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507|回复: 0

(新崩溃宏文)中国经济大萧条时代到来?

[复制链接]

7600

主题

234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085
发表于 2021-9-28 06: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 北京之春


photo2021-09-2516325892031_1.jpg


张杰评论文章:当今中国经济可谓一片哀鸿。除了防控新冠疫情的封城阻碍经济发展外,中国监管部门对于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出行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整肃,也使经济出现衰落。现在房地产巨头恒大的暴雷更是震惊四座,其债务高达2万亿人民币。华尔街投行包括高盛丶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纷纷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在纷纷撤离中国。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公开发声,将暂停在中国市场开展新的投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软银已经减持了一半中国市场的投资。3月份全球第二大基金管理巨头、美国的先锋集团也宣布将撤离中国。中国经济真的要告别繁荣,从此一蹶不振吗?


第一,人口红利消失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参与了国际分工,释放出来巨大的生产力,所以说中国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基础上的。


  中国经济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以内需为主的阶段,实际上是短缺时代。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以内需为主,用现在的话叫内循环。第二阶段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的阶段。对于出口来讲,加入WTO是一个拐点。中国的出口持续十几年的高增长,虽然不讲游戏规则,没有遵守WTO的要求,但中国确实分享到别人开放带给我们的好处。


  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居民的储蓄率非常的高,就给国家的投资带来了非常好的一个资金池。国家的基础建设很薄弱,中国不断在基础建设上面加码,我们看到雨后春笋的高大上的机场、高铁高速,包括其他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断的在建设,不断的在升级。这就是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


  但今天中国经济最大的瓶颈来了。


  一是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在2013年按照专业术语叫刘易斯拐点论到了,就是说新增需求和劳动力形成了剪刀差,我们发现用工荒,出现沿海企业招不到工人,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局面,尤其是基础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的上涨,导致一些低附加值的企业要么外迁转移,要么就地倒闭。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会让中国付出巨大惨痛的代价。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的结果是社会迅速的老龄化。当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和创新效率就会下降。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养老和社会福利的压力。会对中国现行财政造成巨大的挑战,会让中国的年轻人被压得喘不过来气。


  政府在这个阶段喊出来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很容易理解,中国为了转化就业的压力,这是一个的鼓励方向。但从理性的角度上来讲,创业的成功率就只有百分之一二。万众创新是个伪命题,因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全世界比较低的。为什么会比较低?因为教育体制决定了这样的土壤里面是种不出来马斯克、乔布斯这种苗的。洗脑式的教育,奴性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来创新人才的。另外计划生育的问题,年轻人的群体在不断的缩小,等于创新群体在缩小。


  从这个角度来说,想通过创新来调结构和稳增长,只是一句口号,实践起来非常的难。


  从大的经济周期来讲的,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下行了。


  中国三胎政策虽然已经实行了,可是中间断代了,从婴儿成长到劳动者没有20年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放开了,年轻人也不一定生,因为中国社保体系不安全的,所以说从人口的角度上来讲是断代的,是不可逆的,这一二十年中国人口结构都会陷入到死循环里面来,这是一个基本面。


第二,三架马车熄火


  出口再像以前那样的井喷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出口能够稳下来已经不容易了,已经是善莫大焉了。至于投资,该建的机场建完了,该建的铁公鸡(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都建完了,它的带动效率越来越低,而且这种投资低效率会加重国家的负债结构,中国的负债结构里面,包括地方债等各种债。内需是唯一中国的一个变量的砝码,但在目前中国的社保体系下,内需是不可能被提振的,因为中国人没有安全感,所以说大家都选择存钱,这就是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


  如果说政府能够把整个社保体系健全起来,甚至跟西方接轨的话,我相信中国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一点点都不次于国外。但在目前的社保体系下,中国的内需是很难得到释放。


第三,改革红利消失


  中国现在唯一能打的牌就是改革红利。改革红利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去掉企业包袱,去掉经济枷锁,换一双鞋,让中国的经济还可以往前再滑行一段时间。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中国经济改革的三支箭都射空了。


  第一支箭,金融改革射空了。


  中国社会的货币量那么大,金融需求那么大,但银行那么少,大家都认为存款在保险政策实行以后,会迅速的开放金融牌照,让血管多起来,让需求和供应能够有序的畅通起来。


  可是截止到今天为止,全中国只发放了几张民营银行牌照,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改革预期完全落空。为什么会落空?我相信这里面跟既得利益是有关系的,因为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谁都不想过去。


  当金融改革不能够有序推开的时候,实体经济就会资金失血,中小企业就会想向高利贷伸手,企业入不敷出,不能够承受高利贷的这个负债之重,结果就是企业倒闭,然后债权人跑路。


  另外是对国有企业没有效率的投资,几大国有银行不断的给他们输血,该被输血的人得不到血,整个就是一个死循环。


  第二支箭,土地改革也射空了。


  土地改革(土改)简单说就是私有化。中国经济后增长时代跟房地产的崛起不无相关的,房地产改革在土改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土地是生产第一要素。土改又决定了未来的城镇化速度,也就是说当农民可以把他唯一的财产土地拿来贷款质押或者买卖的时候,他们就有了财产条件,实现城镇化,有了机会,有了购买力能够去推进城镇化。


  当土地能够有序的流转,那么农业的规模和现代化也就可以实现。


  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的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是来自于土地出让金的,也恰恰来自于低价盘剥农民高价转化为商住用地的差价。当土地确权颁证市场化以后,政府就很难做这样的事情了。所以说既得利益恰恰是地方政府,消极和层层设卡也就在所难免。土改对于中央高层来讲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稳定的基础是最底层的农民的吃饭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农民有饭吃,中国就不会发生革命。但是如果土地流转,农民很轻易的把土地抵押或者是说卖掉,那么进入到城市里面去打工就业,一旦失了业,想再返回农民,农村已经是不可能了。当失地失业的农民成为双失的流民时,这部分人会对政权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一点是北京最担心的地方,也是迟迟土改推不动的原因之一。


  第三支箭,国企改革一样射空。


  国企改革好听点叫改制,难听点就是卖掉。该破产的破产,该兼并的兼并,该管理层收购的收购。当时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事实上那一次的改制造就了很多现在非常棒的民营企业。


  如果国企能够改制完成,资本市场配合国企能够高位套现,把国有资产这一部分套现的资金,100多万亿拿回来补贴到社保体系里面去的话,我相信中国的内需一定会井喷。


  因为中国人只要安全了,没有养老、医疗和教育的后顾之忧,中国人的花钱欲望和虚荣心决定了中国消费能力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国企改革又变味了,重新回到了老路上。


  现在,中国却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这种国进民退的国企改革,是完全背离了大家的初衷和愿望。所以说也基本上走到一种死循环里面去了。


第四,中国进入大萧条时代


  所谓的大萧条时代的到来,大多数企业都很难逆水行舟的。


  但经济不增长,并不要命。举个例子,日本在90年代后大萧条一二十年,也不要命。但中国要命,因为它面临两个危机,一个是经济危机,另一个是政治危机。


  日本包括巴西也好,有些国家不增长甚至萎缩,可是由于它的民主制度,它有泄洪口,有发泄的渠道,发泄的渠道就是选举,通过选举让每个人有改变命运的预期,给他发泄的渠道,化解政治动荡风险。


  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是通过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所保持的,当经济滞胀或者下跌,失业率上升的时候,合法性就受到动摇了,那么可能带来的就是一场摧枯拉朽自下而上的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7: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