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帝舜与群臣论治 上 
 
大禹, 
顺考古道,师法先圣, 
外则布陈文德教命,远及四海,内则敬承尧舜二帝,以尽其忠。 
大禹進谏于帝舜说: 
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君明臣贤,上下相协,勤政谨慎,克服艰难,其政乃治,其教乃化,百姓就能虔修其德,勤奋劳作啊。 
帝舜说: 
确实啊!若能如此,则善言必用,贤才在位,野无遗贤,万国安宁啊。 
为人君者,当考察众人之所言,观其是非,辨其对错,舍己之非,从人之是啊; 
不可苛虐鳏寡孤独,无所告求者,必赡养之; 
不可废弃困苦贫穷,无所依存者,必救济之; 
惟有帝尧能不辞艰辛,尽善尽美,无人能及啊。 
伯益赞叹说: 
伟大啊,帝尧之圣德,广布天下,远及四海,如圣如神,难以言表, 
文能经纬天地,武能克定祸乱,为上天所顾视,受命为天子,同有四海,君临天下。 
 
大禹说: 
顺道则吉,逆道则凶,其报应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所以不可不戒慎啊! 
伯益惊叹说: 
啊,诚如此言,应当警戒谨慎啊,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戒于无形,慎于未萌, 
游逸过乐,败德之源, 
秉法守度,持之以恒, 
疑谋勿用,疑行无成, 
一意任贤,果断去邪, 
专欲难成,犯众兴祸, 
无违越正道以求民众之誉,无暴虐百姓以从贪欲之心, 
无怠惰荒废政事,则四夷之国皆来归往, 
道义常存于心,则功行日益广大。 
 
大禹又進谏说: 
惟有行善政,才能建功立德啊, 
政之所为,在于养民,为政以德,百姓感怀, 
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此谓六府之事, 
此六者民之所资,民非此不生,故此六府之事是民之所急,而谷最为民之所急, 
先有六府乃可施教, 
故立君为政养民者,务必在于先修治此六府之事啊。 
 
人君自正乃能正下,财用足,衣食丰,兴礼乐,施政教,则礼让行。 
为人君者,当自正其德,正德以率下,正己以治民,此谓正德; 
人君在上,食用节俭,不为靡费,为民兴利除害,使财物丰厚,器物充备,工用方便,利民之用,无所匮乏,此谓利用; 
人君为政,薄赋税,轻徭役,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能养民,此谓厚生; 
人君为政而治,德行正、财用利、生资厚,三事功德协成,此谓三事和; 
人君施政教,当劝之以善,说之以美,戒之以威,督之以察, 
依六府三事、作九歌,以九歌之辞劝勉百姓,使百姓羡慕美行正道而羞耻劣行歧途。 
人君若能如此,则为君之道就具备了,以此称之为“善政”。 
人君常自劝戒,使善政勿坏,勤政不懈,六府三事修治有道,九功就能相序功成,人民百姓就会衷心拥戴君王,和乐兴而颂声作。 
这就是为君者行善政,为民立功德,赢得的民众赞颂啊。 
 
帝舜感叹说: 
你平治水土,治水成功,为百姓众生立下大功德, 
你辅佐治理天下,诚信尽职,六府三事修治有道,先后及时功成,你功德最大,这也是万世所依赖的为政治理之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