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皋陶论治 
 
帝舜之时,一日临朝当政,群臣论治, 
皋陶也能顺考古道,明立治之本, 
大禹谦恭礼让,故皋陶与大禹言, 
实则也为帝舜谏议。 
 
皋陶说: 
为人君者,当敬奉天道,为政以德,聪明博学,师法先圣,选贤任能,以辅其政,则上下和合,天下治理。 
为人君者当慎修其身,修治人事,亲敬九族,尊礼有序,使宗族恩厚,不相遗弃,亲亲以及远,推而广之。 
王者率己以化下,百姓则明其教化,自勉自励,天下尊德,贤明辅翼,百姓拥戴,此为长久之道。 
其道在于大德智慧,明辨善恶,知人善任,各尽其才; 
其道在于仁政惠民,民众归心,食用充足,天下安宁。 
 
大禹感叹说: 
如此仁政智慧, 
又何忧患于巧言令色,巨奸大恶之人呢? 
佞人乱德,奸臣败政,恶行失民心,大乱之道, 
帝尧之所以流放奸佞,迁移有苗,正是因为如此啊! 
 
皋陶说: 
人性行有九德,考其德行,择而任之, 
九德品行曰: 
宽宏大度而矜庄严栗, 
宽和柔顺而立事成功, 
诚厚善良而恭敬有礼, 
才高治理而谦虚谨敬, 
合和安顺而果敢坚毅, 
身行正直而慈祥温和, 
宽大率略而操行端正, 
性情刚断而心正内实, 
强劲力行而合于道义。 
若有人能日日宣布三德,静夜思之,明旦行之,可以为卿大夫,使其有封地。 
若有人能日日严修其身,敬行六德,诚信于职守,能治理好民事的,可以为诸侯,使其有国。 
天子德配天地,总有九德,合受天下德才之士而用之,布施政教,使三、六、九德之人皆得重用,随其贤才而任职,使各尽其能,分理天下事,则天下俊德治能之士就都能在官位了。 
百官各师其师,转相教诲,则都能日日上進,互补完善。 
百官都能敬授民时,使人民知道时令的变化,不误农时,先后有序,辛勤耕作,则众功皆成。 
 
为人君者,当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日理万机,不懈不怠,防微杜渐,持戒谨慎,戒慎万事之微,不辞劳苦,有恒有常。 
为人君者,不要让逸豫贪欲的人有邦有国,上之所为,下必效之,为人君者,不要做逸豫贪欲的事情,是有国之常道啊。 
为人君者,秉承天理而为治,治理天下,万机事多,不可独治,必当立官以辅政,分理天下事,设官分职,必当选贤任能,无得空废众官、任非其才。 
 
典礼德刑皆从天出, 
故人君为政,当敕正五常之教,使父母兄弟子女皆亲敬而恩厚。 
故人君为政,当正定朝仪礼法,礼尚恭敬,上下以礼相接,左右以礼相待,使之成为常礼,礼让、尊敬、和合、谦逊,有礼有常,而共同于和善相处。 
天命有德,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五等礼服,使其服式彩章各异,尊卑显明,以让天下崇尚功德、尊敬贤明。 
天讨有罪,制定刑罚,刑罚不同,各有所用,合理而用,用之必当,以扶正祛邪,止恶归善。 
 
若能如此治理天下,则政事盛治,天下盛世太平啊! 
 
天所赏罚,不避贵贱,达于上下,天子也不能免, 
有道之君,则民众归之,天降福庆, 
无道之君,则民众叛之,天降灾难, 
故有国有土之君当勤自勉力,谨慎戒敬,不可懈怠, 
天道不可违,天意不可逆啊! 
 
大禹赞叹说: 
诚能遵行你说的,可以建功立业,成就伟绩啊! 
皋陶谦虚说: 
我未能有如此善德智慧,不过是赞美上古先圣的行事而言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