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0|回复: 0

恒指跌破两万点 中国经济无药可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5 1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立为评论分析文章:3月14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1022.11点,收于19531.66点,跌至六年来新低;恒生科技指数亦重挫11.03%,其中美团跌16.84%,京东跌14.77%,阿里巴巴跌10.90%,腾讯跌9.79%。当日,A股也继续大跌,上证指数跌2.6%,深圳成指跌3.08%,沪深300指数跌3.06%。

  暴跌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一,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公布将5 家中概股公司纳入“预摘牌名单”,很可能近期进入“确定退市名单”,引发中概股暴跌,如今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至港股。

  其二,上周(3月7日-11日),外资配置资金及交易资金明显从A股净流出,2月外资已从中国国债撤出350亿美元。从历史经验看,当外资减持中国国债之时,波动性将从国债波及股市,意味着将有更多资金从股市撤出。本周,美联储将召开会议,市场预计加息25bp或50bp,中美息差缩小,也将促使外资撤离。

  其三,中国疫情数字突然飙升,3月13日深圳封城,吉林已经封省,上海实行“就地隔离”,沪深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经济放缓对整个经济影响比较大。

  其四,3月11日中共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出现2007年有数据披露以来首次负增长,显示房地产恢复缓慢,居民债务压顶,购买意愿不足。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共当局对俄罗斯的支持以及与俄罗斯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可能遭到西方制裁。最近,针对中俄来往密切的经贸和金融领域,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已多次发出对中国的制裁警告。

  外资减持中国国债

  事实上,自2021年初,外资购买中国国债的速度就一直在放缓,今年2月则彻底转为净流出,当月流出约350亿美元,是有数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单月流出。

  最近的外资减持,市场纷纷猜测可能是俄罗斯央行因美国冻结其外汇储备而减持,但同时市场注意到,因为一些国际大行已经下调了中国国债评级,开始建议客户减持中国国债,所以其中肯定有外资机构在减持。

  更为重要的是,减持国债具有风向标意义,因为债券投资者是市场里的“聪明钱”。历史数据显示,当外资减持中国国债之时,波动性将从国债波及股市,甚至可能导致人民币出其不意走弱,并进一步引发资本外逃。最近,人民币已处于有序微贬的状态。

  在外资减持中国国债的冲击下,在岸和离岸市场都涌现了抛售潮。香港市场净买入和日间情绪已跌至逾十年最低点之一。由此来看,恒指的暴跌并不奇怪,而最近的一连串事件,已经引起香港股市恐慌性抛售。

  封城的经济代价巨大

  3月11日,深圳突然封城的消息令市场震惊,很多市民都接到不出省市的通知,对经济活跃度必将产生影响。

  从去年12月到1月西安疫情中,我们可以发现,封城对经济的重创有多么严重。去年12月西安的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下降44.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45.6%。

  如今,中国多地处于疫情漩涡中,而沪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深圳及广东也是中国大房企最集中、同时也是问题房企最严重的地区,房地产复工及资产处置进程也会延缓。

  居民购房意愿差 房地产恢复难

  3月11日,中共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在各地出台鼓励购房政策后,2月份的居民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显示出居民购房意愿差,消费能力不足,也就是居民加杠杆难度很大。

  今年中共“两会”提出,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而从过往经验看,从2008年开始,每一年宏观杠杆率下降,均导致GDP明显减速,如2008年、2011年和2018年。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靠着金融杠杆在支撑。宏观经济杠杆(政府杠杆)、企业杠杆、居民杠杆,这三个杠杆都增加则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政府降杠杆,就要靠企业和居民加杠杆,典型的如2015年政府降杠杆,而房企加杠杆、居民购房也加杠杆。

  历史数据也说明,如果居民不加杠杆,只是政府加杠杆,经济是起不来的,因为政府投资的是基建,居民增加负债购房、买车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居民是否愿意购房,是否有实力购房,对经济至关重要。

  而《2019年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在有负债的家庭中,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家庭平均债务收入比为286%,年收入高于36万元的家庭平均债务收入比为89%。可以说,居民的债务承受力几近极限,已经远远高出德国等发达国家,所以居民加杠杆的难度非常大。

  而如果老百姓不愿意买房,再刺激也难凑效,银行业不敢给房企放贷,货币政策再宽松,贷款也放不出去;只要居民愿意购房,银行自然就会给房地产公司放贷。但是,市场也是长记性的,从如此猛烈的打压到恢复常态,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从过往数据看,在2008年、2014年房地产低迷时期,一线城市恢复(销售面积由下跌转为正增长)比较快,二线城市至少需要3个月,三四线城市至少半年以上。原本市场预期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恢复,现在看来还要往后拖。

  基建投资效率低

  回顾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速一直在放缓。在中共十八大期间,GDP增幅从7.7%降至6.7%;十九大期间则继续放缓至5.1%(2020年-2021年按两年平均增速计算)。

  也就是说,十年之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了2.6个百分点。除了2021年因基数效应出现的8.1%增速外,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线性下滑趋势,经济衰退非常明显。今年中共“两会”上,中共总理李克强用“爬山”来形容5.5%的经济增速,显然难度非常大。

  当房地产已经不再成为支柱,大家又惯性地对基建寄予期望,这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如果基建能起来,为什么去年增速那么低呢?继续上马基建,恰恰说明中共“手中无牌”。

  而卫星数据显示,基建未明显反弹。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带建筑工程正在施工面积同比仅增长2.6%,较1月回升0.9个百分点,显示目前三大经济带建筑施工处于缓慢回升趋势中。但从三大经济带2月建筑工程新增施工面积来看,同比降低60%,环比减少77%,可能是因为2月施工受到春节假期以及疫情影响,实物工作量未有明显提升。

  2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西部13省的高速公路投资,新增长度为613公里,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209%。但是交通过度投资的问题也很明显。

  “以前政府修高速、在偏远的地方建高铁站,能带动当地土地升值,能靠着房地产卖地拿回一些钱,但现在房地产投资也没了,这些基建投资就成了沉淀资金,使用率会很低。”一位业内人士称,“典型的如贵州,修了那么多路,但是没人去,疫情期间连旅游的人都很少。”

  城投发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区县城投发债同比减少数百亿,显示投资力度很弱,或者是没有能力再增加负债。而这些城投基本要靠发新债还旧债,如果不发新债,原来的债也还不上,就会引爆财政和金融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5 13: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