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478|回复: 0

为什么说“世间已无李泽厚”?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

回帖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43
发表于 2021-11-5 08: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泽厚去逝,学术界为之震动,悼念文章纷纷出笼,其中一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杨国荣教授所发的《世间已无李泽厚》较为感概而有深度,我对此尝试再作一番解释:

1)中国式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培植、德性的训育,而淡漠智慧的培养,这对于哲学来说恰是有较大伤害,在西语中,哲学的本意就是“爱好智慧”,因此哲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智慧之学。然则对于智慧的习惯性遏制,可以看成是中国愚民文化传统的一种折射,愚民当然不指望哲学家。

2)哲学的精华是自我反思,对此,古希腊早期的智者已经有了高度的自觉:“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尽管称为具有早熟的人本精神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郁郁乎文哉”,但却难以升华至自我反思,从而缺失了真正的主体性高度。主体性建构本应从自我出发,从而呈现出“存在”的姿态,西哲云“存在先于本质”,然而上面论述到,中国式重知识轻智慧,恰是强调“存在者”,如此文化氛围就难以诞生真正的哲学家。

3)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意蕴是宗法人伦及其道德属性,中国传统文人的本份工作就是“人以群分”,不断为宗法社会的“名分”进行论证,确证其等级制度下的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如此传统则使得哲学思维和理论处于奴婢的地位。当社会由传统型转为现代型之后,传统文化积淀早已深化为国民集体无意识,宗法人伦随之转化称为政治人治、行政勒令,强有力地干预起学术事业来,哲学就难以独立自立,哲学称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4)正如德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巨人歌德和黑格尔,二人都“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李泽厚亦如此。尽管李泽厚非常重视康德哲学并试图建立起“主体性实践哲学”,但是李泽厚的主体是“人性主体性”,强调“吃饭”意义上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工具之运用,“即由人以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作为生存基础”(《儒学、康德、马克思三合一》),即落实在人性低端上的实践之处着力。学术界认为,他的贡献最大之处在于美学领域,然而李泽厚的美学之特色在于强调客观性和社会性,于是就缺乏了现代性的个体性和自我意识,于是就有了后来者的高尔泰的挑战和刘晓波的批判,当然而后二者的哲学功底也是远不及李泽厚,因此李泽厚美学未有真正倒下。李泽厚有自知之明,也许是多方面理解的“形势需要”,在解释许多美学现象时候,又不得不大量借用西方现代学者的理论成果。但是毕竟他的“唯物主义”体系到了现时代显得十分老化陈旧,因此被年轻学子健忘也在所难免。

5)正如杨国荣所论述的,冯契和李泽厚在哲学领域作出了相当大的建树,之所以获得成就,在于他们赋有强大的智慧能力,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冲击力量来突破文化思想上的种种藩篱,然而哲学大天才成功在中国土壤上孵化发育成熟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施卫江     写于美国纽约
                                                               2021年11月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4-29 03: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