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137|回复: 0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运用在于文明实践力

[复制链接]

88

主题

0

回帖

103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30
发表于 2021-7-19 1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运用在于文明实践力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理论体系。具体地说,以1842年春季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工人阶级的精神导师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而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16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可谓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首先是工业革命在20世纪中叶美国的成熟,并且以电子技术为先导开辟了人类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局面;其次,人类社会的能源基础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力化,并且正在为新能源革命而努力奋斗;第三,世界范围内,人类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与价值结构较马克思的时代发生了实质性改变,由此,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已经与马克思在世时完全不同。
当然,在人类历史中,没有其他的理论体系能够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具有巨大的理论力,同时,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批评者的无情的诋毁、责难和攻击。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思维逻辑到社会实践方面的最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在现有的全部社会理论中,能够哪一种理论体系或者学说能够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始终包含者一个伟大的劳动者阶级——工人阶级或者成为无产阶级。如何使得工人阶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获得劳动解放?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最核心的理论追求。马克思是一位毕生精力探索如何让工人阶级获得劳动解放的思想家,由此,马克思才当之无愧的充当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领袖,并且,他倾其毕生精力书写的《资本论》,才成为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因此,在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马克思与其前人不同,比如康德、黑格尔、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欧文、傅里叶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都存在着一个实质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在现实社会中,把工人阶级视为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不仅是创造大部分社会物质财富——商品的劳动阶级,而且是创造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因此,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是当时社会最伟大的、最先进的社会阶级,也是一个最具有远大前途的社会阶级。而在马克思之前的一切社会理论,皆不具备这样的理论特点。
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固有规律和发展逻辑。从人类以往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数千年的社会分工形态看,产业分工源自于不同的社会需求,并且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的进步而改进和发展,由于人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天然的多样性,因此,也使得社会分工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意义上,农业、工业、服务业是包容所有的产业领域的三大分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各个不同的产业分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是,社会的分工并且不是呈现一种产业取代另一种产业,而是始终处于各个产业的并存状态,各个产业皆依靠科学与技术而得到自身的产业形态的更新和发展。然而,在所有的社会分工中,必然有一种或者多种分工因素相对于其它的产业而言发挥领先的和带动性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处于领先和带动地位的分工领域,必然首先来自于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因此,科学技术以及掌握科学技术的社会成员,也自然而必然地充当着一个社会中最先进的生产力。这一点更加被现代社会的运行所证明。
因此,科学与技术是人类的社会文明的首要素质。而教育、文化等一系列专业部门的发展,对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发挥组织、领导和指引作用。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因为在思维方法上,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常用常新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这种思维方法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给后人留下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揭示出,在面对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界物质和社会形态)进行分析时,需要按着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去要救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遵循这样的思维逻辑,在思想观点上达到历史和现实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在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性方面,把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不断提升视为一种基础性的因素。生产方式是区别和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的参照物。而体现不同生产方式的标准则是劳动工具。因此,马克思明确的讲道——“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此基础上,他们把所有制形式的演化依次概括为部落[Stamm]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中的如下论述: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中: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些表述,是马克思对于不同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划分的重要的论断。
在资本主义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先进、最有组织性的社会阶级即是工人阶级。然而,这个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是被资本家阶级所雇佣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工人阶级被迫充当雇佣劳动者,即能够创造高出自身价值的、能够创造无偿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
在唯物辩证法思维方法的运用,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社会形态的最系统、最详细、最具有逻辑性的分析和批判著作。马克思的分析从揭示“商品”的实质开始,首先,商品是被人创造的、用于交换的、有用的物。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而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实现资本价值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不源于某个具体的观点和结论,而是基于她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正是因为这种永不过时的思维方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发展的原动力。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的大海。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率、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等等具体的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全部思想史中的一块最璀璨的瑰宝。正因为这个理论体系的诞生,赋予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灵魂,并且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
在政府形态方面,马克思认可“巴黎公社”,认为巴黎公社是一个能够使得“劳动者获得解放的政府”形态。马克思说:“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总之,一切社会公职“应当不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构,而是由社会本身负责的勤务员来执行”,“这些勤务员是经常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事实上,18476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就提出“实现财产占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恩格斯又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首先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848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把他们的世界观公诸于世的划时代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更为明确的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48年到1871年的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关注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建设问题。
马克思本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实现,然而,列宁却认为共产主义能够首先在一个国家成为现实,俄国在1917年爆发“十月革命”,这场革命被列宁赋予“社会主义性质”,并且宣布前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致力于对外输出共产主义革命,这便是国际上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支点,在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前苏联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战争的影响力,把整个东欧划入到社会主义的阵营之中,由此,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主导的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科技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对抗的阶段。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为标志,这种对立经历大致45年。而且,直到现在,所谓的“冷战”思维仍然严重影响并且禁锢着许多人的价值观。
20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实践,问题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狭隘、机械、简单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植根于这些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因素,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关键的问题。而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为核心要素的生产过程中得出的某些观点和结论,可能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不再符合现实的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的总体运动规律和方向,至今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之内。也就是说,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人类的160年来的历史进程,依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之中。当然,人类文明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的社会结构以及运动方式也不会被某种理论所禁锢,人类历史终将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但是,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和揭示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永远是一个必须被后人所师承的工具,而且,这种思维方法常用常新、永不过时时。
马克思主义是深刻影响到人类20世纪历史进程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从未发生过的现象。现在,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们,都应该认真研究和揭示20世纪历史的这种事实。并且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可靠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大海,而学习和运用这种理论,首先必须具有俯瞰大海全貌的能力和智慧,如果只是随便拿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理论观点或者结论进行运用,那么,就必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犯简单化和机械化的错误。18810312《致爱德华·伯恩施坦》的信中说道——您屡次硬说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威信扫地,所根据的也就是这个唯一的来源,即马隆的陈词滥调。诚然,法国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完全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产物,以致有一次马克思对拉法格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依据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而发展的理论。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也必然的要转化为一种能够引导人类从事于文明实践的意识形态。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把社会中共最具有远大前途的劳动阶级视为自身理论的一个重点。在马克思的时代,这个阶级当然是工人阶级(或者成为无产阶级),在21世纪的当代,由于人类的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劳动者阶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不变的是:劳动是社会文明的唯一前提、唯一源泉、唯一动力。劳动本身就是文明,文明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唯一法宝、唯一方式。
经典马克思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揭示,深刻阐述了人类劳动的实质和意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应该自觉站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更加完整而系统的揭示人类劳动的实质、意义、属性与未来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其身后的160年来,始终充当着一种活生生的实践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性,来自于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以及创新文明的实践力。
徐国进
2021719日星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3 00: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