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18|回复: 0

域外纪事--走出非洲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回帖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96
发表于 2006-1-21 15: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zt
“非洲高原,黎明,空气凉爽清新得似乎能够触摸到,它使你产生错觉:仿佛你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黑黝黝的深水里沿着海底行进。”

                               --艾萨克·丹尼森

  非洲,一块神秘而古老的大陆,一片风光绮丽而多姿的土地。这里有令人无尽的暇思,这里有使人目不暇接的风景,这里有着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这里也有很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往事。非洲,我尚未踏上的最后一块大陆,如今,我终于来了。2003年10月,当我有机会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的确,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本文里,笔者不想对过多的风景和故事予以描述,因为在很多媒体和杂志上都能找到。我只想描述曾经到过的一个地方,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同时又是一段久远的真实往事。。

  在东非高原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离繁华市区稍远的大草坪深处,一个红顶、灰墙、白窗的欧洲建筑掩映在成片的灌木丛和椰子树中。庄园内到处是鲜花盛开,远处的冈山衬托在蓝天、白云之下,巍峨绵长。在这个建筑里,曾经住过一位女人,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名字叫卡伦·布利克森。

  我们参观了她的故居。在通往房间的走廊两侧,玻璃罩着的展示墙上,摆放着女主人所写的书,除了各国版本的《走出非洲》,还有《最后的故事》等。她写书时用的名字是艾萨克·丹尼森,卡伦·布利克森是被还原的她的真名字。

  据导游介绍,她的书房、卧室、厨房、会客间等房间,基本上都保持了原貌。墙上还挂着她的大照片、她和她兄弟的照片,她丈夫的照片。为了一个梦想,他们来到遥远的非洲,也从此走进世人的目光和记忆之中。

  在房间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栗色的餐桌上铺着白色的镂花桌布,做工精美的细木柜子,来自遥远的中国的古玩。就连马桶,也是中国那个相声里说的沙发式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仆人来做。完全贵族式的生活。

  穿过被三角梅掩映着的门廊,来到院子里,院子大得让我无法计算。这里得南洋杉树已经有五十年了,非洲郁金香树更是有一百多年了。在院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研磨咖啡的巨大机器,去壳、水洗、摇、晒干,铁锈色的大机器赚出滚滚的金钱。

  尽管导游一再声明不允许拍照,我还是趁她不注意偷拍了几张。总算留下了些许的记忆,这个记忆的名字叫--卡伦小屋。。

  卡伦,全名叫卡伦·布利克森,一位丹麦的富家之女。美丽、聪颖、性情深沉、感情丰富、但虚荣心较强。为了博得男爵夫人的称号,于1914年负气之下来到了非洲的肯尼亚,与布里克森男爵结婚。

  布里克森男爵生活极其放荡,并因此得了梅毒,还传染给了卡伦。为了治病,卡伦不得不回到了丹麦。归来后布里克森男爵已离家出走,俩人的婚姻名存实亡。后来丈夫回到了丹麦,而卡伦则留下来,独立经营非洲的农场。她还办起了土著人学校,并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爱心和精力。

  不幸的是在1930年,她刚刚丰收的咖啡园惨遭火灾,几乎烧成灰烬。因经济拮据,她不得不卖出庄园。祸不单行,1931年,打算和她长期厮守的丹尼斯却因驾机失事坠入山谷而丧生。在经济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下,卡伦不得不告别度过了她青春岁月的非洲,满怀哀怨怅惘离开了这片曾经带给她痛苦、爱和勇气的土地。

  在非洲的这段岁月中,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男人,出身贵族的英国飞行员丹尼斯。丹尼斯是一个惟我独尊、我行我素、豪放不羁的独行冒险家,他英俊而潇洒,浑身充满了一种贵族气息和男人的阳刚之气,可以说,他是许多女人心目中一个充满魅力的男人。崇尚自由的丹尼斯,喜欢大自然,喜欢云游四方、喜欢狩猎,喜欢奔越在丛林和大漠之中。正是他,在刚到非洲的卡伦没有随身带枪的情况下遇到一只狮子时救了她;是他,把音乐带给了卡伦,带给了她新奇和梦;也是他,让卡伦乘着他的小飞机,飞跃高山和蓝天。让她觉得自己是在“通过上帝的眼睛”俯瞰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在云端,卡伦把自己的手伸过去,握住他的手,于是她的脸是有了爱的表情。卡伦深深地爱上了丹尼斯。

  丹尼斯每天都从蒙巴萨飞回内罗毕。她说“你只要心里有我,不用每天都回来。”他说不行。他回来后就在门廊下坐着等她。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她的丈夫理解这一切。他跟丹尼斯说“好好待她。”丹尼斯的爱情陪着她。只要有爱情,女人可以什么都不要。尽管两人心心相印,但他们的关系却时断时续。原因是丹尼斯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拒绝了想共同生活的愿望,依然远离他方,独自漂泊在每个可能的地方,寻找自己心仪的生活方式。也许他这一生注定了要永远地漂泊,以致他终于永远地留在了非洲大地上。。。丹尼斯曾送给她两样礼物:一支钢笔和一次飞行。青春、爱情、梦想,一切都随着丹尼斯的死而逝去了。。她永远不会忘记,丹尼斯在打猎时还带着留声机,他带着“3支来复枪,一个月的干粮,还有莫扎特……”。

  回到丹麦后的1937年,卡伦·布利克森以她自己在非洲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小说《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小说叙述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生活,缠绵悱恻,扣人心弦。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处处洋溢着散文美的内涵。海明威在接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典礼上说过:“如果这笔奖金授予美丽的作家艾萨克·丹尼森,我会更高兴。”由此可见这部小说的魅力。后来,小说《走出非洲》被搬上银幕,并于1985年获得奥斯卡七项奖杯。

  记得在大学时代看过这部电影。那是一部真正的高品位的、几乎没有什么商业痕迹的名副其实的大片。影片不仅蕴含有动人的浪漫爱情故事,还有迷人的非洲风光。据说小说《走出非洲》曾经吸引了很多电影家,但想把握这部情节平淡、节奏缓慢,文学气息浓厚的影片的难度极大,使得他们望而生畏。当然,影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还应该归功于善于表现内心复杂情感的梅里尔·斯特里普和潇洒而具有贵族气质的罗伯特·雷福德,他们的精湛演出很好地诠释了这部作品。

  卡伦,一个看起来很柔弱的女子。从孤身一人独闯远嫁非洲,到遭遇丈夫的不忠与忍受疾病的苦痛;从独自经营一个偌大的农场到遭遇农场被烧;从对土人不屑到赢得土人的尊敬,为保留土人的生存之地不惜屈膝降尊于总督;从对情人的眷恋到遭遇情人不幸坠机身亡;从遭遇俱乐部“不许女人进来”的冷遇到最后赢得俱乐部所有男士的尊敬,这些不无暗含着两个字--坚强。卡伦的坚强为她赢来了这一切,使她懂得自立与自强。她不再为爱情、为头衔而活着,而是为自己为坚强而活着!

  走出非洲,走出曾充满着爱与悲的土地,卡伦从坚强走向了坚强。或许这就是我被深深震撼的根本原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21: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