所有来台藏人的人数。
注4:在1959年西藏流亡政府成立时,流亡政府目标是争取西藏独立;1974年才改为争取「全体西藏民族实现名符其实自治」。达赖喇嘛1988年在欧洲议会提出「斯特拉斯堡建议」,才是现今流亡政府所主张「中间道路」的雏形。不过「中间道路」仍被中共政府认为是变相寻求西藏独立。
注5:其中一位协助者为现职为蒙藏委员文化中心委员的觉安慈仁。
注6:2009年政府修改《入出国及移民法》第16条,让1999年5月21日到2008年12月31日这段期间来台的印度或尼泊尔地区无国籍人民得以申请居留。政府又在2016年修订该法条,将原本的时限延长到2016年6月29日。
注7:大多数在印度居留的藏人拿的都是印度政府发给无国籍者的 Identification Certificate,又被称为「小黄书」。印度的藏人要透过小黄书向台湾申请签证需要复杂的手续,外交部对此证件审核通过的条件门坎高,降低了他们成功获得签证来台的机率;因此多数人选择向人蛇集团购买伪造的印度护照,来台闯关。
注8:藏人每天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意思有,愿你吉祥、喜悦、幸福的意思。
※本报导为《报导者》与自由亚洲电台(RFA)中文部共同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