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806|回复: 0

突然就怀念起21世纪的前十年:那时候,很自由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242
发表于 2022-5-14 15: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左中右

又是一年大风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突然有点怀念起这个世纪的前一二十年。
那时春风吹起,世界和青春一样疯狂生长。那时人也年轻,人人都朝着新世纪新世界奔赴向前。
在那个十年,世界还很生动,缓缓向所有人打开。
1、
那时候,很自由。
那个十年,是国内文学、动画、影视、流行音乐的作品井喷的年代,创作空前的自由,文学艺术这个领域处处神仙打架。
那时有一个叫做《同一首歌》的节目,每周五都有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周杰伦、朴树、飞儿乐团、孙燕姿、S.H.E.、蔡依林、五月天,新生代的歌手层出不穷,青春的歌好像永远唱不完。
那时说话大胆,创作自由,人人偏爱不拘一格,韩寒走到了时代周刊的最前面,当年明月把人带进了历史,刘慈欣构筑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宇宙,书读不尽,梦比天高,这是一场属于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那时电影光怪陆离,天马行空,那是王家卫拍出的《花样年华》时代,李安还能拍出《卧虎藏龙》,刘伟强还有《无间道》,姜文拍出了《鬼子来了》,周星驰还有集大成的《功夫》,宁浩崭露头角拍了一部《疯狂的石头》。
00 年代更是内地电视剧不可复制的高峰,从《武林外传》到《仙剑奇侠传》,从《亮剑》到《重案六组》…… 这个名单很长,长到让我们的回忆里充满了遗憾。
谁都没想到,巅峰盛况的背后,就是诸神的黄昏。
所以,我无比怀念那个历史没有条条框框、未来可以形形色色、说话不用滴水不漏的十年,人们对于好的、坏的、正确的、错误的争论不休,每一个人在文艺的大海里各取所需,精神自由。
正确的,自有道理,错误的,更加迷人。但不要紧,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
在那样的时代,我看到更多的电影。
2、
那时候,很宽容。
在那个以贴吧、博客和论坛为主的年代,很草荒,也还很是野蛮。
野蛮的时候,人不敏感,不会因为你一两句话,就愤怒到举报。野蛮的时候,人也很肉,只要你不伤天害理,什么都可以比比划划。
那时候,人崇拜精英,喜欢冲在前面的时代猎人,罗永浩、和菜头他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成了初代网红。
那时候也爱特立独行,喜欢冒险,喜欢新奇,当年十大互联网人物的排行榜,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和后舍男生。
在这片互联网的蛮荒之地,世界五彩斑斓,不是二极管眼中那样只有黑和白。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冲突与对立成为了互联网的主流,因为什么事都能够吵起来。性别、地域、学历、乃至软件的选择、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都是两个陌生人在网络上对骂的理由。
以至于现在有一个笑话是,在今天的互联网,你永远避免不了三件事:
段子手、营销号和被举报。
初代网红芙蓉姐姐,她成名的每一步,在今天这个时代都足以被举报封号了。事实上,在她最具讨论热度的时代,骂她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没有人会以举报这种方式做为武器。
这不仅因为举报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更因为在那个年代,初代互联网人都明白:接纳别人的思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自己是对的。
我喜欢那个不发泄情绪,只想着解决问题的年代,喜欢那个谦卑、温和、喜欢思考不喜欢被带节奏的时代。
在那样的时代,我听的到更多的声音。
3、
那时候,很多元化。
那时候有个很热门的词,叫非主流。
什么是非主流呢?如果西装革履是主流,那蓬头垢面的杀马特就是非主流,如果字正腔圆是主流,那火星文就是非主流,如果一本正经是主流,那嬉笑怒骂就是非主流,如果按部就班是主流,那循规蹈矩不逾矩就是非主流。
在那个有 " 陽咣丅啲憂喐非流主 " 的时代,年轻人不再是只有四大名著,不再是只有春秋大义,不再是只有经典。
有人喜欢颓废如犀利哥,有人喜欢独行如庞麦郎,有人喜欢你不喜欢的,有人理解你不理解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我怀念那个时代的多元化。
那个时代,追星族还没有变成粉圈,喜欢动漫游戏自嘲为死肥宅,韩寒还能和这个世界谈谈,喜欢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喜欢余秋雨的和讨厌余秋雨的泾渭分明,人人非主流而又朋克,和而不同。
在那样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人。
04
那时候,很开放。
伴随那代人成长的是全球化浪潮,是中国加入 WTO,是北京申奥成功,是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向人缓缓打开。
可以说,00 年代的社会精神就是开放和利他。最能代表这种精神的是一个神秘的组织:字幕组。
绝大多数人了解字幕组是从美剧《越狱》开始的。后来大家才逐渐了解到,字幕组是一个为爱发电的地方,他们凭借着喜爱完成一项项枯燥的工作,让我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享受到世界上最棒的娱乐产品。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从汶川到玉树,我们知道了原来灾难来临的时候,不必自己硬抗,也会有来自远方温暖的手。
这种开放也是双向的,2001 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搭台,让西方主流音乐剧第一次进入中国。
一大批欧美艺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在采访中他们告诉记者:" 原来中国人并不像英国人一样刻板保守,演出结束后,他们收到了持久热烈的掌声。"
那时候世界紧密相连,经济文化水乳交融,你想去那里就去哪里,不用担心疫情,不用担心隔阂。
教科书里不同肤色、不同服装的小人,手拉手站在地球上,下面是三个楷体小字:地球村。
在那样的地球村里,我们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5、
那时候,很相信未来。
在那个一二十年,社会环境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人们的工资月月攀升,同样一份工作,00 年和 10 年的工资,可能相差数倍。
人们茶余饭后聊的是春运、农民工、沿海工厂、是未来,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房价上涨,但人还跟得上,二线城市房价也不过几千块,虽然还是有点辛苦,但过好日子并不难,生活没有现在这么累。
春晚创造流行词而不是抄袭网络流行词,那时还有领导冒号,还有黑色幽默。彼时福报还是福报,007 还只是部电影,台湾还是宝岛,香港还是东方之珠,最常被说的英语不是 run 而是 welcome。
那时候高铁在建,机场在兴,阿里百度腾讯方兴未艾,年轻人一个个奔赴到北上广深,机会遍地都是,很多事情正在发生。
那时候,中国离美国还很远,离向往的未来还很远。
但人人向上,相信未来会来。
我很喜欢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看得到未来。
6、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伤痕。
或许现在我们这代人拥有更便利的生活,更丰富的物质享受,更繁荣的经济。
但偶然有那么一下,想回到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看着世界还很年少,看着自己和时代一起奔涌向前,看着那个野蛮成长但充满希望的千禧年。
忆往昔,俱往矣。
我想,这样的时代还会再来,但我的人生没有下次了。就像余光中写的一句诗一样——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21: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