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6|回复: 0

2005百姓账本:一位留守老人的生活账本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0

回帖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14
发表于 2006-1-20 0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童世荣临时租住的家时,刚进腊月,房前屋后绽放的朵朵黄色腊梅,让这个小院沉浸在一种淡雅的清香里。

  “梅花开了,快过年了,他们该回来了……”周边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坐在小院里,童世荣与记者唠起了家常。

  这是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的一个普通小院。和许多农民工的家庭故事类似,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老人带着孙女儿生活。平静中,日子又多少显得落寞。

  在儿子、儿媳外出打工的3年里,54岁的童世荣独自带着3岁多的小孙女生活。谈起小孙女,她的脸上就漾着暖意。?

  (一)

  我是红砂村六组的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其实,这个小院并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就在附近,由于土地、房屋被征用,我和小孙女就暂时租了两间房,不久后就可以搬回去了。

  我的父母早逝,丈夫也在14年前就因病撒手,那时儿子才13岁。为了把儿子养大成人,我一人耕种两亩多的土地,农闲时还要到附近的工厂去打工。常常从东方擦白忙到擦黑,天长日久,满身都是病。

  为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委曲,我没有再嫁人,把心思都放在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播种收获、修房补墙这些事上。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他很争气,读到职业高中毕业,这对我的艰辛付出总算是一种安慰。

  然而,在完成了一个母亲的抚养责任后,我又承担起了另一个家庭“责任”:自从孙女满9个月起,儿子、媳妇就长年累月地到郑州的一家沙发厂打工,我留在家里带小孩。

  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我都不愿再嫁人。我的脑里总有一种“儿女为大”的想法,过去,儿子是自己的精神寄托,现在希望又落在了小孙女身上。为了他们能过好,我愿意付出一切。

  过去的劳累,让我的身子骨经常犯病,但手头用钱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甚至有病也不敢上医院。可看到小孙女,看到我们家的小“熊猫”一天天长大,再苦再累,我心里也是甜的。

  童世荣的小孙女今年已3岁零7个月,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脖子上拴了条红白相间的纱巾,身穿一件浅红色保暖服,骑着一辆别人送的儿童三轮车在小院里转个不停,“奶奶”一边接受采访一边瞧着她玩得起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亲情。

  (二)

  算起来,我一人带着孙女过日子都快4个年头了,儿子和媳妇每月都一分不少地给我们寄500元钱。

  不是他们不愿意多寄点钱,而是在外打工本来就挣得不多。儿子有些文化,还有力气,每月可以挣到近千元,但媳妇的文化和力气要差些,每月最多也就挣个五六百元。

  我很清楚他们的辛苦:要租房住,要买米买面,每月能寄回500元钱已经是尽力了。所以,这么多年来,哪怕手头很紧张,我也绝不轻易开口向他们多要。

  当然,一老一小要靠这500元过日子,那还是真够难的:小孙女上幼儿园,每月雷打不动要交120元,而且幼儿园早晚还不管饭。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少不了要为她买奶粉、买牛奶,买鱼。

  接下来,我就只有抠自己。3年来,我生活过得很简单,难得买回肉吃,也基本没进过城里的大小商场,更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就连身上这件还能保点暖的短毛线大衣,也是我妹妹瞧我日子过得太艰难,将她不再穿的旧衣服送给我的。

  我长期患高血压,经常感到心慌头晕,不敢多做事。虽然也想请个医生看看,但每月生活费没有什么节余,哪敢上医院?也不买药吃。

  小孙女也可怜。从她出生到现在,所有玩具都是亲戚朋友们送的。

  在童世荣目前临时租用的两间房里,摆放着彩电、冰箱和沙发及大衣柜,这些看上去已显得比较陈旧的家什,其实都是4年前儿媳妇上门带过来的“嫁妆”。

  虽然童世荣手里有一笔土地赔偿款,但她说,这个钱是给小孙女将来上学留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敢拿出来用。

  (三)

  我们3个大人再省再俭,都是为了让小孙女这个“熊猫”过得好,所以,大家相互之间从来没有什么抱怨,更没有为钱发生过矛盾纠纷。

  要说我儿子,那可是让我称心满意的。一个长期在外打工的大男人,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他们知道我过得节俭,每周都是主动打电话过来,从不让我花钱打电话。

  我虽然抠自己抠得很厉害,但对小孙女却不是这样。每当她有什么伤风感冒的,我都是急匆匆地抱着她往医院跑,再贵的药都认了。

  日子过得是艰难,但最让人难过的还是长期分离。儿子和媳妇每年都只是春节前两天才赶回来一次,而且在家最多只待上个七八天就走。走时那种分离的场景不想则已,一想起来就让人直想掉眼泪。

  说实话,小孙女从出生到现在,与自己的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40天。媳妇也是在小孙女出生9个月后就随丈夫到郑州打工去了,母女俩哪能不想啊。

  一家4口人虽然难得在一起,但这亲情那是太深了!每次在成都火车站送站,儿子、媳妇都是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小孙女更是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撒手,一个劲儿地哭……

  我也时常在想,要是全家人天天都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哪怕日子过得艰难些,但恐怕目前还做不到!

  我的小孙女刚懂点事时问我:奶奶,为什么其他小朋友天天都有爸爸妈妈带,而我怎么老是跟着您?我只能告诉她:爸爸妈妈在外边为你和奶奶挣钱,他们不出门,家里就没钱过日子。

  后来,大概是习惯了,她再不问这个问题了。

  现在这些絮絮叨叨的难事,比起自己小时候的日子,还是好多了,这样一想,也就不觉得现在有多难了。我的本家人口多,兄弟姐妹就有7人,父母又过早去世。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在农村要想吃一顿干饭、穿上暖和点的衣服,还真不容易!我们几个姐妹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接大的。

  如今的生活,虽然与城里人相比还不宽裕,但我们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这日子还算过得去。而且我们全家很快就要搬到政府为我们修建的拆迁房里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当然,我还是希望儿子媳妇能离家近些,能常回来看看我们。毕竟,我的年纪一天天大了,再过两年,小孙女也该上学受教育了……

  童世荣的心灵独白,其实反映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留守母亲或父亲的真实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市每年到省外打工的农民约30万人。他们中间大多是夫妻同路外出打工,其子女也只好托付给父母亲或其他亲戚朋友带。在全国,像这样的留守儿童有2290多万。

  童世荣将小孙女当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看作是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心眼盼望小孙女快快长大,肯读书、有出息,考上大学。她说,孩子能健康成长并能成才,才是父母和老人的最大安慰。?

  无怨无悔的付出——童世荣印象

  谈话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但她无怨无悔的心灵独白却在记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抚养小孙女的艰难日子中所表现出来的宁“抠”自己、也绝不让小孙女受苦的举动,着实令人感动。

  童世荣居住的红砂村距离成都市中区也只有几公里路程,而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在成都市只能算是处于最低的生活标准线。但是,她并不羡慕城里人的日子过得多么好,而只是关心小孙女的成长。

  每当说起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三不”儿子,她的脸上就充满了自豪感。在拮据的生活中,她始终保持着一种比较乐观的心态,记者没有听见她为自己的艰难发过一句牢骚。

  在过去,童世荣居住的红砂村是一片黄土地上有名的穷村,但近几年由于发展花卉产业,如今已成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先进典型和成都对外开放的一个亮丽窗口。据村干部介绍,如今外出打工的已陆续返回来种植花卉。像童世荣一家这样的已经很少了。也许在不久后,童世荣的儿子和媳妇也会回到家乡寻求发展。

  这是童世荣的心愿,她的小孙女的心愿,也是记者的心愿。这日子过得紧点、苦点都不要紧,人们一年忙忙碌碌,最终还不是图个“团团圆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2 23: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